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70/47/9787214048707.jpg)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导言和上、下、两篇。在导言中,我主要是介绍列宁“哲学笔记”的文献情况,评说传统列宁“哲学笔记”研究中已有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而重点是说明我在本书中新提出来的思想构境理论,特别是与其同构的拟文本解读方法和思想史构型。在上篇主要是青年列宁在哲学理论认识上的一个概要的早期思想线索,这从1894年他所写下的第一篇哲学论文《什么是“人民之友”?》开始,一直到他写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前后的哲学思想变化过程。下篇的中心思想,是在颠覆前苏联学者的“计划构想论”先验构架后,发现列宁在接近黑格尔哲学的认识过程中发生的深刻思想转变,即从理论构架向自主性阅读构境空间的转换。关于这转变的分析和讨论,是本书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研究最重要的进展,它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前苏东学者在列宁哲学研究中的传统观念。最后,我将自己25年前写下搓于辩证法理论逻辑的一篇论文作为本书的附录,因为它多少与黑格尔的《逻辑学》思想空间和列宁在“伯尔尼笔记”最后获得的实践辩证法观念相关联。更多>>
目录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言
一、 列宁哲学思想的非同质性
二、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三、 “哲学笔记”文本的基本概况
四、 “伯尔尼笔记”的文本结构
五、 列宁“哲学笔记”传统研究中的林林总总
六、 换一种思路想问题
七、 “伯尔尼笔记”:列宁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思想变化的历史原像
上篇 走向哲学圣殿的列宁
第一章 革命实践中的青年列宁与历史的主客体向度
一、 青年列宁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
二、 青年列宁与他的哲学老师普列汉诺夫
三、 青年列宁读《神圣家族》
四、 主体向度:青年列宁思想的最初变化
五、 阶级意识与革命的能动性
第二章 列宁、普列汉诺夫与哲学唯物主义
一、 列宁首次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的背景
二、 拟文本:阅读批注及其解读方法
三、 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批注
附文 物·关系·拜物教:一场被忘却的思想交锋——评1908年普列汉诺夫与波格丹诺夫的哲学论战
第三章 列宁与狄慈根的哲学唯物主义
一、 关于狄慈根哲学唯物主义的阅读
二、 狄慈根与马克思恩格斯“同志”
三、 “辩证唯物主义”与认识论
第四章 列宁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初步了解
一、 列宁阅读中的反常
二、 关于莱伊《现代哲学》的批注
三、 宽阔的哲学研究视域:西方哲学与科学研究的札记
第五章 列宁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摘要笔记
一、 自然界与宗教
二、 唯物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第六章 俄国思想家:仍然是唯物主义
一、 物质实体本体论: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一文批注
二、 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
第七章 全面地理解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二、 《卡尔·马克思》中的哲学观点
三、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线索
第八章 列宁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的提要
一、 辩证法:为什么会是黑格尔?
二、 不懂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错
三、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下篇 “伯尔尼笔记”:站在哲学巨人肩上的列宁
第九章 列宁阅读黑格尔哲学的初始视界
一、 列宁为什么要读黑格尔?
二、 列宁初始阅读构架的三个支点
三、 列宁真的能够轻松地阅读和理解黑格尔吗?
