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运用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重点讨论了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名词性成分和动词的句法语义关系问题,名词性成分的指称问题,汉语句子的主语和宾语问题,汉语句子的主题问题。《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具有较强的思辨和探索色彩,在上述重大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这些研究丰富和发展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
目录
海纳百川,高山仰止(代自序)
——纪念恩师胡裕树先生
第一章 三个平面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深化
1 三个平面理论的形成和完善
2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3 三个平面的分与合
第二章 动元
1 动元的提出
2 动核结构和动元
3 动元变体
4 特殊动元和动元化
5 动元和汉语某些特殊的句法现象
6 动元和句法、语用
第三章 定指
1 几个相关概念
2 定指
3 影响定指、不定指理解的因素
4 定指和信息传递
5 定指程度和句法位置
6 定指成分的语法性质
第四章 汉语主语的确定
1 主语的语法地位
2 确定主语的标准
3 汉语句子主语的确定
第五章 汉语的宾语问题
1 汉语的宾语前置现象
2 取得义格式和汉语的双宾语句
3 汉语的谓词性宾语
第六章 句子的主题和起点
1 汉语句子的主题及其特征
2 主题的确定
3 主题和主语
4 次主题(次话题)
5 主题化
6 起点
第七章 汉语体标记的句法、语义、语用解释
1 “已经”的语法意义
2 进行体、持续体的否定
3 延续体标记“下来”、“下去”
附:胡裕树先生的语法研究和治学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纪念恩师胡裕树先生
第一章 三个平面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深化
1 三个平面理论的形成和完善
2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3 三个平面的分与合
第二章 动元
1 动元的提出
2 动核结构和动元
3 动元变体
4 特殊动元和动元化
5 动元和汉语某些特殊的句法现象
6 动元和句法、语用
第三章 定指
1 几个相关概念
2 定指
3 影响定指、不定指理解的因素
4 定指和信息传递
5 定指程度和句法位置
6 定指成分的语法性质
第四章 汉语主语的确定
1 主语的语法地位
2 确定主语的标准
3 汉语句子主语的确定
第五章 汉语的宾语问题
1 汉语的宾语前置现象
2 取得义格式和汉语的双宾语句
3 汉语的谓词性宾语
第六章 句子的主题和起点
1 汉语句子的主题及其特征
2 主题的确定
3 主题和主语
4 次主题(次话题)
5 主题化
6 起点
第七章 汉语体标记的句法、语义、语用解释
1 “已经”的语法意义
2 进行体、持续体的否定
3 延续体标记“下来”、“下去”
附:胡裕树先生的语法研究和治学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