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还有: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副标题:无

作   者:胡壮麟[等]著

分类号:

ISBN:978730109384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知识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为语言学专业或对语言学感兴趣的大学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提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各领域的基本知识介绍。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发展历程及最新理论和动态,为学生进入语言学领域起到了启发和指导作用,对学生学好大学语言学课程和了解研究生语言学水平要求具有很大帮助。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1.1 语言、语法和语言学
1.1.2 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1.1.3 系统语法与功能语法
1.1.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1.1.5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
1.2 韩礼德的语言学史观
1.2.1 古希腊时期的两种语言观
1.2.2 中世纪和20世纪前的两种语言观
1.2.3 近代的两种语言观
1.3 韩礼德的语言观
1.3.1 语言的符号性
1.3.2 语言的普遍性和变异性
1.3.3 语言行为
1.4 系统功能语法的六个核心思想
1.4.1 元功能的思想
1.4.2 系统的思想
1.4.3 层次的思想
1.4.4 功能的思想
1.4.5 语境的思想
1.4.6 近似的或盖然率的思想
1.5 先驱者与同代人
1.5.1 欧洲语言学派
1.5.2 美国语言学传统
1.5.3 其他导师
1.5.4 同代人与合作者
1.5.5 其他领域
第二章 系统功能理论
2.1 汉语语法的研究
2.1.1 语境分析
2.1.2 “共时”与“历时”的关系
2.1.3 语法范畴
2.1.4 全面性与效度
2.1.5 欧洲结构主义的描写
2.2 阶与范畴语法
2.2.1 时代背景
2.2.2 语言(学)层次
2.2.3 意义
2.2.4 范畴
2.2.4.1 单位
2.2.4.2 结构
2.2.4.3 类
2.2.4.4 系统
2.2.5 阶
2.2.5.1 级阶
2.2.5.2 说明阶
2.2.5.3 精密度阶
2.2.6 词汇
2.2.6.1 搭配
2.2.6.2 集
2.2.6.3 意义
2.3 系统理论
2.3.1 时代背景
2.3.2 系统理论的引入
2.3.3 对伦敦学派系统理论的第一步修正
2.3.4 对伦敦学派系统理论的第二步修正
2.3.5 对伦敦学派系统理论的第三步修正
2.3.6 特征与系统网络
2.4 功能理论
2.4.1 系统与功能
2.4.2 功能与用途
2.4.3 语言功能与社会符号学
第三章 系统语法
3.1 语言分析的四种模式
3.1.1 项目和配列模式
3.1.2 项目和过程模式
3.1.3 词和词形变化表模式
3.1.4 项目与聚合体模式
3.2 有关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
3.2.1 系统与系统网络
3.2.2 选择
3.2.3 从属关系
3.2.4 入列条件
3.2.5 选择表达
3.2.6 选择说明
3.2.7 选择终止
3.2.8 意义和意义潜势
3.3 系统标号
3.3.1 五个基本网络表达型式
3.3.2 双向性
3.3.3 非标记性
3.3.4 精密度
3.4 体现
3.4.1 层次之间的体现
3.4.2 层次内部的体现
3.4.3 体现说明
3.4.3.1 插入
3.4.3.2 连结
3.4.3.3 特指化
3.4.3.4 功能派给
3.4.3.5 重合
3.4.3.6 非连续性
3.5 系统与结构
3.5.1 系统与功能
3.5.2 最小括弧法
3.5.3 功能成分在词组/短语中的体现
3.6 递归性
3.6.1 逻辑功能
3.6.1.1 并列关系
3.6.1.2 主从关系
3.6.2 网络标志
第四章 功能语法:概念功能
4.1 经验功能的表现形式