四、 从“费解”到思想火花的闪现
第十章 全新解读构架的突现与理论逻辑异轨
一、 费解中的批判与肯定:阅读进程中的逻辑矛盾
二、 列宁读书思路的革命性飞跃
三、 突破性认识中的三个“要义”
第十一章 以实践为本质的唯物辩证法
一、 列宁在阅读中理解辩证法思想的前期线索
二、 实践辩证法: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新认识
三、 实践:绘制客观世界图景
附文 一个被删除的文本存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历史概念——德波林《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一文的解读
第十二章 同一的逻辑学、认识论和主观辩证法在客观实践辩证法上的统一
一、 “三者一致”与黑格尔的哲学思路
二、 认识论与逻辑学“二者一致”的发现
三、 实践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唯一基点
第十三章 去圣化:列宁关于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十六要素”
一、 文本结构的逻辑分析
二、 “十六要素”中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
三、 一个评论
第十四章 列宁研究黑格尔哲学的总结
一、 在哲学史中确认实践辩证法
二、 重要的读书小结与心得
三、 “谈谈辩证法”:列宁学习辩证法的主要收获
附录一 否定之否定学说的内在逻辑结构
附录二 列宁“伯尔尼笔记”的意义——《列宁文稿》第9卷序言
附录三 列宁和布哈林关于弗·涅夫斯基《辩证唯物主义和僵死反动派的哲学》一文的便条往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作者的话
导言
一、 列宁哲学思想的非同质性
二、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三、 “哲学笔记”文本的基本概况
四、 “伯尔尼笔记”的文本结构
五、 列宁“哲学笔记”传统研究中的林林总总
六、 换一种思路想问题
七、 “伯尔尼笔记”:列宁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思想变化的历史原像
上篇 走向哲学圣殿的列宁
第一章 革命实践中的青年列宁与历史的主客体向度
一、 青年列宁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
二、 青年列宁与他的哲学老师普列汉诺夫
三、 青年列宁读《神圣家族》
四、 主体向度:青年列宁思想的最初变化
五、 阶级意识与革命的能动性
第二章 列宁、普列汉诺夫与哲学唯物主义
一、 列宁首次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的背景
二、 拟文本:阅读批注及其解读方法
三、 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批注
附文 物·关系·拜物教:一场被忘却的思想交锋——评1908年普列汉诺夫与波格丹诺夫的哲学论战
第三章 列宁与狄慈根的哲学唯物主义
一、 关于狄慈根哲学唯物主义的阅读
二、 狄慈根与马克思恩格斯“同志”
三、 “辩证唯物主义”与认识论
第四章 列宁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初步了解
一、 列宁阅读中的反常
二、 关于莱伊《现代哲学》的批注
三、 宽阔的哲学研究视域:西方哲学与科学研究的札记
第五章 列宁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摘要笔记
一、 自然界与宗教
二、 唯物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第六章 俄国思想家:仍然是唯物主义
一、 物质实体本体论: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一文批注
二、 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
第七章 全面地理解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二、 《卡尔·马克思》中的哲学观点
三、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线索
第八章 列宁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的提要
一、 辩证法:为什么会是黑格尔?
二、 不懂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错
三、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下篇 “伯尔尼笔记”:站在哲学巨人肩上的列宁
第九章 列宁阅读黑格尔哲学的初始视界
一、 列宁为什么要读黑格尔?
二、 列宁初始阅读构架的三个支点
三、 列宁真的能够轻松地阅读和理解黑格尔吗?
四、 从“费解”到思想火花的闪现
第十章 全新解读构架的突现与理论逻辑异轨
一、 费解中的批判与肯定:阅读进程中的逻辑矛盾
二、 列宁读书思路的革命性飞跃
三、 突破性认识中的三个“要义”
第十一章 以实践为本质的唯物辩证法
一、 列宁在阅读中理解辩证法思想的前期线索
二、 实践辩证法: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新认识
三、 实践:绘制客观世界图景
附文 一个被删除的文本存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历史概念——德波林《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一文的解读
第十二章 同一的逻辑学、认识论和主观辩证法在客观实践辩证法上的统一
一、 “三者一致”与黑格尔的哲学思路
二、 认识论与逻辑学“二者一致”的发现
三、 实践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唯一基点
第十三章 去圣化:列宁关于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十六要素”
一、 文本结构的逻辑分析
二、 “十六要素”中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
三、 一个评论
第十四章 列宁研究黑格尔哲学的总结
一、 在哲学史中确认实践辩证法
二、 重要的读书小结与心得
三、 “谈谈辩证法”:列宁学习辩证法的主要收获
附录一 否定之否定学说的内在逻辑结构
附录二 列宁“伯尔尼笔记”的意义——《列宁文稿》第9卷序言
附录三 列宁和布哈林关于弗·涅夫斯基《辩证唯物主义和僵死反动派的哲学》一文的便条往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