京韵大鼓:音乐·历史

副标题:无

作   者:陈钧著

分类号:

ISBN:978710403826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京韵大鼓是我国北方鼓曲中一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曲种,如果从这种鼓曲真正形成独特的形式和风格算起,至今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京韵大鼓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在该曲种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主要的创造性人物、主要的艺术流派、基本艺术形态和风格等方面,观点和看法似乎基本统一。比如,京韵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吸收清音子弟书演变而成的;最初由于木板大鼓艺人的演唱带有河北省河间、沧州一带口音,被称为“怯大鼓”,把怯大鼓的乡土口音去掉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并把它一板一眼的唱腔改为一板三眼,是刘宝全在1900年后所为;刘宝全创立刘派京韵大鼓是在1910年;早期京韵大鼓是以男艺人为主体的,以女艺人为主体的现象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京韵大鼓的演唱风格是京腔京韵的等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子弟书音乐探索
第一节 关于子弟书
一、子弟书
二、牌子曲中的[硬书]、[石韵]、(南城调]音乐
(一)[硬书]音乐
(二)[石韵]音乐
(三)[硬书]与[石韵]的联系
(四)(南城调]音乐
第二节 卫子弟书和西城板
一、卫子弟书音乐
(一)卫子弟书在天津的流行情况
(二)卫子弟书音乐
二、西城板音乐
第三节 子弟书与卫子弟书、西城板之关系
一、卫子弟书与西城板是两种不同的鼓曲艺术
二、西城板是以石韵为基础衍变而成的
三、西城调与东城调的联系
(一)子弟书唱调的称谓
(二)西韵与东韵的联系
四、东城调不传天津是一种误识
五、卫子弟书是东韵的衍变形式
六、卫子弟书与西城板和石韵的联系
七、[南城调]、[慢西城]与卫子弟书和西城板的联系
八、卫子弟书与[硬书]
九、卫子弟书的子弟书属性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京韵大鼓音乐
第一节 木板大鼓与怯大鼓
一、木板大鼓
(一)木板大鼓
(二)木板大鼓与天津
二、怯大鼓
第二节 京韵大鼓的唱词
一、句式
二、辞格与辙韵
(一)顶针体
(二)叠字体
(三)嵌字体
(四)重句体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京韵大鼓音乐
一、慢板
(一)慢平腔
1.[慢平腔]落5.音下句
2.[慢平腔]上句
3.挑腔
4.低[挑腔]下句
5.低变体[挑腔]下句
6.预备腔
7.甩腔
8.大下句
9.起伏腔
10.长腔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的京韵大鼓音乐
第四章 京韵大鼓音乐的语音特征
第五章 对京韵大鼓音乐、历史的重新认识
附:早期京韵大鼓唱段
后记
补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京韵大鼓:音乐·历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