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分为六编:第一编、道脉逶迤;第二编、位极北辰;第三编、百王典章;第四编、有容乃大;第五编、中流砥柱;第六编、播惠异域。
目录
第一编 道脉逶迤
一 壮丽的日出——轴心时代的华夏文明
(一)大道之源
1 天命鬼神观念
2 阴阳观念
3 礼的观念
(二)生命价值的确认——“至圣”孔子
1 生命人格与乐感精神
2 仁礼学说:生命的理论反思
3 “天生德”与“知天命”
(三)善的阐扬——“亚圣”孟子
1 “仁义礼智根于心”
2 人性本善
3 “诚者天之道也”
二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
(一)儒家的经典
1 经书与经学
2 从五经到十三经
(二)经学的兴起
1 汉初儒学的探索
2 经书复原与博士的设立
3 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三)两汉经学
1 古今经学之争
2 两汉的谶纬之术
3 石渠阁与白虎观议以
4 两汉的经学大师
5 两汉经学的异同
三 奥义世界——探幽发微的儒学
(一)玄外之音——魏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儒学
1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和儒学的兴替
2 魏晋之际的儒家学者及其儒学思想
3 两晋时期的儒家学者及其思想
4 南北朝时期的儒家学者及其思想
(二)隋唐儒学
1 “道济天下之溺”与“文起八代之衰”
2 天人观的新进展
3 性情论
4 隋唐儒学的社会历史观
(三)唐末儒学的新趋向
1 新的时代课题
2 儒学的使命
3 儒学学风的变化
4 关于三教关系的辩论
5 唐代后期儒学的意义和影响
四 巍峨殿堂——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
(一)理学概观
1 “发明圣学”
2 接续道统
3 心性思辨
(二)定名缘起
1 两宋的所谓“道学”
2 “道学”与“道统”
3 “道学”与“理学”
(三)形成因由
1 经学
2 佛学
3 道家
4 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四)“太极图”模式
(五)体贴“天理”
1 相关概念之分疏
2 “天理论”体系之建构
(六)“天人合一”
1 张载“天人合一” 思想的产生
2 “天人合一”在心性论上的反映
3 “天人合一”理论的社会政治作用
(七)性论集成
1 命:心性之大原
2 心:情性的总脑
3 性:先天之禀赋
4 情意志:心理活动种种
(八) 穷究奥义
1 太极论
2 理气论
3 格物致和论
(九) “发明本心”
1 发明本心
2 易简工夫
3 陆学与道学
(十)定于一尊
1 真德秀的理学思想
2 魏了翁的“正心”“养心”思想
(十一)心学视角
1 吾性自足,求尽其心
2 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3 知行合一,知行本体
4 良知即是天理
(十二)圣贤气象
1 “观圣贤气象”
2 “看孔颜乐处”
(十三)理欲之辨
1 无欲:从老庄到理学
2 历史上对于“存理灭欲”思想的论辨
3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理欲之辨
(十四)静敬之辨
1 宋明儒之主敬说
2 宋明儒之主静说
(十五)儒禅之辨
1 程朱理学与禅学
2 陆王心学与禅学
(十六)鬼神新解
1 “气灵论”的提出
2 以“气灵论”解释祭祀活动
3 以“气灵论”解释怪异事物
4 以“气灵论” 解释“神仙”之说
五 乱世图存——明清之际的儒学
(一)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
1 启蒙思想与明清之际时代精神本质
2 中西比较方法的检讨
3 理论转换机遇的丧失及中国启蒙运动的曲折性
(二)黄宗羲
1 三元合一的意义论
2 超越本体的消解
3 《明夷待访录》中的几个问题
(三)顾炎武
1 对理学的评论
2 社会政治思想
3 治学方法
(四) 傅山
1 对理学弊误的抉摘
2 “无理胜理”说
3 抨击奴俗,提倡个性解放
4 自居“异端”,开创子学研究
(五)王夫之
1 继承和发展张载气本论
2 批判理学唯心主义
3 保留理学一些基本观念
(六)颜元
1 颜学的理论倾向
2 颜李学派在理论思维上的经验教训
3 颜李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命运
(七)“实学” 考辩
1 从二十五史所见“实学”概念谈起
2 以宋明学者文集中的“实学”用语来印证史书中的“实学”意义
3 以清人文集、报刊中的“实学” 用语来印证史书中的“实学”意义
4 当代学人对于“实学”概念的若干误解
六 幽微章句——清代儒学
(一)儒学回归
1 江河日下: 理学的衰微
2 水到渠成:汉学的复兴
(二)群星璀璨
1 求是辨诬:阎若璩与胡渭
2 高扬汉帜:惠栋
3 早其惊雷:戴震
4 问学专深:王念孙与王引之父子
5 一代儒宗:阮元