4.1.1 及物性
4.1.1.1 物质过程
4.1.1.2 心理过程
4.1.1.3 关系过程
4.1.1.4 行为过程
4.1.1.5 言语过程
4.1.1.6 存在过程
4.1.2 受益者和范围
4.1.2.1 受益者
4.1.2.2 范围
4.1.3 环境成分
4.1.3.1 时间
4.1.3.2 空间
4.1.3.3 方式
4.1.3.4 程度
4.1.3.5 比较
4.1.3.6 伴随
4.1.3.7 因果
4.1.3.8 身份
4.1.3.9 各种环境成分的同现
4.1.3.10 环境成分的省略
4.1.4 作格分析法
4.2 语态
4.2.1 中动语态
4.2.2 非中动语态
4.2.2.1 主动语态
4.2.2.2 被动语态
4.2.2.3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对应关系
4.3 逻辑功能的类型及其表现形式
4.3.1 相互依存
4.3.1.1 并列
4.3.1.2 主从
4.3.2 逻辑语义关系
4.3.2.1 扩展
4.3.2.2 投射
4.3.3 相互依存和逻辑语义的相互关系
4.3.4 逻辑功能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
4.4 汉语的概念功能
4.4.1 及物性系统
4.4.2 语态系统
4.4.3 汉语中的逻辑功能
4.4.4 语篇分析
4.5 结语
第五章 功能语法:人际功能
5.1 人际功能
5.1.1 言语角色和交流物
5.1.2 言语功能
5.1.3 命题和提议
5.2 语气成分
5.2.1 语气结构
5.2.1 主语和限定成分的意义
5.2.1.1 限定成分
5.2.1.2 主语
5.2.1.3 主语的性质
5.2.1.4 语气成分的功能
5.2.2 剩余部分
5.2.2.1 谓语
5.2.2.2 补语
5.2.2.3 附加语
5.2.3 其他附加语
5.2.3.1 连接附加语
5.2.3.2 人际附加语
5.2.4 特指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5.2.4.1 特指问句
5.2.4.2 感叹句
5.2.4.3 祈使句
5.2.5 语气成分的略用
5.2.6 零句
5.2.7 小句作主语
5.3 归一性与情态
5.3.1 归一性
5.3.2 情态
5.3.2.1 情态
5.3.2.2 意态
5.3.3 情态隐喻和情态的取向
5.4 基调
5.4.1 声调突出
5.4.2 声调
5.4.3 语调与语气和情态
5.5 汉语的人际功能
5.5.1 语气
5.5.2 情态和意态
5.5.3 语调
第六章 功能语法:语篇功能
6.1 主位结构
6.1.1 主位的分类
6.1.1.1 单项主位
6.1.1.2 复项主位
6.1.2 主位结构与语气结构
6.1.2.1 主位与陈述句
6.1.2.2 主位与疑问句
6.1.2.3 主位与祈使句
6.1.3 无标记主位与有标记主位
6.1.4 主位推进与信息流动
6.1.4.1 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
6.1.4.2 主位推进模式与信息流动的关系
6.2 信息结构
6.2.1 信息结构的基本含义
6.2.2 信息结构的体现形式
6.2.3 信息结构的基本特点
6.2.3.1 信息单位的构成
6.2.3.2 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界限
6.2.3.3 信息单位的规模
6.2.4 信息结构与主位结构
6.2.4.1 与小句的关系
6.2.4.2 体现形式
6.2.4.3 出现次序
6.2.4.4 能否省略
6.2.4.5 衡量标准
6.2.4.6 与言语活动上文的关系
6.2.4.7 小结
6.2.5 信息结构与衔接关系
6.3 衔接
6.3.1 衔接的含义
6.3.2 衔接的手段
6.3.2.1 照应
6.3.2.2 省略
6.3.2.3 替代
6.3.2.4 连接
6.3.2.5 重复
6.3.2.6 同义
6.3.2.7 上下义/局部——整体关系
6.2.5.8 搭配
6.3.2.9 实例分析
6.3.3 研究衔接关系的意义
6.4 汉语的语篇功能
6.4.1 主位结构
6.4.2 信息结构
6.4.3 衔接
第七章 复句与词组
7.0 引言
7.1 复句
7.1.1 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7.1.2 小句之间关系的类型
7.1.2.1 排序关系(相互依赖关系):主从和联合
7.1.2.2 逻辑语义关系:扩展与投射
7.1.3 排序关系:联合和主从
7.1.4 三种扩展方式:详述、延展和增强
