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在文献考证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论述方式,对明清至民国时期经济最活跃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三角洲的苏、松、杭、嘉、湖五府的四十多个典型市镇,进行全方位研究和学术前沿课题探讨。书中不仅系统展现江南市镇的分布格局、经济结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而且对这些市镇曾经引领时代潮流、带动传统社会变革的深刻原因作出了独到的解析。
书中还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南浔、周庄、同里、乌镇、西塘、甪直、七宝、朱家角等江南古镇,现今在备受瞩目的同时更需要人们对历史的尊重。
目录
导 论
一、全球化贸易与江南市镇
二、江南市镇的乡村工业化——“早期工业化”
三、江南市镇社会的内部变革
四、江南市镇的外部变革
上编 江南市镇的宏观分析
第一章 集市——市镇兴起的历史轨迹
一、集市类型与集期分析
二、施坚雅的四川集市研究及其影响
三、山根幸夫的华北集市研究
第二章 江南市镇的分布、结构与网络
一、江南经济的高度成长
二、明代江南市镇的发展与分布
三、清代江南市镇的继续发展
四、江南市镇的“四栅”与“乡脚”
五、江南市镇的规模与结构
六、江南市镇的网络化与专业化分布格局
第三章 蚕桑丝织业与丝绸业市镇
一、农家的蚕丝织经营及其市场化趋势
二、丝绸业市镇的分布及其物色
三、丝绸业市镇的经济结构与经营方式
四、丝绸的出口贸易与丝绸业市镇的盛衰
五、从档案资料看丝绸业市镇的市场机制
第四章 棉纺织业与棉布业市镇
一、棉花的引进与推广——兼论黄道婆与乌泥泾镇
二、农家棉作经营及其商品化趋势
三、棉布业市镇的分布状况及其特色
四、棉布业市镇的经济结构与经营方式
五、棉布的品牌与商标意识
六、棉布市场与棉布出口
七、洋纱洋布盛行与棉布业市镇的衰微
第五章 粮食业市镇与米市
一、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二、以苏州为中心的米市——枫桥市与平望镇
三、以杭州为中心的米市
四、余论——如何看待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自给率的提升
第六章 江南市镇文化面面观
一、大传统:人文蔚起,科第兴旺
二、小传统: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
三、奢侈风尚与经济的高度成长
四、茶馆文化及其他
……
下编 走进江南市镇:名镇的微观分析
第七章 苏州府(上)
第八章 苏州府(下)
第九章 松江府
第十章 湖州府
第十一章 嘉兴府与杭州府
参考论著
后 记
表 目
一、全球化贸易与江南市镇
二、江南市镇的乡村工业化——“早期工业化”
三、江南市镇社会的内部变革
四、江南市镇的外部变革
上编 江南市镇的宏观分析
第一章 集市——市镇兴起的历史轨迹
一、集市类型与集期分析
二、施坚雅的四川集市研究及其影响
三、山根幸夫的华北集市研究
第二章 江南市镇的分布、结构与网络
一、江南经济的高度成长
二、明代江南市镇的发展与分布
三、清代江南市镇的继续发展
四、江南市镇的“四栅”与“乡脚”
五、江南市镇的规模与结构
六、江南市镇的网络化与专业化分布格局
第三章 蚕桑丝织业与丝绸业市镇
一、农家的蚕丝织经营及其市场化趋势
二、丝绸业市镇的分布及其物色
三、丝绸业市镇的经济结构与经营方式
四、丝绸的出口贸易与丝绸业市镇的盛衰
五、从档案资料看丝绸业市镇的市场机制
第四章 棉纺织业与棉布业市镇
一、棉花的引进与推广——兼论黄道婆与乌泥泾镇
二、农家棉作经营及其商品化趋势
三、棉布业市镇的分布状况及其特色
四、棉布业市镇的经济结构与经营方式
五、棉布的品牌与商标意识
六、棉布市场与棉布出口
七、洋纱洋布盛行与棉布业市镇的衰微
第五章 粮食业市镇与米市
一、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二、以苏州为中心的米市——枫桥市与平望镇
三、以杭州为中心的米市
四、余论——如何看待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自给率的提升
第六章 江南市镇文化面面观
一、大传统:人文蔚起,科第兴旺
二、小传统: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
三、奢侈风尚与经济的高度成长
四、茶馆文化及其他
……
下编 走进江南市镇:名镇的微观分析
第七章 苏州府(上)
第八章 苏州府(下)
第九章 松江府
第十章 湖州府
第十一章 嘉兴府与杭州府
参考论著
后 记
表 目
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