(三)文化高峰
1 《四库全书》:传统文化的清理和总结
2 异彩纷呈:专科学术的发展与兴盛
(四)“汉”“宋”之争
1 门户水火:《汉学师承记》与《 汉学商兑》
2 补偏救弊:汉学宋学的冲突与调和
七 迷梦惊觉——近代儒学
(一)现实的重缚与理论之鹰
1 “万马齐喑究可哀”
2 “幽咽泉流水下难”
3 “风云渐厚鹰飞扬”
(二)旧邦维新——康、梁的意义
1 从岭南布衣到文化巨匠
2 “孔教之马丁路德”
3 维新主将
4 文化奇才
(三)卓尔不群的王国维
1 直迎西潮探骊珠
2 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者
3 开拓近代史学的新区宇
(四)章太炎的建树
1 近代“订孔”的先行者
2 “用国粹激动种性”
3 新旧文化交接点上的巨人
八 魂牵梦萦——现代儒学
(一)返本开新
1 重构心性之学
2 借助西方哲学
(二)最后的儒家——梁漱溟
1 中国的“文艺复兴”
2 中西之“沟通调和”
(三)熊十力的体用观
1 “体用不二”哲学之新创
2 “性智统摄量智”的本体方法学
3 性修不二与思修交尽的工夫论
(四)冯友兰的新理学
1 寻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结合点
2 “由知实际而知真际”
3 改造程朱的理气说
4 从存在到伦理:新理学体系的内在矛盾与逻辑归结
5 “负的方法”及其意义
6 面向未来的思考
(五)心学的现代版——贺麟
1 生平与著作
2 学术渊源
3 儒学现代发展的道路
九 海外游魂——第三代新儒家
(一)海外新儒家的崛起
1 激进与保守
2 危机与中兴
3 飘零与崛起
4 龙腾与凤飞
(二)飘泊与寻根
1 儒学的失落
2 第三代新儒家的处境与心态
3 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新儒家大师
1 唐君毅
2 牟宗三
3 徐复观
(四)根本旨趣——“开出”民主与科学
1 一个难题
2 两全之方
3 三期发展
4 数语点评
(五)大陆回音壁——反应与批判
1 回流反哺
2 现代新儒家的定位
3 现代新儒家批判
第二编 位极北辰
一 儒学文化的特质
(一)宗法性
1 家国同构
2 纲常名教
(二)天地人神之间——人文本质
1 人为天地之心
2 境界的追求:内圣外王
(三)“语绝于无验”——儒家思想方式
1 直觉思维
2 模糊思维
3 整体思维
(四)没有“释义学”的释义
1 “述而不作”:踵事增华
2 两汉经学:以章句求经义
3 宋明义理之学:不治章句,以求其理
4 清代考据学:训诂明则义理明
二 儒学文化的地位
(一)九流之一
1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2 道家:“以虚无为本”
3 墨家:“兼以易别”
4 法家:“严刑峻法”
(二)独秀一枝
1 取守异术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置博士,兴太学
(三)“三教”归宗
1 汉魏儒释道鼎立
2 隋唐儒释道融会
3 宋明理学统摄佛道
(四)儒家文化圈
1 天下观念与东亚世界
2 朝鲜理学的兴盛
3 日本理学的兴盛
4 越南儒学的兴盛
三 儒学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1 天下一家
2 宗法文化的认同
(二)“乡土中国”中的示范作用
1 理想人格
2 士人与士风
3 以天下为已任
(三)儒学与科举
1 选贤与能
2 科举取士
3 读经:入仕的必由之路
(四) 儒家伦理与中国经济
1 善恶之辨
2 义利之辨
3 天理人欲之辨
第三编 百王典章
一 天地君亲师——宗教与祭祀
(一)儒学文化与宗教祭祀
1 宗教与祭祀同生
2 儒学文化的宗教色彩
3 儒学祭祀礼仪
(二)儒学体系的祭祀礼制
1 天神之祭
2 地祗之祭
3 宗庙祭祀
4 其他祭祀
(三)儒学祭祀文化的特征
1 祭祀的宗法性
2 王权政治的支配性
3 祭祀的教化性
(四)儒学宗教祭祀的深远影响
1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
2 维系封建宗法文化
3 渗透民间世俗生活
4 影响文学艺术发展
二 儒雅风范——礼仪制度
(一)雅是儒家的专利
(二)雅是人类文明本质
(三)雅的中心在于培养内德
(四)雅体现在言行意趣诸方面
(五)雅的反面是怪异虚伪和迂腐
(六)儒雅风范的现代意义
三 铸造灵魂——教育制度
(一)儒家教育的目的
(二)儒家教育的内容
(三)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历代学制
四 举贤与能——选举制度
(一)儒家选贤与能的思想
(二)儒家举贤与育贤的结合
(三)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历代选举制度
1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
2 汉代的选举制度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