7.1.4.1 详述
7.1.4.2 延展
7.1.4.3 增强
7.1.4.4 未标示逻辑语义关系的扩展句、内包扩展和行为句
7.1.5 报告、思想和事实:三种投射
7.1.5.1 引语(直接引语):话语过程,联合
7.1.5.2 报告(间接引语):心理过程:主从
7.1.5.3 报告话语:引用思想
7.1.5.4 投射提供和命令
7.1.5.5 引用与报告:自由间接引语
7.1.5.6 内包话语和思想
7.1.5.7 事实
7.1.5.8 总结
7.2 词组和短语,及它们的复合结构
7.2.1 词组和短语
7.2.1.1 名词词组
7.2.1.2 名词词组的经验结构:次序、后置修饰和事物
7.2.1.3 名词词组的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
7.2.1.4 名词词组的逻辑结构
7.2.2 动词词组
7.2.2.1 动词词组的经验结构
7.2.2.2 动词词组的逻辑结构
7.2.2.3 限定性、接续性和非限定性系统
7.2.2.4 动词词组系统
7.2.2.5 短语动词
7.2.3 副词词组、连词词组、介词词组
7.2.3.1 副词词组
7.2.3.2 连词词组
7.2.3.3 介词词组
7.2.4 介词短语
7.3 词组和短语复合体
7.3.1 词组和短语复合体概观
7.3.1.1 联合关系:词组和短语
7.3.1.2 主从关系:名词词组
7.3.1.3 主从关系:副词词组和介词短语
7.3.1.4 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的扩展关系(1):一般
7.3.1.5 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的扩展关系(2):被动语态
7.3.1.6 主从关系:动词词组复合体的扩展关系(3):使役
7.3.1.7 投射
7.4 汉语的复句与词组
7.4.1 汉语的复句
7.4.1.1 汉语复句的相互依赖关系
7.4.1.2 汉语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7.4.2 汉语的词组和短语
7.4.2.1 名词词组
7.4.2.2 动词词组
7.4.2.3 形容词词组和副词词组
7.4.2.4 连词词组和介词词组
第八章 语域与语类
8.1 引言
8.2 语域
8.2.1 语域的界定及其制约因素
8.2.2 语域的特点和功能
8.2.3 语域与方言的关系
8.2.4 语域的转换、混合和借用
8.2.5 语域的误用
8.2.6 对语域的不同看法
8.2.7 研究语域的目的
8.3 语类
8.3.1 语类的界定以及语言学界对它的关注
8.3.2 语类结构潜势及其研究内容
8.3.3 语类结构的体现形式
8.3.4 语类与文化语境的关系
8.4 语域与语类的关系
8.5 结论
第九章 语法隐喻
9.1 韩礼德1985/1984模式
9.1.1 概念隐喻
9.1.2 人际隐喻
9.1.2.1 情态隐喻
9.1.2.2 语气隐喻
9.1.3 元功能和层次
9.1.4 韩礼德1996模式
9.2 语篇隐喻
9.2.1 马丁对语篇隐喻的研究
9.2.2 韩礼德对语篇隐喻的模糊态度
9.3 一致性
9.3.1 对一致性的各种描写
9.3.2 概念隐喻化和语言隐喻化
9.4 雅式和土式
9.4.1 定义
9.4.2 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
9.4.3 级的一致性
9.4.4 打包和拆析
9.5 概念隐喻和名词化
9.5.1 概念隐喻的类型
9.6 语法隐喻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第十章 评价理论与意识形态
10.1 引言
10.2 评价与评价理论
10.2.1 评价研究综述
10.2.2 评价理论
10.2.2.1 态度
10.2.2.2 介入
10.2.2.3 分级
10.3 评价理论对意识形态的揭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10.4 评价理论——应用中的问题和其他与评价有关的研究
10.5 结语
第十一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
11.1 儿童语言发育
11.1.1 两种认识论
11.1.2 儿童语言发育与语言功能
11.1.3 从幼儿语言向成人语言的过渡
11.2 语言与社会
11.2.1 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11.2.2 语言对社会的影响
