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此书是李达在国立北平大学任教授时期的四本名著之一,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1935年由北平大学法商学院铅印成书。毛泽东详读了此书,向延安理论界和抗日军政大学推荐了此书和李达的哲学名著《社会学大纲》。1948年生活书店曾将此书论原始礼会经济形态、古代社会(奴隶社会)经济形态、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部分以《先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论》的书名出版。l984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达文集》第三卷中收进了此书的全文。1985年9月武汉大学出版社为纪念李达校长诞辰9 5周年重版过此书。
李达的《经济学大纲》是作者在1932-1937年任教于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时期的四本代表性著作之一,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和专著。1935年由北平法商学院铅印成书。李达将此书寄给毛泽东同志后,毛泽东同志曾向延安理论界推荐此书(以及李达同志的哲学著作《社会学大纲》),说:“李达寄给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现在已读了三遍半,也准备读它十遍。”1948年生活书店曾将此书论述原始社会、古代社会( 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部分以《先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论》的书名出版。1984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达文集》第三卷中收进了此书的全文。1985年9月武汉大学出版社为纪念李达校长诞辰95周年重版过此书。
目录
目录
编者的话
绪论
一 经济学的对象
二 经济学的范围
第一部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
第一节 氏族社会以前的经济
一 人类社会的起源
二 先氏族社会的生产诸力
三 先氏族社会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氏族社会的经济
一 氏族社会的生产经济
二 氏族社会的生产关系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经济之发展及其崩溃的过程
一 原始社会的基本矛盾之发展
二 氏族社会的崩溃
第二章 奴隶制的经济形态
第一节 奴隶制经济形态的发生与发展
一 奴隶制的形成
二 奴隶制经济构造的特征
三 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奴隶社会中的地位
第二节 奴隶制经济形态的崩溃
一 奴隶制经济的矛盾及其发展
二 近代的奴隶制遗物
第三章 封建的经济形态
第一节 封建经济的形成及其一般特征
一 封建经济的形成
二 封建的经济构造之一般特征
三 封建的经济构造之具体的实例
第二节 都市经济之发展
一 都市之勃兴
二 手工业行会
三 商业的发达、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
第三节 封建经济的崩溃
一 西欧十六、十七世纪的农村经济
二 家内工业与工场手工业的勃兴
三 单纯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第二部 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二重性
一 资本主义研究的始点——商品的分析
二 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第二节 劳动的二重性
一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二 单纯劳动与复杂劳动
三 个别劳动与社会的必要劳动
第三节 价值形态
一 价值的现象形态
二 价值形态的发展
第四节 商品拜物教及其秘密价值法则的本质
一 商品拜物教的一般概念
二 价值法则的本质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与商品
一 货币的本质
二 货币拜物教
第二节 货币的机能
一 当作价值尺度与价格本位看的货币
二 当作流通手段看的货币
三 当作储藏手段看的货币
四 当作支付手段看的货币
五 世界货币
六 纸币的本质
第三章 货币的资本化
第一节 资本的一般公式及其矛盾
一 资本的一般公式
二 一般公式的矛盾
第二节 劳动力的买卖
一 劳动力的一般概念
二 劳动力的价值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工资
第一节 剩余价值
一 劳动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第二节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一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阶段与相对剩余价值
第三节 工资
一 当作劳动力价值的变形看的工资
二 工资的基本形态
三 工资的其他形态
第五章 资本的再生产与积蓄
第一节 再生产及积蓄的一般概念
一 再生产的概念
二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两个形态
第二节 资本积蓄与大生产的长成
一 资本的集积与集中
二 资本的有机构成的高度化
第三节 资本的积蓄与劳动阶级的地位
一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的积蓄中之劳动者的工资
二 技术的发达与劳动阶级的地位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蓄的一般法则与资本的原始积蓄
一 资本主义积蓄的一般法则
二 资本的原始积蓄
第六章 资本的循环与回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 资本循环的一般概念
二 当作运动看的资本
第二节 资本的回转
一 资本回转的一般概念——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二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三 资本回转的速度及其对于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回转
一 社会资本的运动与个别资本的运动之差异
二 社会资本运动的两种形态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利润化
第一节 生产费与利润
一 生产费
二 利润与利润率
三 决定利润率高度的因素
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一 平均利润率的法则及其意义
二 生产价格与价值
三 平均利润率低落的倾向及其矛盾
第八章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的一般概念
一 商业资本的一般概念
二 商业利润与平均利润
第二节 商业雇员的劳动与合作社
一 商业雇员的劳动
二 合作社商业与合作社利润
第九章 放款资本与信用
第一节 放款资本与利息
一 放款资本与利息的一般概念
二 利率
三 企业利润与利息
四 高利贷资本
第二节 信用与银行
一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二 票据与贴现
三 银行及其业务
第三节 股份公司
一 股份公司的一般概念
二 股票的买卖
三 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
第十章 恐慌
第一节 恐慌的一般特质
一 恐慌与资本主义
二 恐慌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再生产与恐慌
一 再生产的循环与恐慌
二 形成恐慌的其他因素
第十一章 地租
第一节 地租的一般概念及其形态
一 关于地租的一般考察
二 差额地租
三 绝对地租
第二节 地租的社会意义与土地国有
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地租
二 地租的社会意义
三 地租与小农经济
第三节 农业上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都市与农村的对立
二 农业上生产的集积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 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二 生产集中与独占
三 金融资本
四 资本输出
五 资本家联合对世界的分割
六 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分割
第二节 当作资本主义最后阶段的帝国主义