4 隋唐以后的选举制度
五 学优则仕——文官制度
(一)儒家的入世传统与文官队伍的来源
(二)儒家思想与君本位的文官结构
(三)儒家思想与文官的考课
六 承天祚命——帝王的承袭
(一)禅让制度及其破坏
(二)兄终弟及与父子相传
(三)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皇位继承
(四)汉代的太子预立制
(五)五行理论与帝位转承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权及皇位继承
(七)隋唐时期的奇嫡之争
(八)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帝位传袭及清代储密制的建立
第四编 有容乃大
一 儒家道统——理想“中国论”
(一)“中国”正统
1 “中国”之源
2 道统之基
3 正统之本
4 千秋功罪
(二)道垂千古
1 改朝不改制
2 天命与中庸
3 不朽的民族精神
(三)大同世界——道统之社会观
1 宗法伦理
2 重农抑商
3 文化一统
(四)正人君子——道统之人格论
1 “正人君子”的丰富内涵
2 修身养性的现实途径
3 “完人”人格的正负效应
(五)承先启后——道统之古今论
1 早熟型文化
2 祖先崇拜
3 先王崇拜
4 传统崇拜
5 “奉在法古”与“变化日新”
(六)天朝上邦——道统之华夷观
1 从“华贵夷贱”到“华夷一家”
2 从“协和万邦”到“师夷制夷”
3 从“中体西用”到“复兴儒学”
二 动态平衡——千古延续之谜
(一)在拒斥中一以贯之
1 儒学特质的形成与强化
2 在排斥异已中保持独尊
(二)在融摄中变化日新
1 多元发生的中华文化
2 鸿儒的博大胸怀
3 本土文化的整合
4 域外文化的融摄
(三)从神本到人本——儒学与传统神学
1 脱胎于巫史之学
2 反神学的特质
3 情丝难以割舍
(四)争鸣中合流——儒学与诸子百家之学
1 儒学与先秦诸子之学
2 儒学与道家(道教)之学
(五)撷英咀华——儒学与外来之学
1 儒学与佛学
2 儒学与西学
3 儒学与亚洲各国文化
三 儒学与道教
(一)论儒道的相异与相融
1 儒道之异
2 儒道之补
3 引道入儒
(二)对天人关系的沉思
1 天道运行的奥秘
2 立天之道以立人道
3 纲常名教与自然本性
(三)对修身养性的强调
1 克已复礼与道法自然
2 刚健与柔弱
3 人道与生道
(四)理想人格的建构
1 成圣与归真成仙
2 内圣外王的确立
3 入世与遁世出世
四 儒学与佛教
(一)相异相斥相融——儒与佛之关系
1 儒佛之相异
2 儒佛之相斥
3 儒佛之融合
(二)名教与佛法之辨
1 出世与入世
2 五常与五戒
3 神灭与神不灭
4 华夷之辨
(三)理性与悟性
1 天人合一与三界唯心
2 人性与佛性
3 格物致知与明心见性
4 圣人品格与佛陀精神
5 节欲制欲与灭欲
(四)士大夫与佛教
1 魏晋名士与佛教
2 唐代士大夫与人佛教
3 理学家与佛教
4 近代思想家与佛教
(五)百川归海
1 三教合一的内在机制
2 三教合一的外在条件
3 三教合一的表现形式
五 儒学与西方文化
(一)儒学面临的困境
1 “欧风美雨”袭击
2 儒学自身的反思
(二)名儒之论
1 “中本西辅”
2 “中体西用”
(三)反孔非儒
1 “打孔家店”
2 “全盘西化”
(四)新儒家出现
1 旧儒学的理论退却
2 新儒家的新观念
3 心性之学
4 理论设定种种
第五编 中流砥柱
一 儒学与中国史学
(一)史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 史官的产生及史官制度的建立
2 史官的职责地位及记言记事制度的建立
3 史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二)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史学功能目的观
1 以史为鉴:史学为王权政治服务
2 经世致用:史学直接干预现实社会
3 以史道义;史学应成为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的载体
(三)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
1 正统思想
2 历史观点
3 史学评论
(四)儒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1 尊孔崇儒:史学以宣扬儒学以已任
2 经史的离与合;经学对史学的影响
3 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
4 儒家风范与良史素质
二 儒学与中国哲学
(一)儒学与中国哲学的人生观
1 人性论
2 人生观
(二)儒学与中国哲学的宇宙观
1 宇宙生成论
2 本体论
3 时空观
(三)儒学与中国哲学的认识论
1 名实观
2 知行观
3 真理观
三 儒学与中国美学
(一)原始儒学与美学
1 孔子的仁学与美学
2 孟子的“性善论”与美学
3 荀子的“性恶论”与美学
(二)汉代经学与美学
1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与美学