11.3 语域理论的用途
11.4 语言教学
11.4.1 意念教学法
11.4.2 情景教学法
11.4.3 交际教学法
11.4.4 篇章教学
11.4.4.1 课堂教学
11.4.4.2 阅读
11.4.4.3 写作
11.4.4 语类教学法
11.4.5 机构教学
11.5 文体学
11.5.1 文体的性质
11.5.2 相关性标准
11.5.3 文体分析的方面、程序、方法和问题
11.5.3.1 文体分析的方面
11.5.3.2 文体分析的程序
11.5.3.3 文体分析的方法
11.5.3.4 文体分析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
11.5.4 文体分析的实例
11.6 翻译与机译
第十二章 系统功能语法与其他语法流派的比较
12.1 索绪尔语言学
12.1.1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
12.1.2 语言和言语
12.1.3 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12.1.4 语法学和词汇学
12.2 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
12.2.1 结构与功能
12.2.2 发现程序
12.2.3 词素学和句法学
12.2.4 语法单位
12.3 转换生成语法
12.3.1 理论框架
12.3.2 语言与个体的关系
12.3.3 语言习得和发育
12.3.4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12.3.5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12.3.6 普遍语法
12.4 格语法
12.4.1 理论框架
12.4.2 格语法的深层结构
12.4.3 对过程的处理
12.4.4 主语和宾语
12.4.5 语气
12.5 层次语法
12.5.1 理论框架
12.5.2 语言层次
12.5.3 体现关系
12.5.4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12.5.5 意义层及其他
12.6 法位学
12.6.1 理论框架
12.6.2 层级和单位
12.6.3 结构分析
12.6.4 变异
12.6.5 从属成分和嵌入成分
12.7 荷兰功能语法
12.7.1 基本理论观点
12.7.2 理论框架
12.8 功能类型学
12.8.1 基本理论观点
12.8.2 基本理论框架
12.9 认知语法
12.9.1 概况
12.9.2 意象性
12.9.3 语义理论
第十三章 内部的分歧与外界的质疑
13.1 内部的分歧
13.1.1 赫德逊
13.1.1.1 系统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的关系
13.1.1.2 级阶和精密度阶
13.1.1.3 赫德逊的几点建议
13.1.2 赫德尔斯顿
13.1.2.1 对语言三大功能的看法
13.1.2.2 语法化原则
13.1.2.3 对主语的看法
13.1.2.4 对主位的看法
13.1.2.5 对级阶和并列关系的看法
13.1.2.6 级转移和主从关系
13.1.3 贝利
13.1.3.1 主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3.1.3.2 主张确定明确的动机和目标
13.1.3.3 主张建立明确的理论框架
13.1.3.4 提倡理论的“可验证性”
13.1.4 伯特勒
13.1.4.1 缺乏对话的原因
13.1.4.2 语用学有助于系统功能语言学
13.1.4.3 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助于语用学
13.1.5 福塞特
13.1.5.1 两大语法流派的合流
13.1.5.2 对韩礼德与赫德逊的折衷
13.1.5.3 功能的分类
13.1.5.4 理论框架
13.1.6 马丁
12.1.6.1 韩礼德的语境模型
13.1.6.2 马丁的语境模型
13.1.6.3 两种语境模型的对比
13.1.6.4 我们的观点
13.2 外界的质疑
13.2.1 维多森
13.2.2 安克威斯特
13.2.3 摩根
13.2.4 布朗和尤尔
13.3 结语
参考书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著者还有: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