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画学全史》内容简介: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干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三、文、史、哲之分,原系西洋通则,本就不太适用于中国学术,故丛书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根据整理进度,顺次出版。
四、丛书所收诸书。原版均为繁体竖排,在其流布过程中,亦有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为方便读者,此次做如下整理工作:
1,繁体字改为通行之简体。竖排改为横排(原书中“左表”、“右表”、“左文”、“右文”均改为“上表”、“下表”、“上文”、“下文”),但为充分尊重原著,原书中专名(人名、地名、书名等)及其译名皆一仍其旧,凡底本脱、衍、讹、倒之处,除个别讹错明显且影响文意阅读者稍作改动外,皆一仍其旧。
目录
序
自序
实用时期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一节 画之起源
有巢氏绘轮圈螺旋——伏羲氏画八卦——画之胚胎——苍颉体类象形始制文字——画之雏形——河图洛书与画之关系——古文字类雏形画之例证
第二节 画之成立
黄帝时之绘画——应用绘画以章衣裳——制作动机非艺术的——画祖败首——绘画独立一门礼教时期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利用图画成教化助人伦——从工艺品征图画之进步——案画系礼教上之象征——工艺品设色非纯为美观——周代图画设官分掌——图画范围及于舆地——壁牖间之图像——旗章上之图画——彝器之案画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思想解放与绘画进步——楚画——鲁班师——齐敬君——宋画史——齐客论画——秦皇写放诸侯宫室——秦皇左右之巧者——烈裔——阿房宫与绘画
第三章 汉之画学
第五节 概况
汉初人之思想生活——文帝以画点缀政教——武帝创置秘阁——宫殿竟鉴饰画如制——纪功颂德藉画以达用——尚方画工——设立画苑之滥觞——画家毛延寿等——奖节义尚儒术与图画之关系——鸿都学——礼教化极盛——佛教传入与图画——桓灵间之画家
第六节 画迹
画迹之收藏及其劫运——从记载金石考求汉画——记载上画迹之类别及其例证——光武以还画纯为礼教化——金石上画迹之列举及其内容——汉画之制作取材应用
第七节 画家
画家与画迹之关系——画家多系士夫——毛延寿——张衡——蔡邕三美——赵岐——刘裒——其余画家——工匠画家失势与士夫画家蜂起之原因——图画与地理——长安为图画都会
第八节 画论
刘安之言——张衡之言——非绝对的艺术上评论宗教化时期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魏武提倡恶风吴蜀奖励权术与绘画思想之变迁——因战乱促成宗教勃兴二一道释画渐盛——曹不兴与卫协以后之画风——顾恺之崛起——贵族独占之艺术界被打破——道释画渐盛之原因——我国佛教画之祖——卫协之艺术手段——晋人对于佛画之热爱——山水画成立之原因——我国山水画之祖——审美程度之进步——图画向外之传播——绘画由黄河流域渐移长江流域
第十节 画迹
贞观公私画史中之魏晋画迹——裴氏未曾录入之画迹及其考证——无名氏画迹——工匠画不以绘事自居——学术画迹举例
第十一节 画家
魏晋名画家不下数十人——曹不兴——赵夫人——卫协——王虞——戴逵——顾恺之——魏晋之代表作家——方外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片段的画论——成篇的画论——王虞论画——顾恺之记魏晋胜流画赞——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及画评——论画者皆系晋人——论评偏于人物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南北朝之地理民族——佛教画最盛时期——风俗浮靡与画材——宋画家顾陆——齐高祖之好画——谢赫画学上之发明——梁王室之重画——张僧繇画法上之贡献——六朝三大家——陈文帝——魏毁佛及奉佛——北朝写生第一妙手——曹仲达画佛有灵感——周于画学上无大关系——佛画盛行之原因——注重壁画——建业为佛画中心——印度中部之壁画传入中国——道教画盛行与佛画之比较——山水画进步——文人画之滥觞——图画因佛教传入日本
第十四节 画迹
南北帝室收藏及流转之情形——贞观公私画史所录南北名画数目——散见各书之南北朝名画——其余各名家之画迹——佛画最多风俗画次之故事画又次
……
文学化时期
后记
自序
实用时期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一节 画之起源
有巢氏绘轮圈螺旋——伏羲氏画八卦——画之胚胎——苍颉体类象形始制文字——画之雏形——河图洛书与画之关系——古文字类雏形画之例证
第二节 画之成立
黄帝时之绘画——应用绘画以章衣裳——制作动机非艺术的——画祖败首——绘画独立一门礼教时期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利用图画成教化助人伦——从工艺品征图画之进步——案画系礼教上之象征——工艺品设色非纯为美观——周代图画设官分掌——图画范围及于舆地——壁牖间之图像——旗章上之图画——彝器之案画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思想解放与绘画进步——楚画——鲁班师——齐敬君——宋画史——齐客论画——秦皇写放诸侯宫室——秦皇左右之巧者——烈裔——阿房宫与绘画
第三章 汉之画学
第五节 概况
汉初人之思想生活——文帝以画点缀政教——武帝创置秘阁——宫殿竟鉴饰画如制——纪功颂德藉画以达用——尚方画工——设立画苑之滥觞——画家毛延寿等——奖节义尚儒术与图画之关系——鸿都学——礼教化极盛——佛教传入与图画——桓灵间之画家
第六节 画迹
画迹之收藏及其劫运——从记载金石考求汉画——记载上画迹之类别及其例证——光武以还画纯为礼教化——金石上画迹之列举及其内容——汉画之制作取材应用
第七节 画家
画家与画迹之关系——画家多系士夫——毛延寿——张衡——蔡邕三美——赵岐——刘裒——其余画家——工匠画家失势与士夫画家蜂起之原因——图画与地理——长安为图画都会
第八节 画论
刘安之言——张衡之言——非绝对的艺术上评论宗教化时期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第九节 概况
魏武提倡恶风吴蜀奖励权术与绘画思想之变迁——因战乱促成宗教勃兴二一道释画渐盛——曹不兴与卫协以后之画风——顾恺之崛起——贵族独占之艺术界被打破——道释画渐盛之原因——我国佛教画之祖——卫协之艺术手段——晋人对于佛画之热爱——山水画成立之原因——我国山水画之祖——审美程度之进步——图画向外之传播——绘画由黄河流域渐移长江流域
第十节 画迹
贞观公私画史中之魏晋画迹——裴氏未曾录入之画迹及其考证——无名氏画迹——工匠画不以绘事自居——学术画迹举例
第十一节 画家
魏晋名画家不下数十人——曹不兴——赵夫人——卫协——王虞——戴逵——顾恺之——魏晋之代表作家——方外画家
第十二节 画论
片段的画论——成篇的画论——王虞论画——顾恺之记魏晋胜流画赞——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及画评——论画者皆系晋人——论评偏于人物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第十三节 概况
南北朝之地理民族——佛教画最盛时期——风俗浮靡与画材——宋画家顾陆——齐高祖之好画——谢赫画学上之发明——梁王室之重画——张僧繇画法上之贡献——六朝三大家——陈文帝——魏毁佛及奉佛——北朝写生第一妙手——曹仲达画佛有灵感——周于画学上无大关系——佛画盛行之原因——注重壁画——建业为佛画中心——印度中部之壁画传入中国——道教画盛行与佛画之比较——山水画进步——文人画之滥觞——图画因佛教传入日本
第十四节 画迹
南北帝室收藏及流转之情形——贞观公私画史所录南北名画数目——散见各书之南北朝名画——其余各名家之画迹——佛画最多风俗画次之故事画又次
……
文学化时期
后记
中国画学全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