2 扬雄的古文经学与美学
(三)宋明道学与美学
1 宋明道学的内涵
2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辩异
3 宋明道学对美学的影响
四 儒学与中国传统法律
(一)儒学法律思想的基本内涵
1 “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
2 “为政以德”的德治观
3 “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二)儒学与古代正统法律思想
1 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2 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特征
(三)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1 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过程
2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主要例证
五 儒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一)儒学政治的基本理念
1 政治原本人性
2 寓政于修身
3 有治人无治法
4 天视自我民视
5 学焉而后臣之
(二)汉儒学的政治逻辑
1 天子受命于天
2 三纲五常乃是天意
(三)宋明儒学的政治思想方向
1 存天理灭人欲
2 发明本心致良知
3 正君心是天下事之大本
4 天下为公非一姓之私也
5 民为邦本以民为心
(四)孙中山对儒学政治精神的继承
1 要用民族精神救国
2 尧舜禹汤文武“无怍于民”
3 宣传造成群力
4 党人奋斗
六 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一)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原则
1 “文学”一词出自孔子
2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现存最早的文学
3 孔子的文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纲领
(二)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的文学观
1 孟子强调文学功用文学创作欣赏与道德的联系
2 荀子建立了宗经征圣明道的价值标准
(三)战国文学继承并发展了六经传统
1 战国文学与六经的不同
2 战国文学与六经的联系
3 战国文学是六经传统的新发展
4 楚辞与赋
(四)儒家文学观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统治地位
1 文学家应原道宗经征圣
2 文学创作应有功利目的
七 儒学与中国艺术
(一)儒学与中国音乐
1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的社会功能
2 “尽善矣,又尽美也”:音乐的审美标准
3 “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审美感受
(二)儒学与中国传统舞蹈
1 动其容
2 无以取代的艺术
3 内心情感的外化
(三)儒学与中国美术
1 助名教而翼群伦
2 图之屋壁,以训将来
3 启人高志,辅理性情
(四)儒学与中国建筑
1 实用为先
2 均衡平稳
3 等级有序
4 美仑美奂
(五)儒学与中国戏剧
1 规正风俗的戏剧功能
2 尽善尽美的戏剧人格
3 戏剧冲突中的精神力量
4 在秩序与反秩序之间
第六编 播惠异域
一 儒学在海外的早期传播
(一)东西方与儒学文化圈的早期接触
1 罗马时代西欧开始与东方的儒学文化圈接触
2 阿拉伯人及蒙古人对儒学文化圈的了解与研究
(二)以儒学及其文化传统研究为中心的原始汉学的兴起
1 原始汉学的最初基础
2 十八世纪原始汉学的狂热性与浪漫性
3 十九世纪原始汉学的真正确立
二 儒学扬东播西
(一)儒学对东方文化圈的影响
1 儒学传入朝鲜半岛
2 儒学传入日本
3 儒学传入越南
4 儒学传入新加坡
(二)儒学对欧美的影响
1 儒学传入意大利
2 儒学传入法国
3 儒学传入德国
4 儒学传入英国
5 儒学传入美国
(三)儒学对俄国的影响
1 儒学在俄国的传播
2 俄国汉学家对儒学的研究
3 苏联对儒学的研究
三 近现代海外儒学
(一)亚洲
1 日本
2 朝鲜与韩国
3 越南
4 新加坡
(二)欧美
1 意大利
2 法国
3 德国
4 英国
5 俄国
6 美国
四 当今海外儒学研究
(一)异域儒学文化热
1 现代化进程需要儒学
2 世界文化发展需要儒学
(二)异域汉学家研究儒学的新动向
1 对传统儒学的新发掘
2 对传统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
3 对传统儒学与未来世界关系的探讨
附录 名儒集录
儒学重要经籍
海外汉学家集录
