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十家九流"丛书是以博士为主体的当代中国学者的精品之作。它包括:《中国儒家》、《中国道家》、《中国佛家》、《中国墨家》、《中国法家》、《中国名家》、《中国兵家》、《中国阴阳家》、《中国纵横家》、《中国农家》等十部著作。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钜)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
目录
引言:中国墨家概说
第一章 墨翟--墨家的鼻祖
孔墨本是同“根”生
梦鸟生墨
纵横列国
在楚国
在齐国
在鲁国
在卫国
第二章 “巨子”家族--墨家内传
学儒非儒
讲学游说
首领“巨子”头衔
“别墨”
游侠
墨家与游侠
墨家弟子列传
墨子弟子
再传弟子
三传弟子
墨氏杂家
第三章 扑朔迷离--历代诸子论“墨”
“兼爱无父”
“以自苦为极”
“圣人隐伏墨术行”
“世之显学”
“赴火蹈刃,殆不旋踵”
“俭而难遵”
“出于清庙之守”
“墨家之议,自违其术”
“儒墨相用”
第四章 薪尽火传--墨家的兴衰与流布
源浚流远
贱人献书
前期墨家的著作
后期墨家的著作--《墨经》
《墨子》的流传
“显也甚,绝也急”
衰绝探微
潜沙流变
墨学与农民起义
颜元与墨学
鲁胜注《墨辨》
傅山注《大取》
墨者汪中
毕沅与孙诒让
千年遇知音
三波助澜
再潜沉沙
墨学在海外
在日本
在欧洲
在美国
第五章 儒墨相非--“官学”与“私学”之争
儒墨论战
儒学弊病
古言古服
述而不作
君子若钟
答非所问
行譬狗豨
乱天下之赋
强执有命
丧葬中的叫花子
儒家之礼
久丧之争
关于“爱”
关于“礼”
诘难孔子
白公之乱
报复齐景公
擅释季孙
伪善的孔礼
孔子之心术
第六章 爱神之父--墨家的道德理想
“兼相爱”
“交相利”
“所染说”
人性论
道德论
投桃报李
利他主义
功利主义
爱利合一
取最大之利
志功合一
第七章 智者理国--墨家的为政治国之道
尚同之道
官政的起源
上同于天
君主专制
尚贤--为政之本
亲士--兼王之道
攻--天下之巨害
诛--正义之战
修身--君子之道
亲君子远小人
以天为法
节用--圣王之道
节丧--富民之道
为国七患
第八章 尊天事鬼--墨家的天命鬼神观
假天行道
“天志”
“明鬼”
明辨鬼神
关非教主
“非命”“尚力”
鬼神无处容
生老病死观
第九章 化之所至--伟大的教育家
有道相教
墨门多勇士
分科施教
学以致用
“虽不扣则鸣”
第十章 尚质遗风--墨家的审美观
尽善者,尽美乎?