一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时代
二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均衡性与社会主义在一国的胜利
三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根本诸法则的作用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总危机与特种萧条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总危机
一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基本特征
二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三个时期
第二节 世界经济恐慌与特种萧条
一 现代世界经济恐慌的一般情势及特征
二 特种萧条
-B
编者的话
绪论
一 经济学的对象
二 经济学的范围
第一部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
第一节 氏族社会以前的经济
一 人类社会的起源
二 先氏族社会的生产诸力
三 先氏族社会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氏族社会的经济
一 氏族社会的生产经济
二 氏族社会的生产关系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经济之发展及其崩溃的过程
一 原始社会的基本矛盾之发展
二 氏族社会的崩溃
第二章 奴隶制的经济形态
第一节 奴隶制经济形态的发生与发展
一 奴隶制的形成
二 奴隶制经济构造的特征
三 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奴隶社会中的地位
第二节 奴隶制经济形态的崩溃
一 奴隶制经济的矛盾及其发展
二 近代的奴隶制遗物
第三章 封建的经济形态
第一节 封建经济的形成及其一般特征
一 封建经济的形成
二 封建的经济构造之一般特征
三 封建的经济构造之具体的实例
第二节 都市经济之发展
一 都市之勃兴
二 手工业行会
三 商业的发达、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
第三节 封建经济的崩溃
一 西欧十六、十七世纪的农村经济
二 家内工业与工场手工业的勃兴
三 单纯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第二部 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二重性
一 资本主义研究的始点——商品的分析
二 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第二节 劳动的二重性
一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二 单纯劳动与复杂劳动
三 个别劳动与社会的必要劳动
第三节 价值形态
一 价值的现象形态
二 价值形态的发展
第四节 商品拜物教及其秘密价值法则的本质
一 商品拜物教的一般概念
二 价值法则的本质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与商品
一 货币的本质
二 货币拜物教
第二节 货币的机能
一 当作价值尺度与价格本位看的货币
二 当作流通手段看的货币
三 当作储藏手段看的货币
四 当作支付手段看的货币
五 世界货币
六 纸币的本质
第三章 货币的资本化
第一节 资本的一般公式及其矛盾
一 资本的一般公式
二 一般公式的矛盾
第二节 劳动力的买卖
一 劳动力的一般概念
二 劳动力的价值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工资
第一节 剩余价值
一 劳动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二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第二节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一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阶段与相对剩余价值
第三节 工资
一 当作劳动力价值的变形看的工资
二 工资的基本形态
三 工资的其他形态
第五章 资本的再生产与积蓄
第一节 再生产及积蓄的一般概念
一 再生产的概念
二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两个形态
第二节 资本积蓄与大生产的长成
一 资本的集积与集中
二 资本的有机构成的高度化
第三节 资本的积蓄与劳动阶级的地位
一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的积蓄中之劳动者的工资
二 技术的发达与劳动阶级的地位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蓄的一般法则与资本的原始积蓄
一 资本主义积蓄的一般法则
二 资本的原始积蓄
第六章 资本的循环与回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 资本循环的一般概念
二 当作运动看的资本
第二节 资本的回转
一 资本回转的一般概念——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
二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三 资本回转的速度及其对于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回转
一 社会资本的运动与个别资本的运动之差异
二 社会资本运动的两种形态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利润化
第一节 生产费与利润
一 生产费
二 利润与利润率
三 决定利润率高度的因素
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一 平均利润率的法则及其意义
二 生产价格与价值
三 平均利润率低落的倾向及其矛盾
第八章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的一般概念
一 商业资本的一般概念
二 商业利润与平均利润
第二节 商业雇员的劳动与合作社
一 商业雇员的劳动
二 合作社商业与合作社利润
第九章 放款资本与信用
第一节 放款资本与利息
一 放款资本与利息的一般概念
二 利率
三 企业利润与利息
四 高利贷资本
第二节 信用与银行
一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二 票据与贴现
三 银行及其业务
第三节 股份公司
一 股份公司的一般概念
二 股票的买卖
三 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
第十章 恐慌
第一节 恐慌的一般特质
一 恐慌与资本主义
二 恐慌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再生产与恐慌
一 再生产的循环与恐慌
二 形成恐慌的其他因素
第十一章 地租
第一节 地租的一般概念及其形态
一 关于地租的一般考察
二 差额地租
三 绝对地租
第二节 地租的社会意义与土地国有
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地租
二 地租的社会意义
三 地租与小农经济
第三节 农业上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都市与农村的对立
二 农业上生产的集积
第十二章 帝国主义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 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二 生产集中与独占
三 金融资本
四 资本输出
五 资本家联合对世界的分割
六 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分割
第二节 当作资本主义最后阶段的帝国主义
一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时代
二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均衡性与社会主义在一国的胜利
三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根本诸法则的作用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总危机与特种萧条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总危机
一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基本特征
二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三个时期
第二节 世界经济恐慌与特种萧条
一 现代世界经济恐慌的一般情势及特征
二 特种萧条
-B
经济学大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