历代官制简表
主要参考书目
跋 回顾与展望 张耀南 方铭
一 壮丽的日出——轴心时代的华夏文明
(一)大道之源
1 天命鬼神观念
2 阴阳观念
3 礼的观念
(二)生命价值的确认——“至圣”孔子
1 生命人格与乐感精神
2 仁礼学说:生命的理论反思
3 “天生德”与“知天命”
(三)善的阐扬——“亚圣”孟子
1 “仁义礼智根于心”
2 人性本善
3 “诚者天之道也”
二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
(一)儒家的经典
1 经书与经学
2 从五经到十三经
(二)经学的兴起
1 汉初儒学的探索
2 经书复原与博士的设立
3 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三)两汉经学
1 古今经学之争
2 两汉的谶纬之术
3 石渠阁与白虎观议以
4 两汉的经学大师
5 两汉经学的异同
三 奥义世界——探幽发微的儒学
(一)玄外之音——魏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儒学
1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和儒学的兴替
2 魏晋之际的儒家学者及其儒学思想
3 两晋时期的儒家学者及其思想
4 南北朝时期的儒家学者及其思想
(二)隋唐儒学
1 “道济天下之溺”与“文起八代之衰”
2 天人观的新进展
3 性情论
4 隋唐儒学的社会历史观
(三)唐末儒学的新趋向
1 新的时代课题
2 儒学的使命
3 儒学学风的变化
4 关于三教关系的辩论
5 唐代后期儒学的意义和影响
四 巍峨殿堂——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
(一)理学概观
1 “发明圣学”
2 接续道统
3 心性思辨
(二)定名缘起
1 两宋的所谓“道学”
2 “道学”与“道统”
3 “道学”与“理学”
(三)形成因由
1 经学
2 佛学
3 道家
4 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四)“太极图”模式
(五)体贴“天理”
1 相关概念之分疏
2 “天理论”体系之建构
(六)“天人合一”
1 张载“天人合一” 思想的产生
2 “天人合一”在心性论上的反映
3 “天人合一”理论的社会政治作用
(七)性论集成
1 命:心性之大原
2 心:情性的总脑
3 性:先天之禀赋
4 情意志:心理活动种种
(八) 穷究奥义
1 太极论
2 理气论
3 格物致和论
(九) “发明本心”
1 发明本心
2 易简工夫
3 陆学与道学
(十)定于一尊
1 真德秀的理学思想
2 魏了翁的“正心”“养心”思想
(十一)心学视角
1 吾性自足,求尽其心
2 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3 知行合一,知行本体
4 良知即是天理
(十二)圣贤气象
1 “观圣贤气象”
2 “看孔颜乐处”
(十三)理欲之辨
1 无欲:从老庄到理学
2 历史上对于“存理灭欲”思想的论辨
3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理欲之辨
(十四)静敬之辨
1 宋明儒之主敬说
2 宋明儒之主静说
(十五)儒禅之辨
1 程朱理学与禅学
2 陆王心学与禅学
(十六)鬼神新解
1 “气灵论”的提出
2 以“气灵论”解释祭祀活动
3 以“气灵论”解释怪异事物
4 以“气灵论” 解释“神仙”之说
五 乱世图存——明清之际的儒学
(一)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
1 启蒙思想与明清之际时代精神本质
2 中西比较方法的检讨
3 理论转换机遇的丧失及中国启蒙运动的曲折性
(二)黄宗羲
1 三元合一的意义论
2 超越本体的消解
3 《明夷待访录》中的几个问题
(三)顾炎武
1 对理学的评论
2 社会政治思想
3 治学方法
(四) 傅山
1 对理学弊误的抉摘
2 “无理胜理”说
3 抨击奴俗,提倡个性解放
4 自居“异端”,开创子学研究
(五)王夫之
1 继承和发展张载气本论
2 批判理学唯心主义
3 保留理学一些基本观念
(六)颜元
1 颜学的理论倾向
2 颜李学派在理论思维上的经验教训
3 颜李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命运
(七)“实学” 考辩
1 从二十五史所见“实学”概念谈起
2 以宋明学者文集中的“实学”用语来印证史书中的“实学”意义
3 以清人文集、报刊中的“实学” 用语来印证史书中的“实学”意义
4 当代学人对于“实学”概念的若干误解
六 幽微章句——清代儒学
(一)儒学回归
1 江河日下: 理学的衰微
2 水到渠成:汉学的复兴
(二)群星璀璨
1 求是辨诬:阎若璩与胡渭
2 高扬汉帜:惠栋
3 早其惊雷:戴震
4 问学专深:王念孙与王引之父子
5 一代儒宗:阮元
(三)文化高峰
1 《四库全书》:传统文化的清理和总结
2 异彩纷呈:专科学术的发展与兴盛
(四)“汉”“宋”之争
1 门户水火:《汉学师承记》与《 汉学商兑》
