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本郑所录小说理论资料,起1917年,终1927年。其次序均按刊载或出版的时间先后排列。
二、收录范围包括有关小说的理论、评论、序跋、专著、创作谈、书信、杂论等凡能反映此一时期小说的观念变化、理论建树与创作面貌的,均予选录。
三、所选各篇,于篇末注明最早刊发或出版的处所及时间。
四、性质相类的论著,发表较早、学术价值较高者优先收录,其余则酌情精选。
五、本卷着重收录文学革命后新文学各社团、各流派和重要作家、评论家的小说理论文字,同时也注意收录学衡派、鸳鸯蝴蝶派告示不同于新文学阵营的作家,评论家有代表性的小说理论主张及文章。
六、所收论著,文字均依最早发表或出版者为准。凡原文(包括少量外文)明显有误,经查核崦能订正者,一一作了订正,凡原文明显有误而无法订正,或仅疑有错误者,则一仍其旧。原著文字采用“五四”时期习惯用法者(如第三人称不分男、女或人、物之别一概署“他”而不用“她”、“它”,只用“那里”而无“哪里”,等)一般不予改动,特殊情况下为免除误解,则按今日语文习惯有所改订。
七、所收篇涉及欧美同一人名、地名而采用不同译法者,一般不予统一。但同一篇中同一人名前后译法竟不一致者,则按一种译法作了改订。
八、原著无标点者,由本卷编者加了标点。
九、各篇作者的署名,一般按最早刊出时为准;特殊者则作了必要的考订说明。
目录
凡例
前言 严家炎
1917年
文学改良刍议(节录)胡适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致陈独秀信(节录) 钱玄同
我之文学改良观(节录) 刘半农
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节录) 刘半农
周瘦鹃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评语 周树人 周作人
1918年
通信:论小说及白话韵文(节录)胡适 钱玄同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节录)胡适
论短篇小说 胡适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李大钊
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 刘半农
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节录)周作人
致许寿裳信(节录)鲁讯
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劝告小说家勿再编写黑幕一类小说函稿 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
人的文学(节录) 周作人
1919年
小说之概念 君实
今日中国之小说界(节录)志希
“黑幕”书 钱玄同 宋云彬
论“黑幕” 仲密
再论“黑幕” 仲密
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 仲密
《孔乙己》篇末附记 鲁迅
致傅斯年信 鲁迅
1920年
小说新潮栏宣言 沈雁冰
《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 周作人
《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 瞿秋白
《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 郑振铎
沈颖译《驿站监察吏》前言(节录)瞿秋白
关于鲁迅小说的四封信 陈独秀
《幸福》译后记 鲁迅
1921年
短篇小说泛论 张舍我
《忍心》译者附记 王统照
我国现在之创作小说(节录)凤兮
短篇小说作法 清华小说研究社
读《晨报小说》第一集 静观
小说的小经验 隐
《罗生门》译者附记 鲁迅
创作的要素 叶绍钧
创作的我见 卢隐女士
《三浦右卫门的最后》译者附记 鲁迅
译四、五、六月的创作 郎损
小说作法 六逸
《域外小说集》新版序 鲁迅
1922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郭沫若
《沉沦》 仲密
创作坛杂评:一般的倾向 玄珠
《黯澹的烟霭里》译后附记 鲁迅
最近的出产:《隔膜》 化鲁
小说的“做”的问题 宓汝卓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沈雁冰
小说的研究(上篇) 瞿世英
小说的研究(中篇) 瞿世英
小说的研究(下篇) 瞿世英
论冰心的《超人》与《疯人笔记》 剑三
“曹拉主义”的危险性 郎损
论写实小说之流弊 吴宓
1923年
关于《小说世界》 唐俟
《残春》的批评 成仿吾
杂谭 冰
小说通义·总论 陈钧
批评与梦 郭沫若
“情节离奇” 晓风
《呐喊》自序(节录) 鲁迅
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 郭沫若
读《呐喊》 雁冰
小说学讲义(节录) 董巽观
小说作法讲义(节录) {亻(左)良(右)}工 编著
屠格涅夫《前夜》序(节录) 耿济之
1924年
小说概论 施畸
桌话之六——《呐喊》 天用
《呐喊》的评论 成仿吾
哈米顿《小说法程》中译本序 吴宓
1925年
鲁迅先生(节录) 张定璜
《玉君》自序 杨振声
人物的研究(《小说研究》之一)沈雁冰
评杨振声《玉君》 吴宓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节录) 鲁迅
论睁了眼看 鲁迅
《竹林的故事》序 周作人
论记叙文中作者的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的文字 夏丐尊
1926年
小说论 郁达夫
