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探索转变发展模式的制度性框架》分析了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即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在此背景下,《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探索转变发展模式的制度性框架》试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和公共物品供给的角度,考察中国式分权是如何成功地塑造地方政府的增长取向的,并探讨分权治理和与之相伴随的政府竞争对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所造成的成本和扭曲。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我们发现,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是决定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因素;中国式分权并没有提高地方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是因为财力不足,而是因为缺乏提供的积极性;有效的财政激励并不必然增加地方政府的合意性。我们建议,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增强财政透明度;实行更合理的财政平衡政策和区域政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改革政绩考核机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分权是一个世界现象,增长却不是。大国的发展道路离不开分权,那么,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以保证地方政府为增长而不是为寻租而竞争就成为此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障碍。
《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探索转变发展模式的制度性框架》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师生以及经济爱好者作为参考读物使用。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
1.3 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指标数据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政分权、公共物品供给与地方政府行为取向:文献述评
2.1 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从FGFF到SGFF
2.2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2.3 财政分权能促进公共物品的供给吗?
2.4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决定
第三章 中国的分权有何不同?从财政安排到政府治理
3.1 中国式分权的内涵
3.2 分权改革与财政激励的强化:实证分析
3.3 政府治理体制
3.4 一点评论
第四章 分权竞争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一个分析框架
4.1 引言
4.2 文献述评与相关问题
4.2.1 如何构造一个考察分权有效性的框架?
4.2.2 分权竞争与财政收支结构扭曲,
4.3 模型
4.4 分析
4.4.1 资本不流动
4.4.2 资本流动、分权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
4.4.3 福利分析
4.4.4 税制设置与财政收支模式的联动
4.5 稳健性及若干扩展
4.6 结论性评注
第五章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5.1 引言
5.2 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5.2.1 计量模型
5.2.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5.3 实证结论
5.3.1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5.3.2 重大政策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西部开发、科教兴国与所得税收入分享
5.3.3 瓦格纳定律与Tiebout机制的检验及其他
5.4 政府支出行为的变化与地区差异:进一步的探究
5.4.1 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行为影响的跨时差异与地区差异
5.4.2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因何改变:分税制改革、区域协调政策与市场化改革
5.5 结论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第六章 事权下放与财政融资:制度背景
6.1 中央-地方财政体制的嬗变:一个简述
6.2 公共投入的地方化与公共部门投入的不足
6.3 预算内财政融资:地区分化、转移支付努力及其结果
6.4 预算外财政融资
附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来源划分
第七章 公共支出地方化提高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吗:来自基础教育和城市公共领域的证据
7.1 引言
7.2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公共物品供给:有待研究的课题
7.3 实证检验
7.3.1 指标选择、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7.3.2 实证结果
7.4 稳健性检验
7.5 结论与政策含义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第八章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蕴含
8.2.1 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增强财政透明度
8.2.2 实行更加合理的财政平衡政策和区域政策
8.2.3 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Tiebout机制
8.2.4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
1.3 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指标数据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政分权、公共物品供给与地方政府行为取向:文献述评
2.1 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从FGFF到SGFF
2.2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2.3 财政分权能促进公共物品的供给吗?
2.4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决定
第三章 中国的分权有何不同?从财政安排到政府治理
3.1 中国式分权的内涵
3.2 分权改革与财政激励的强化:实证分析
3.3 政府治理体制
3.4 一点评论
第四章 分权竞争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一个分析框架
4.1 引言
4.2 文献述评与相关问题
4.2.1 如何构造一个考察分权有效性的框架?
4.2.2 分权竞争与财政收支结构扭曲,
4.3 模型
4.4 分析
4.4.1 资本不流动
4.4.2 资本流动、分权竞争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
4.4.3 福利分析
4.4.4 税制设置与财政收支模式的联动
4.5 稳健性及若干扩展
4.6 结论性评注
第五章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5.1 引言
5.2 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5.2.1 计量模型
5.2.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5.3 实证结论
5.3.1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支出结构
5.3.2 重大政策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西部开发、科教兴国与所得税收入分享
5.3.3 瓦格纳定律与Tiebout机制的检验及其他
5.4 政府支出行为的变化与地区差异:进一步的探究
5.4.1 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行为影响的跨时差异与地区差异
5.4.2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因何改变:分税制改革、区域协调政策与市场化改革
5.5 结论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第六章 事权下放与财政融资:制度背景
6.1 中央-地方财政体制的嬗变:一个简述
6.2 公共投入的地方化与公共部门投入的不足
6.3 预算内财政融资:地区分化、转移支付努力及其结果
6.4 预算外财政融资
附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来源划分
第七章 公共支出地方化提高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吗:来自基础教育和城市公共领域的证据
7.1 引言
7.2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公共物品供给:有待研究的课题
7.3 实证检验
7.3.1 指标选择、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7.3.2 实证结果
7.4 稳健性检验
7.5 结论与政策含义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第八章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蕴含
8.2.1 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增强财政透明度
8.2.2 实行更加合理的财政平衡政策和区域政策
8.2.3 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增强Tiebout机制
8.2.4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探索转变发展模式的制度性框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