2 补偏救弊:汉学宋学的冲突与调和
七 迷梦惊觉——近代儒学
(一)现实的重缚与理论之鹰
1 “万马齐喑究可哀”
2 “幽咽泉流水下难”
3 “风云渐厚鹰飞扬”
(二)旧邦维新——康、梁的意义
1 从岭南布衣到文化巨匠
2 “孔教之马丁路德”
3 维新主将
4 文化奇才
(三)卓尔不群的王国维
1 直迎西潮探骊珠
2 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者
3 开拓近代史学的新区宇
(四)章太炎的建树
1 近代“订孔”的先行者
2 “用国粹激动种性”
3 新旧文化交接点上的巨人
八 魂牵梦萦——现代儒学
(一)返本开新
1 重构心性之学
2 借助西方哲学
(二)最后的儒家——梁漱溟
1 中国的“文艺复兴”
2 中西之“沟通调和”
(三)熊十力的体用观
1 “体用不二”哲学之新创
2 “性智统摄量智”的本体方法学
3 性修不二与思修交尽的工夫论
(四)冯友兰的新理学
1 寻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结合点
2 “由知实际而知真际”
3 改造程朱的理气说
4 从存在到伦理:新理学体系的内在矛盾与逻辑归结
5 “负的方法”及其意义
6 面向未来的思考
(五)心学的现代版——贺麟
1 生平与著作
2 学术渊源
3 儒学现代发展的道路
九 海外游魂——第三代新儒家
(一)海外新儒家的崛起
1 激进与保守
2 危机与中兴
3 飘零与崛起
4 龙腾与凤飞
(二)飘泊与寻根
1 儒学的失落
2 第三代新儒家的处境与心态
3 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新儒家大师
1 唐君毅
2 牟宗三
3 徐复观
(四)根本旨趣——“开出”民主与科学
1 一个难题
2 两全之方
3 三期发展
4 数语点评
(五)大陆回音壁——反应与批判
1 回流反哺
2 现代新儒家的定位
3 现代新儒家批判
第二编 位极北辰
一 儒学文化的特质
(一)宗法性
1 家国同构
2 纲常名教
(二)天地人神之间——人文本质
1 人为天地之心
2 境界的追求:内圣外王
(三)“语绝于无验”——儒家思想方式
1 直觉思维
2 模糊思维
3 整体思维
(四)没有“释义学”的释义
1 “述而不作”:踵事增华
2 两汉经学:以章句求经义
3 宋明义理之学:不治章句,以求其理
4 清代考据学:训诂明则义理明
二 儒学文化的地位
(一)九流之一
1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2 道家:“以虚无为本”
3 墨家:“兼以易别”
4 法家:“严刑峻法”
(二)独秀一枝
1 取守异术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置博士,兴太学
(三)“三教”归宗
1 汉魏儒释道鼎立
2 隋唐儒释道融会
3 宋明理学统摄佛道
(四)儒家文化圈
1 天下观念与东亚世界
2 朝鲜理学的兴盛
3 日本理学的兴盛
4 越南儒学的兴盛
三 儒学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1 天下一家
2 宗法文化的认同
(二)“乡土中国”中的示范作用
1 理想人格
2 士人与士风
3 以天下为已任
(三)儒学与科举
1 选贤与能
2 科举取士
3 读经:入仕的必由之路
(四) 儒家伦理与中国经济
1 善恶之辨
2 义利之辨
3 天理人欲之辨
第三编 百王典章
一 天地君亲师——宗教与祭祀
(一)儒学文化与宗教祭祀
1 宗教与祭祀同生
2 儒学文化的宗教色彩
3 儒学祭祀礼仪
(二)儒学体系的祭祀礼制
1 天神之祭
2 地祗之祭
3 宗庙祭祀
4 其他祭祀
(三)儒学祭祀文化的特征
1 祭祀的宗法性
2 王权政治的支配性
3 祭祀的教化性
(四)儒学宗教祭祀的深远影响
1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
2 维系封建宗法文化
3 渗透民间世俗生活
4 影响文学艺术发展
二 儒雅风范——礼仪制度
(一)雅是儒家的专利
(二)雅是人类文明本质
(三)雅的中心在于培养内德
(四)雅体现在言行意趣诸方面
(五)雅的反面是怪异虚伪和迂腐
(六)儒雅风范的现代意义
三 铸造灵魂——教育制度
(一)儒家教育的目的
(二)儒家教育的内容
(三)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历代学制
四 举贤与能——选举制度
(一)儒家选贤与能的思想
(二)儒家举贤与育贤的结合
(三)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历代选举制度
1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
2 汉代的选举制度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
4 隋唐以后的选举制度
五 学优则仕——文官制度
(一)儒家的入世传统与文官队伍的来源
(二)儒家思想与君本位的文官结构
(三)儒家思想与文官的考课
六 承天祚命——帝王的承袭
(一)禅让制度及其破坏
