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分转型的压力、转型的推进、转型的机会三部分,内容包括:重提脱钩论:信贷周期启动下的中国经济及其影响;次贷危机中的中国:看到危险,更要看到机会;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
如果说2008年是国内外风云激荡下的大调整的一年,那么,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格局下,2009年则可能是大布局的一年。这要求中国重新根据自身的优势重新布局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中国的企业也应当有更大的视野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调整策略、重新布局自身的资源,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和走出调整形成新的推动力。
要走出调整压力,当前中国最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一味强调基础设施投资和财政赤字的所谓凯恩斯主义,也不是一味放松货币到零利率的货币主义,而是强调通过改革释放体制的活力、通过开放寻求全球新的布局机会、强调改革开放的“邓小平理论”。
目录
转型的压力
重提脱钩论:信贷周期启动下的中国经济及其影响
次贷危机中的中国:看到危险,更要看到机会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周期回落与结构调整的叠加:中国宏观政策的挑战
2008年初的高通胀压力从何而来
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从国际到中国的传递
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
人民币国际化挑战金融监管
经济回落时期中国银行业的挑战
转型的推进
中国扩大内需中的挑战与趋势
产业转型,更需金融业的同步转型
金融监管机构是分还是合:这不是关键的问题
金融业务外包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基金业发展呼唤良好的制度环境
廉租房融资:中国房地产金融的新课题
中国社保基金如何监管
离岸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新突破口
汽车金融:汽车行业发展的金融瓶颈
专业化的回归:私人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立会是新趋势吗
后股权分置时代监管体系面临重构压力
中国私募基金上市之利弊
股指期货最值得期待的成效
财产性收入从哪里来
转型的机会
从资本库公司看创业板融资制度的设计
创业板市场:需要重点强调激励创业活力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地区股市
基金:金融市场的“鲶鱼”
债券保险公司为何成为新“金融地雷”
货币对冲的依赖与转型
准备金率:从华尔街巨斧到中国的常规对冲工具
日本对充基金的发展可以给中国什么启示
香港地区银行业为什么可以从容应对房地产大幅调整
后记
重提脱钩论:信贷周期启动下的中国经济及其影响
次贷危机中的中国:看到危险,更要看到机会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周期回落与结构调整的叠加:中国宏观政策的挑战
2008年初的高通胀压力从何而来
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紧缩:从国际到中国的传递
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
人民币国际化挑战金融监管
经济回落时期中国银行业的挑战
转型的推进
中国扩大内需中的挑战与趋势
产业转型,更需金融业的同步转型
金融监管机构是分还是合:这不是关键的问题
金融业务外包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基金业发展呼唤良好的制度环境
廉租房融资:中国房地产金融的新课题
中国社保基金如何监管
离岸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新突破口
汽车金融:汽车行业发展的金融瓶颈
专业化的回归:私人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立会是新趋势吗
后股权分置时代监管体系面临重构压力
中国私募基金上市之利弊
股指期货最值得期待的成效
财产性收入从哪里来
转型的机会
从资本库公司看创业板融资制度的设计
创业板市场:需要重点强调激励创业活力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地区股市
基金:金融市场的“鲶鱼”
债券保险公司为何成为新“金融地雷”
货币对冲的依赖与转型
准备金率:从华尔街巨斧到中国的常规对冲工具
日本对充基金的发展可以给中国什么启示
香港地区银行业为什么可以从容应对房地产大幅调整
后记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first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