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丛书所谓的“古文字”,主要是指通行于先秦时期的古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兼及秦至汉初的小篆和保留篆书写法的篆隶等;本丛书的“出土文献”,则是特指以这些古文字为载体的地下文献资料。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对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专名。然而,从二者的含义有广狭、出现的时间有先后来看,却反映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演进。
古文字之称肇始于汉代,汉人用以指称汉以前的先秦文字,故又称为古文或古字。根据王国维先生的研究,汉代所谓的古文一般指汉时所存之先秦文字,大抵有四种含义:一指彝器铭文,如《汉书·郊祀志》言“张敞好古文字”,又载美阳得鼎,敞议日:“臣愚不足以迹古文”,与《说文·叙》谓鼎彝之铭“皆前代之古文”同。二指先秦写本旧书,如《史记》所记秦柱下和石室金匮之书,以及《五帝德》、《帝系姓》、《孔氏弟子籍》和《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等,都是先秦六国遗书。三指孔子壁中书,如《说文·叙》记亡新“六书”,一日古文,“孔子壁中书也”。四指古文经学派,如《汉书·地理志》凡地名下说解云“古文以为某”者,此处古文非以文字言而以学派言之也。其中一、二项皆指先秦古文字,第三项指壁中书的书体,第四项则是由于研究壁中书的古文经而形成的古文经学派。可见古文字即古文之名,由原本指文字、书体之名,引申之而为学派之名。但综观有汉一代,彝器铭文仅美阳所出尸臣鼎等少数记载而已;许慎《说文·叙》中虽提及“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然许氏不能一一目验,又无拓本可致,故《说文》全书并未曾征及铭文一字。及至东汉,古文一名遂由壁中书所专。其后魏正始刊立石经,中有古文。晋太康二年有汲冢竹书出土,其性质类于壁中书,亦属古文一系。至北宋初年郭忠恕集古文七十一家成《汗简》一书,随后夏竦又增益之成《古文四声韵》传世。由此可见,自汉至宋古文字概称为古文,乃指汉人所传的先秦写本及其辗转传抄的先秦文字,今人谓之传抄古文,是为古文字含义的第一时期。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尚书》源流与古本《尚书》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及方法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 古本《尚书》的序列及其源流关系
第一节 敦煌之伯希和编号本《尚书》
第二节 敦煌之斯坦因编号本《尚书》
第三节 新疆所出古本《尚书》
第四节 日本古写本《尚书》
第五节 古本《尚书》的源流关系
第三章 古本《尚书》的文字特点及其相关问题
第一节 古本《尚书》的文字特点
第二节 古文与俗字、俗字与经书
第四章 古本《尚书》特殊文字研究(上)
第一节 古本《尚书》隶古定字举例
第二节 隶古定文字的形音义特点
第三节 隶古定的作用及隶古定字诡异的原因
第五章 古本《尚书》特殊文字研究(下)
第一节 古本《尚书》俗字举例
第二节 古本《尚书》俗字的构形特点
第六章 古本《尚书》的综合研究
第一节 上博简、郭店简引《书》与古本《尚书》校议
第二节 新出材料与《尚书》文本的解读
第三节 据古本《尚书》论卫包改字
第七章 结语研究并未结束
第一节 本书内容和观点的概括
第二节 疑惑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古本《尚书》字样调查表
后记
补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尚书》源流与古本《尚书》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步骤及方法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 古本《尚书》的序列及其源流关系
第一节 敦煌之伯希和编号本《尚书》
第二节 敦煌之斯坦因编号本《尚书》
第三节 新疆所出古本《尚书》
第四节 日本古写本《尚书》
第五节 古本《尚书》的源流关系
第三章 古本《尚书》的文字特点及其相关问题
第一节 古本《尚书》的文字特点
第二节 古文与俗字、俗字与经书
第四章 古本《尚书》特殊文字研究(上)
第一节 古本《尚书》隶古定字举例
第二节 隶古定文字的形音义特点
第三节 隶古定的作用及隶古定字诡异的原因
第五章 古本《尚书》特殊文字研究(下)
第一节 古本《尚书》俗字举例
第二节 古本《尚书》俗字的构形特点
第六章 古本《尚书》的综合研究
第一节 上博简、郭店简引《书》与古本《尚书》校议
第二节 新出材料与《尚书》文本的解读
第三节 据古本《尚书》论卫包改字
第七章 结语研究并未结束
第一节 本书内容和观点的概括
第二节 疑惑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古本《尚书》字样调查表
后记
补记
古本《尚书》文字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