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建立起一门符合中国当代美学学科发展趋势的审美文化学,综合美学和文化学研究之长,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围绕当下美学研究的某种困境和出路而形成一种新的思路,如对于审美文化的概念、对象和范围。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学科和美学史的关系、审美文化的作用、理论建构和发展前景等等作出合乎逻辑的说明。本人比较认同《艺术化生存》一书中几个作者提出的观点,他们将“审美教育”一词拓展为“审美文化教育”,认为这种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使人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人们的思想与理性、个性与社会性、情感与理智达到高度的一致,是人生理想教育的最有效形式。借助于这种审美文化教育,使文化、艺术、审美活动,通过想像和情感体验超越时空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体验自由境界。在我们看来,这种方法是符合中国审美文化精神的。本书的宗旨也正是导向这样一个目标。
目录
目录
上篇 历史的维度
第一章 文化概念与中国审美文化
第一节 文化概念的变异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化情状
第二章 时间与中国审美文化
第一节 理解“时间”
第二节 中国审美文化中的时间观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中的审美精神
第一节 “乐生精神”的宗教特性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宇宙情调
第三节 “文以载道”的文艺观念
第四节 “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 审美文化的分层
第一节 表层走向——大众娱乐
第二节 深层向度——指向人性
下篇 理论的坐标
第五章 文化与审美文化
第一节 文化考源与定义之争
第二节 “人”的文化哲学探究
第三节 “旧文化”与“新文化”
第四节 西学东渐与文化融合
第五节 文化时代与时代文化
第六章 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学
第一节 审美状态与当代文艺景观
第二节 审美文化话语系统的症结
第三节 话语转型与当代人文精神建构
第四节 当代中西方审美文化的汇通
第五节 当代中西方艺术话语的沟通
第七章 审美文化学的学术理路
第一节 学科意义
第二节 美学定位
第三节 学科辨析
第四节 现代意义
第五节 历史描述
第六节 辩证逻辑
第七节 动态演绎
第八节 学科展望
第八章 余论
第一节 “时髦的话题”还是“陈旧的话语”
第二节 文化与艺术、艺术品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价值学意义
第四节 审美文化的渗透方略
结语 认识并建立中国的审美文化学
参考文献
后记
%
上篇 历史的维度
第一章 文化概念与中国审美文化
第一节 文化概念的变异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化情状
第二章 时间与中国审美文化
第一节 理解“时间”
第二节 中国审美文化中的时间观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中的审美精神
第一节 “乐生精神”的宗教特性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宇宙情调
第三节 “文以载道”的文艺观念
第四节 “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 审美文化的分层
第一节 表层走向——大众娱乐
第二节 深层向度——指向人性
下篇 理论的坐标
第五章 文化与审美文化
第一节 文化考源与定义之争
第二节 “人”的文化哲学探究
第三节 “旧文化”与“新文化”
第四节 西学东渐与文化融合
第五节 文化时代与时代文化
第六章 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学
第一节 审美状态与当代文艺景观
第二节 审美文化话语系统的症结
第三节 话语转型与当代人文精神建构
第四节 当代中西方审美文化的汇通
第五节 当代中西方艺术话语的沟通
第七章 审美文化学的学术理路
第一节 学科意义
第二节 美学定位
第三节 学科辨析
第四节 现代意义
第五节 历史描述
第六节 辩证逻辑
第七节 动态演绎
第八节 学科展望
第八章 余论
第一节 “时髦的话题”还是“陈旧的话语”
第二节 文化与艺术、艺术品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价值学意义
第四节 审美文化的渗透方略
结语 认识并建立中国的审美文化学
参考文献
后记
%
中国审美文化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