(二)兄终弟及与父子相传
(三)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皇位继承
(四)汉代的太子预立制
(五)五行理论与帝位转承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权及皇位继承
(七)隋唐时期的奇嫡之争
(八)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帝位传袭及清代储密制的建立
第四编 有容乃大
一 儒家道统——理想“中国论”
(一)“中国”正统
1 “中国”之源
2 道统之基
3 正统之本
4 千秋功罪
(二)道垂千古
1 改朝不改制
2 天命与中庸
3 不朽的民族精神
(三)大同世界——道统之社会观
1 宗法伦理
2 重农抑商
3 文化一统
(四)正人君子——道统之人格论
1 “正人君子”的丰富内涵
2 修身养性的现实途径
3 “完人”人格的正负效应
(五)承先启后——道统之古今论
1 早熟型文化
2 祖先崇拜
3 先王崇拜
4 传统崇拜
5 “奉在法古”与“变化日新”
(六)天朝上邦——道统之华夷观
1 从“华贵夷贱”到“华夷一家”
2 从“协和万邦”到“师夷制夷”
3 从“中体西用”到“复兴儒学”
二 动态平衡——千古延续之谜
(一)在拒斥中一以贯之
1 儒学特质的形成与强化
2 在排斥异已中保持独尊
(二)在融摄中变化日新
1 多元发生的中华文化
2 鸿儒的博大胸怀
3 本土文化的整合
4 域外文化的融摄
(三)从神本到人本——儒学与传统神学
1 脱胎于巫史之学
2 反神学的特质
3 情丝难以割舍
(四)争鸣中合流——儒学与诸子百家之学
1 儒学与先秦诸子之学
2 儒学与道家(道教)之学
(五)撷英咀华——儒学与外来之学
1 儒学与佛学
2 儒学与西学
3 儒学与亚洲各国文化
三 儒学与道教
(一)论儒道的相异与相融
1 儒道之异
2 儒道之补
3 引道入儒
(二)对天人关系的沉思
1 天道运行的奥秘
2 立天之道以立人道
3 纲常名教与自然本性
(三)对修身养性的强调
1 克已复礼与道法自然
2 刚健与柔弱
3 人道与生道
(四)理想人格的建构
1 成圣与归真成仙
2 内圣外王的确立
3 入世与遁世出世
四 儒学与佛教
(一)相异相斥相融——儒与佛之关系
1 儒佛之相异
2 儒佛之相斥
3 儒佛之融合
(二)名教与佛法之辨
1 出世与入世
2 五常与五戒
3 神灭与神不灭
4 华夷之辨
(三)理性与悟性
1 天人合一与三界唯心
2 人性与佛性
3 格物致知与明心见性
4 圣人品格与佛陀精神
5 节欲制欲与灭欲
(四)士大夫与佛教
1 魏晋名士与佛教
2 唐代士大夫与人佛教
3 理学家与佛教
4 近代思想家与佛教
(五)百川归海
1 三教合一的内在机制
2 三教合一的外在条件
3 三教合一的表现形式
五 儒学与西方文化
(一)儒学面临的困境
1 “欧风美雨”袭击
2 儒学自身的反思
(二)名儒之论
1 “中本西辅”
2 “中体西用”
(三)反孔非儒
1 “打孔家店”
2 “全盘西化”
(四)新儒家出现
1 旧儒学的理论退却
2 新儒家的新观念
3 心性之学
4 理论设定种种
第五编 中流砥柱
一 儒学与中国史学
(一)史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 史官的产生及史官制度的建立
2 史官的职责地位及记言记事制度的建立
3 史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二)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史学功能目的观
1 以史为鉴:史学为王权政治服务
2 经世致用:史学直接干预现实社会
3 以史道义;史学应成为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的载体
(三)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
1 正统思想
2 历史观点
3 史学评论
(四)儒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1 尊孔崇儒:史学以宣扬儒学以已任
2 经史的离与合;经学对史学的影响
3 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
4 儒家风范与良史素质
二 儒学与中国哲学
(一)儒学与中国哲学的人生观
1 人性论
2 人生观
(二)儒学与中国哲学的宇宙观
1 宇宙生成论
2 本体论
3 时空观
(三)儒学与中国哲学的认识论
1 名实观
2 知行观
3 真理观
三 儒学与中国美学
(一)原始儒学与美学
1 孔子的仁学与美学
2 孟子的“性善论”与美学
3 荀子的“性恶论”与美学
(二)汉代经学与美学
1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与美学
2 扬雄的古文经学与美学
(三)宋明道学与美学
1 宋明道学的内涵
2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辩异
