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闽南近代建筑》对闽南近代建筑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主要内容有:闽南地域传统与近代侨乡社会;城市近代化与侨乡建筑发展;闽南近代洋楼民居;闽南近代骑楼建筑;嘉庚建筑的地域性“民族形式”。结语部分总结了闽南近代地域性建筑发展给广大建筑工作者的启示。《闽南近代建筑》可供建筑历史方向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学习参考,也可供对闽南侨乡近代建筑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欣赏。
目录
前言
第1章 闽南地域传统与近代侨乡社会
1.1 地域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
1.1.1 地理条件
1.1.2 气候条件
1.1.3 历史沿革
1.1.4 文化特点
1.2 近代闽南侨乡的形成
1.2.1 海外移民的发展
1.2.2 闽南侨乡的分布
1.2.3 侨汇经济的影响
1.2.4 侨汇的投资方式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近代化与侨乡建筑发展
2.1 近代厦门租界的建设
2.1.1 厦门口岸的开埠
2.1.2 殖民建筑的引入
2.1.3 建筑的管理制度
2.2 闽南近代城市建设进程
2.2.1 近代城市建设的开启
2.2.2 闽南近代城市建设
2.3 从城市改造到新区拓展
2.3.1 以旧城改造为主导
2.3.2 厦门城市建设的转向
2.4 近代建筑营造体系的初步建立
2.4.1 建筑技术法规管理
2.4.2 建筑设计与建筑师
2.4.3 建筑营造业的发展
2.5 近代地域性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2.5.1 早期的侨建大厝
2.5.2 早期的华侨洋楼
2.5.3 主要的建筑类型
本章小结
第3章 闽南近代洋耧民居
3.1 闽南洋楼的类型特征
3.1.1 鼓浪屿华侨洋楼
3.1.2 侨乡独立式洋楼
3.1.3 大厝合院中的洋楼
3.2 洋楼与侨乡社会生活的变迁
3.2.1 家族伦理关系
3.2.2 日常生活方式
3.2.3 社会治安状况
3.2.4 地方风水观念
3.3 洋楼的群体布局关系
3.3.1 乡族聚落的洋楼配置
3.3.2 城市洋楼的群体布局
3.3.3 洋楼花园的布局方式
3.4 闽南洋楼的设计与施工
3.4.1 民居营建方式的发展
3.4.2 洋楼设计图纸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4章 闽南近代骑耧建筑
4.1 闽南骑楼的形成与发展
4.1.1 骑楼的建筑概念
4.1.2 城镇街屋改造方式
4.1.3 闽南骑楼的建设过程
4.1.4 闽南山区的木骑楼
4.2 闽南骑楼的单体特征
4.2.1 单体空间构成
4.2.2 商业布局特点
4.2.3 立面样式演变
4.2.4 闽南红砖骑楼
4.3 闽南骑楼的群体关系
4.3.1 街道群体布局
4.3.2 街道外部空间
4.4 闽南近代骑楼的保护与发展
4.4.1 闽南骑楼的保护与改造
4.4.2 对闽南骑楼发展的展望
本章小结
第5章 嘉庚建筑的地域牲“民族形式”
5.1 陈嘉庚与嘉庚建筑
5.1.1 陈嘉庚的办学经历
5.1.2 嘉庚建筑的历史分期
5.1.3 嘉庚建筑的发展概况
5.2 地域性“民族形式”的早期探索
5.2.1 福建教会大学“中国化”建筑
5.2.2 嘉庚建筑早期地域化探索方式
5.2.3 对近代闽南地方建筑的影响
5.2.4 近代建筑思潮在闽南的传播
5.3 地域性“民族形式”的后期发展
5.3.1 地方材料工艺的成熟运用
5.3.2 建筑师与工匠的共同参与
5.3.3 单体形式的后期探索方式
5.3.4 群体关系的后期探索方式
5.4 地域性“民族形式”的形成因素
5.4.1 科学性与民族性
5.4.2 大传统与小传统
5.4.3 地域经验与经济实用
本章小结
结语(闽南近代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启示)
附: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第1章 闽南地域传统与近代侨乡社会
1.1 地域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
1.1.1 地理条件
1.1.2 气候条件
1.1.3 历史沿革
1.1.4 文化特点
1.2 近代闽南侨乡的形成
1.2.1 海外移民的发展
1.2.2 闽南侨乡的分布
1.2.3 侨汇经济的影响
1.2.4 侨汇的投资方式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近代化与侨乡建筑发展
2.1 近代厦门租界的建设
2.1.1 厦门口岸的开埠
2.1.2 殖民建筑的引入
2.1.3 建筑的管理制度
2.2 闽南近代城市建设进程
2.2.1 近代城市建设的开启
2.2.2 闽南近代城市建设
2.3 从城市改造到新区拓展
2.3.1 以旧城改造为主导
2.3.2 厦门城市建设的转向
2.4 近代建筑营造体系的初步建立
2.4.1 建筑技术法规管理
2.4.2 建筑设计与建筑师
2.4.3 建筑营造业的发展
2.5 近代地域性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2.5.1 早期的侨建大厝
2.5.2 早期的华侨洋楼
2.5.3 主要的建筑类型
本章小结
第3章 闽南近代洋耧民居
3.1 闽南洋楼的类型特征
3.1.1 鼓浪屿华侨洋楼
3.1.2 侨乡独立式洋楼
3.1.3 大厝合院中的洋楼
3.2 洋楼与侨乡社会生活的变迁
3.2.1 家族伦理关系
3.2.2 日常生活方式
3.2.3 社会治安状况
3.2.4 地方风水观念
3.3 洋楼的群体布局关系
3.3.1 乡族聚落的洋楼配置
3.3.2 城市洋楼的群体布局
3.3.3 洋楼花园的布局方式
3.4 闽南洋楼的设计与施工
3.4.1 民居营建方式的发展
3.4.2 洋楼设计图纸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4章 闽南近代骑耧建筑
4.1 闽南骑楼的形成与发展
4.1.1 骑楼的建筑概念
4.1.2 城镇街屋改造方式
4.1.3 闽南骑楼的建设过程
4.1.4 闽南山区的木骑楼
4.2 闽南骑楼的单体特征
4.2.1 单体空间构成
4.2.2 商业布局特点
4.2.3 立面样式演变
4.2.4 闽南红砖骑楼
4.3 闽南骑楼的群体关系
4.3.1 街道群体布局
4.3.2 街道外部空间
4.4 闽南近代骑楼的保护与发展
4.4.1 闽南骑楼的保护与改造
4.4.2 对闽南骑楼发展的展望
本章小结
第5章 嘉庚建筑的地域牲“民族形式”
5.1 陈嘉庚与嘉庚建筑
5.1.1 陈嘉庚的办学经历
5.1.2 嘉庚建筑的历史分期
5.1.3 嘉庚建筑的发展概况
5.2 地域性“民族形式”的早期探索
5.2.1 福建教会大学“中国化”建筑
5.2.2 嘉庚建筑早期地域化探索方式
5.2.3 对近代闽南地方建筑的影响
5.2.4 近代建筑思潮在闽南的传播
5.3 地域性“民族形式”的后期发展
5.3.1 地方材料工艺的成熟运用
5.3.2 建筑师与工匠的共同参与
5.3.3 单体形式的后期探索方式
5.3.4 群体关系的后期探索方式
5.4 地域性“民族形式”的形成因素
5.4.1 科学性与民族性
5.4.2 大传统与小传统
5.4.3 地域经验与经济实用
本章小结
结语(闽南近代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启示)
附: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闽南近代建筑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