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01 年 12 月 11 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 143 个成员国。《知识产权协定》(也称 TRIPS 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既为我国国民进行国际贸易提供了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是我国对世界承担相应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的重要标准。为了全面履行《知识产权协定》规定的义务,我国于 2000 年 3 月 25 日、2001 年 10 月 27 日先后对《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了相当高的提升,达到了国际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 2001 年初再版的《知识产权法学》进行了全面修订。呈现给读者的这部教材,既是我们长期进行知识产权研究的成果,也是十几年来我们教学的经验总结。本书 2001 年版撰稿人(以撰写篇章为序)为吴汉东、刘剑文、曹新明。修订版撰稿人为吴汉东、刘剑文、曹新明、董炳和。全书由主编吴汉东统稿,曹新明协助统稿。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三节 商标权的终止
第十九章 商标注册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条件
第三节 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
第四节 商标注册的程序
第二十章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与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第一节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
第二节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十一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续展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第二十二章 商标管理
第一节 商标管理概述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
第三节 商标印制的管理
第二十三章 商标权的保护
第一节 保护商标专用权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第二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第五节 服务商标的法律保护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二十四章 反不正当竞争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
第二十五章 商业秘密权
第三节 著作权法的概念及其在民法中的地位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条件
第二节 商业秘密权
第三节 商业秘密的侵权与救济
第二十六章 厂商名称权
第一节 厂商名称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厂商名称权
第三节 厂商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十七章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
第一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的概念
第二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
第四节 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十八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立法保护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第二十九章 植物新品种权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归属及限制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查程序
第四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五节 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第五节 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责任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一、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概述
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三、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四、 主要专利国际条约
五、 主要商标国际条约
六、 主要著作权国际条约
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与表演和唱片条约
八、 知识产权协议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其他著作权人
第一编 总论
第四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一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第四节 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内容概述
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
第三节 著作财产权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第四节 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限
第五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第二节 出版者权
第三节 表演者权
第四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第五节 广播组织权
第六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的转让
第二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二、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第三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第七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合理使用
第二节 法定许可使用
第三节 强制许可使用
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著作权纠纷的调处
第四节 著作权的管理
三、 知识产权的主体
第三编 专利权
第九章 专利权概述
第一节 专利与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法与专利制度
第三节 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十章 专利权的客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明
第三节 实用新型
第四节 外观设计
四、 知识产权的客体
第五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第十一章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明、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三节 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取得
第一节 专利申请权
第二节 专利申请人
第三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
第四节 专利申请日
五、 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五节 专利申请文件
第六节 中国单位、个人向国外申请专利
第七节 专利申请的审批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撤销、无效宣告、期限和终止
第一节 专利权的撤销
第二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第三节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第四节 专利权的终止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
六、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
第二节 专利权的限制
第十五章 专利许可证贸易
第一节 专利许可证贸易概述
第二节 专利许可证贸易合同
第三节 专利许可证的种类
第四节 专利许可证纠纷及其解决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第三节 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处理
第二编 著作权
第四节 侵权行为人的民事法律责任
第四编 商标权
第十七章 商标概述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
第二节 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
第三节 商标的分类
第四节 商标的作用
第五节 商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十八章 商标权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与内容
Y *B
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三节 商标权的终止
第十九章 商标注册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条件
第三节 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
第四节 商标注册的程序
第二十章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与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第一节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
第二节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十一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续展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第二十二章 商标管理
第一节 商标管理概述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
第三节 商标印制的管理
第二十三章 商标权的保护
第一节 保护商标专用权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第二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第五节 服务商标的法律保护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二十四章 反不正当竞争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
第二十五章 商业秘密权
第三节 著作权法的概念及其在民法中的地位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条件
第二节 商业秘密权
第三节 商业秘密的侵权与救济
第二十六章 厂商名称权
第一节 厂商名称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厂商名称权
第三节 厂商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十七章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
第一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的概念
第二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
第四节 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十八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立法保护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第二十九章 植物新品种权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归属及限制
第三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查程序
第四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五节 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第五节 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责任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一、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概述
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三、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四、 主要专利国际条约
五、 主要商标国际条约
六、 主要著作权国际条约
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与表演和唱片条约
八、 知识产权协议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其他著作权人
第一编 总论
第四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一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第四节 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内容概述
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
第三节 著作财产权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第四节 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限
第五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第二节 出版者权
第三节 表演者权
第四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第五节 广播组织权
第六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的转让
第二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二、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第三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第七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合理使用
第二节 法定许可使用
第三节 强制许可使用
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著作权纠纷的调处
第四节 著作权的管理
三、 知识产权的主体
第三编 专利权
第九章 专利权概述
第一节 专利与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法与专利制度
第三节 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十章 专利权的客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明
第三节 实用新型
第四节 外观设计
四、 知识产权的客体
第五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第十一章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明、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三节 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取得
第一节 专利申请权
第二节 专利申请人
第三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
第四节 专利申请日
五、 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五节 专利申请文件
第六节 中国单位、个人向国外申请专利
第七节 专利申请的审批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撤销、无效宣告、期限和终止
第一节 专利权的撤销
第二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第三节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第四节 专利权的终止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
六、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
第二节 专利权的限制
第十五章 专利许可证贸易
第一节 专利许可证贸易概述
第二节 专利许可证贸易合同
第三节 专利许可证的种类
第四节 专利许可证纠纷及其解决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第三节 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处理
第二编 著作权
第四节 侵权行为人的民事法律责任
第四编 商标权
第十七章 商标概述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
第二节 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
第三节 商标的分类
第四节 商标的作用
第五节 商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十八章 商标权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与内容
Y *B
知识产权法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