3 宋明道学对美学的影响
四 儒学与中国传统法律
(一)儒学法律思想的基本内涵
1 “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
2 “为政以德”的德治观
3 “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二)儒学与古代正统法律思想
1 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2 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特征
(三)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1 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过程
2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主要例证
五 儒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一)儒学政治的基本理念
1 政治原本人性
2 寓政于修身
3 有治人无治法
4 天视自我民视
5 学焉而后臣之
(二)汉儒学的政治逻辑
1 天子受命于天
2 三纲五常乃是天意
(三)宋明儒学的政治思想方向
1 存天理灭人欲
2 发明本心致良知
3 正君心是天下事之大本
4 天下为公非一姓之私也
5 民为邦本以民为心
(四)孙中山对儒学政治精神的继承
1 要用民族精神救国
2 尧舜禹汤文武“无怍于民”
3 宣传造成群力
4 党人奋斗
六 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一)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原则
1 “文学”一词出自孔子
2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现存最早的文学
3 孔子的文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纲领
(二)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的文学观
1 孟子强调文学功用文学创作欣赏与道德的联系
2 荀子建立了宗经征圣明道的价值标准
(三)战国文学继承并发展了六经传统
1 战国文学与六经的不同
2 战国文学与六经的联系
3 战国文学是六经传统的新发展
4 楚辞与赋
(四)儒家文学观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统治地位
1 文学家应原道宗经征圣
2 文学创作应有功利目的
七 儒学与中国艺术
(一)儒学与中国音乐
1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的社会功能
2 “尽善矣,又尽美也”:音乐的审美标准
3 “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审美感受
(二)儒学与中国传统舞蹈
1 动其容
2 无以取代的艺术
3 内心情感的外化
(三)儒学与中国美术
1 助名教而翼群伦
2 图之屋壁,以训将来
3 启人高志,辅理性情
(四)儒学与中国建筑
1 实用为先
2 均衡平稳
3 等级有序
4 美仑美奂
(五)儒学与中国戏剧
1 规正风俗的戏剧功能
2 尽善尽美的戏剧人格
3 戏剧冲突中的精神力量
4 在秩序与反秩序之间
第六编 播惠异域
一 儒学在海外的早期传播
(一)东西方与儒学文化圈的早期接触
1 罗马时代西欧开始与东方的儒学文化圈接触
2 阿拉伯人及蒙古人对儒学文化圈的了解与研究
(二)以儒学及其文化传统研究为中心的原始汉学的兴起
1 原始汉学的最初基础
2 十八世纪原始汉学的狂热性与浪漫性
3 十九世纪原始汉学的真正确立
二 儒学扬东播西
(一)儒学对东方文化圈的影响
1 儒学传入朝鲜半岛
2 儒学传入日本
3 儒学传入越南
4 儒学传入新加坡
(二)儒学对欧美的影响
1 儒学传入意大利
2 儒学传入法国
3 儒学传入德国
4 儒学传入英国
5 儒学传入美国
(三)儒学对俄国的影响
1 儒学在俄国的传播
2 俄国汉学家对儒学的研究
3 苏联对儒学的研究
三 近现代海外儒学
(一)亚洲
1 日本
2 朝鲜与韩国
3 越南
4 新加坡
(二)欧美
1 意大利
2 法国
3 德国
4 英国
5 俄国
6 美国
四 当今海外儒学研究
(一)异域儒学文化热
1 现代化进程需要儒学
2 世界文化发展需要儒学
(二)异域汉学家研究儒学的新动向
1 对传统儒学的新发掘
2 对传统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
3 对传统儒学与未来世界关系的探讨
附录 名儒集录
儒学重要经籍
海外汉学家集录
历代官制简表
主要参考书目
跋 回顾与展望 张耀南 方铭
中国儒学文化大观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