“美”的本质
“美”的含义
饰“美”与善“美”
“非乐”主张
墨家的“文学美”
“文学”的含义
摹略万物之状
尚用不尚文
茹毛饮血不是美
第十一章 探求真知--墨家的哲理
“人是万物之灵”
亲知、闻知、说知
驳“火不热”等
“取实予名”
真理标准
“太盛难守”
后期墨家的辩证
第十二章 精思巧辨--墨家的逻辑学
“辩”与“名”
类、故、法
类
故
法
“三表法”
矛盾律
“归谬”与“类比”
二名一实
论名
名的概括作用
名的分类
兼名
名的定义形式
判断法
论说推理法
有序思维
第十三章 贡献殊胜-墨家的科技成就
几何源于工匠
世界无始无终
时空观
动静观
五行观
物质不灭定律
不同类物理量不可比
“秤”的力学原理
影子的光学试验
梦的原始定义
贡献与命运
第十四章 扶危救弱--墨家的军事观
森严壁垒
全民皆兵
众志成城
挽弓当挽强
连弩之车
掷车与转射机
城防五设施
城门的防卫设施
城上的防卫
城内的防卫
城外的防卫
报警设施
守城六战法
备高临
备梯
备水
备突
备灾
备蚁附
第一章 墨翟--墨家的鼻祖
孔墨本是同“根”生
梦鸟生墨
纵横列国
在楚国
在齐国
在鲁国
在卫国
第二章 “巨子”家族--墨家内传
学儒非儒
讲学游说
首领“巨子”头衔
“别墨”
游侠
墨家与游侠
墨家弟子列传
墨子弟子
再传弟子
三传弟子
墨氏杂家
第三章 扑朔迷离--历代诸子论“墨”
“兼爱无父”
“以自苦为极”
“圣人隐伏墨术行”
“世之显学”
“赴火蹈刃,殆不旋踵”
“俭而难遵”
“出于清庙之守”
“墨家之议,自违其术”
“儒墨相用”
第四章 薪尽火传--墨家的兴衰与流布
源浚流远
贱人献书
前期墨家的著作
后期墨家的著作--《墨经》
《墨子》的流传
“显也甚,绝也急”
衰绝探微
潜沙流变
墨学与农民起义
颜元与墨学
鲁胜注《墨辨》
傅山注《大取》
墨者汪中
毕沅与孙诒让
千年遇知音
三波助澜
再潜沉沙
墨学在海外
在日本
在欧洲
在美国
第五章 儒墨相非--“官学”与“私学”之争
儒墨论战
儒学弊病
古言古服
述而不作
君子若钟
答非所问
行譬狗豨
乱天下之赋
强执有命
丧葬中的叫花子
儒家之礼
久丧之争
关于“爱”
关于“礼”
诘难孔子
白公之乱
报复齐景公
擅释季孙
伪善的孔礼
孔子之心术
第六章 爱神之父--墨家的道德理想
“兼相爱”
“交相利”
“所染说”
人性论
道德论
投桃报李
利他主义
功利主义
爱利合一
取最大之利
志功合一
第七章 智者理国--墨家的为政治国之道
尚同之道
官政的起源
上同于天
君主专制
尚贤--为政之本
亲士--兼王之道
攻--天下之巨害
诛--正义之战
修身--君子之道
亲君子远小人
以天为法
节用--圣王之道
节丧--富民之道
为国七患
第八章 尊天事鬼--墨家的天命鬼神观
假天行道
“天志”
“明鬼”
明辨鬼神
关非教主
“非命”“尚力”
鬼神无处容
生老病死观
第九章 化之所至--伟大的教育家
有道相教
墨门多勇士
分科施教
学以致用
“虽不扣则鸣”
第十章 尚质遗风--墨家的审美观
尽善者,尽美乎?
“美”的本质
“美”的含义
饰“美”与善“美”
“非乐”主张
墨家的“文学美”
“文学”的含义
摹略万物之状
尚用不尚文
茹毛饮血不是美
第十一章 探求真知--墨家的哲理
“人是万物之灵”
亲知、闻知、说知
驳“火不热”等
“取实予名”
真理标准
“太盛难守”
后期墨家的辩证
第十二章 精思巧辨--墨家的逻辑学
“辩”与“名”
类、故、法
类
故
法
“三表法”
矛盾律
“归谬”与“类比”
二名一实
论名
名的概括作用
名的分类
兼名
名的定义形式
判断法
论说推理法
有序思维
第十三章 贡献殊胜-墨家的科技成就
几何源于工匠
世界无始无终
时空观
动静观
五行观
物质不灭定律
不同类物理量不可比
“秤”的力学原理
影子的光学试验
梦的原始定义
贡献与命运
第十四章 扶危救弱--墨家的军事观
森严壁垒
全民皆兵
众志成城
挽弓当挽强
连弩之车
掷车与转射机
城防五设施
城门的防卫设施
城上的防卫
城内的防卫
城外的防卫
报警设施
守城六战法
备高临
备梯
备水
备突
备灾
备蚁附
中国墨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