历史小说论 郁达夫
谈社会小说 秋山
《穷人》小引 鲁迅
《彷徨》 从予
《阿Q正传》的成因 鲁迅
1927年
《寒灰集》批评 郑伯奇
论坡(Edgar Allan Poe)的小说(节录)陈炜谟
说梦 废名
达夫的三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 锦明
短篇小说的结构——在新华艺术大学讲演 赵景深
怎么写(节录)——夜记之一 鲁迅
小说之艺术 黄仲苏
1917—1927年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编目 严家炎编
前言 严家炎
1917年
文学改良刍议(节录)胡适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
致陈独秀信(节录) 钱玄同
我之文学改良观(节录) 刘半农
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节录) 刘半农
周瘦鹃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评语 周树人 周作人
1918年
通信:论小说及白话韵文(节录)胡适 钱玄同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节录)胡适
论短篇小说 胡适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李大钊
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 刘半农
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节录)周作人
致许寿裳信(节录)鲁讯
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劝告小说家勿再编写黑幕一类小说函稿 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
人的文学(节录) 周作人
1919年
小说之概念 君实
今日中国之小说界(节录)志希
“黑幕”书 钱玄同 宋云彬
论“黑幕” 仲密
再论“黑幕” 仲密
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 仲密
《孔乙己》篇末附记 鲁迅
致傅斯年信 鲁迅
1920年
小说新潮栏宣言 沈雁冰
《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 周作人
《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 瞿秋白
《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 郑振铎
沈颖译《驿站监察吏》前言(节录)瞿秋白
关于鲁迅小说的四封信 陈独秀
《幸福》译后记 鲁迅
1921年
短篇小说泛论 张舍我
《忍心》译者附记 王统照
我国现在之创作小说(节录)凤兮
短篇小说作法 清华小说研究社
读《晨报小说》第一集 静观
小说的小经验 隐
《罗生门》译者附记 鲁迅
创作的要素 叶绍钧
创作的我见 卢隐女士
《三浦右卫门的最后》译者附记 鲁迅
译四、五、六月的创作 郎损
小说作法 六逸
《域外小说集》新版序 鲁迅
1922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郭沫若
《沉沦》 仲密
创作坛杂评:一般的倾向 玄珠
《黯澹的烟霭里》译后附记 鲁迅
最近的出产:《隔膜》 化鲁
小说的“做”的问题 宓汝卓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沈雁冰
小说的研究(上篇) 瞿世英
小说的研究(中篇) 瞿世英
小说的研究(下篇) 瞿世英
论冰心的《超人》与《疯人笔记》 剑三
“曹拉主义”的危险性 郎损
论写实小说之流弊 吴宓
1923年
关于《小说世界》 唐俟
《残春》的批评 成仿吾
杂谭 冰
小说通义·总论 陈钧
批评与梦 郭沫若
“情节离奇” 晓风
《呐喊》自序(节录) 鲁迅
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 郭沫若
读《呐喊》 雁冰
小说学讲义(节录) 董巽观
小说作法讲义(节录) {亻(左)良(右)}工 编著
屠格涅夫《前夜》序(节录) 耿济之
1924年
小说概论 施畸
桌话之六——《呐喊》 天用
《呐喊》的评论 成仿吾
哈米顿《小说法程》中译本序 吴宓
1925年
鲁迅先生(节录) 张定璜
《玉君》自序 杨振声
人物的研究(《小说研究》之一)沈雁冰
评杨振声《玉君》 吴宓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节录) 鲁迅
论睁了眼看 鲁迅
《竹林的故事》序 周作人
论记叙文中作者的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的文字 夏丐尊
1926年
小说论 郁达夫
历史小说论 郁达夫
谈社会小说 秋山
《穷人》小引 鲁迅
《彷徨》 从予
《阿Q正传》的成因 鲁迅
1927年
《寒灰集》批评 郑伯奇
论坡(Edgar Allan Poe)的小说(节录)陈炜谟
说梦 废名
达夫的三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 锦明
短篇小说的结构——在新华艺术大学讲演 赵景深
怎么写(节录)——夜记之一 鲁迅
小说之艺术 黄仲苏
1917—1927年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编目 严家炎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