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
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
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
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
者甚至冠以“钱学”。
本书主要叙述了作家钱锺书的一生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早年生活和求学时代(1910—1938)
一、“我家江水初发源”
二、从清华到牛津(上)
三、从清华到牛津(下)
第二章 意园神楼(1939—1949)
一、在创作和评论两路精进
二、《围城》意象
三、“咳唾随风生珠玉”——《谈艺录》
第三章 沧浪之水(1950—1965)
一、“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二、碧海掣鲸——《宋诗选注》
第四章 槎通碧汉(1966—1978)
一、“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天 琳琅(上)——《管锥编》四种文献结构
三、天 琳琅(下)——《管锥编》十部书简义
第五章 群峰之巅(1979—1989)
一、跃上成就的高峰
二、“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上)——《谈艺录》补订本
三、“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下)——《七缀集》
结语 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钟书
一、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钟书
二、若干可能存在的局限
附录一 钱钟书著作的分期和系统
一、写作分期
二、著作系统
附录二 钱钟书简易年表
后记
又记
第一章 早年生活和求学时代(1910—1938)
一、“我家江水初发源”
二、从清华到牛津(上)
三、从清华到牛津(下)
第二章 意园神楼(1939—1949)
一、在创作和评论两路精进
二、《围城》意象
三、“咳唾随风生珠玉”——《谈艺录》
第三章 沧浪之水(1950—1965)
一、“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二、碧海掣鲸——《宋诗选注》
第四章 槎通碧汉(1966—1978)
一、“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天 琳琅(上)——《管锥编》四种文献结构
三、天 琳琅(下)——《管锥编》十部书简义
第五章 群峰之巅(1979—1989)
一、跃上成就的高峰
二、“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上)——《谈艺录》补订本
三、“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下)——《七缀集》
结语 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钟书
一、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钟书
二、若干可能存在的局限
附录一 钱钟书著作的分期和系统
一、写作分期
二、著作系统
附录二 钱钟书简易年表
后记
又记
营造巴比塔的智者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