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二十世紀的「現象學運動」影響了存在哲學(存在主義)、哲學詮釋學、解構主義、現代美學、藝術哲學等等,以及所謂「後現代的文化思潮」之發展。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對「中華古典哲學」的反思,似乎可以從歐洲的現象學運動之思潮中,找到一些足以對話和互為理解的可能。
本書就試著嘗試這種互為理解與東西文化交涉的努力,希望提供給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讀者們,開顯出一扇觀照內外在的哲學之門,而通過這扇門能夠走向人生的智慧之旅。
目录
自序
導論
前言
1 現象學與西方文化危機的反思
2 現象學式的詮釋學與古典哲學的反思
3 現象學、詮釋學與古典中國哲學的反思
4 從現象學的反思來觀照我們的文化問題
第一章 現象學觀照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現象學的觀照」如何可能?
第二節 「哲學文獻」的參考與反觀
第三節 現象學觀照的鳥瞰圖
第二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易經》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易經》的現象學觀照之啟示在哪裡?
第二節 「哲學文獻」的參考與反觀
第三節 《易經》與現代科學方法會通的詮釋問題
第四節 《易經》的現象學觀照之再反思
第三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尚書》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尚書》康誥篇「做新民」的詮釋問題
第二節 孔子的「形上的憂鬱」是什麼?
第三節 《尚書》「堯典」篇之文本的詮釋問題
第四節 《尚書》中「天」的詮釋問題
第五節 古典中國哲學的展望在那裡?
第四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意象邏輯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意象邏輯」形構的想像
第二節 意象邏輯、形式和超越邏輯
第三節 「邏輯」(Logic)的詮釋問題
第四節 「純形式」或「純邏輯」的反思
第五節 現代數學危機的反思
第6節 《易經》與「意象邏輯」的詮釋問題
第7節 「意象邏輯」詮釋的再反思
第8節 《易經》的意象描述和意象符號的詮釋問題
第9節 「意象描述」的再反思
第五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中庸》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中庸》的詮釋問題在那裡?
第二節 「天命」的詮釋問題
第三節 「誠」與「天」的關係問題
第四節 孔子言說「中庸」的詮釋問題
第五節 《中庸》引用《詩經》的詮釋問題
第六節 「詩歌美學」的詮釋問題
第七節 《中庸》中的《詩經》文句,如何理解的問題
第八節 《中庸》中的《詩經》為結語的詮釋問題
第六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老子之「道」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歷史視域的背景
第二節 「道」字在字源學上的詮釋問題
第三節 老子《道德經》中的「道」之理解問題
第四節 老子的「詩的沉思」之道
第七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六祖壇經》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六祖壇經》的歷史視域在哪裡?
第2節 禪學與現代思潮的交涉
第3節 《六祖壇經》的詮釋問題
第4節 《六祖壇經》的歷史視域給我們的開顯是什麼?
第八章 結論(回顧與前瞻)
前言
第1節 現象學觀照的回顧
第2節 現象學觀照的前瞻
第3節 結語
參考書目
導論
前言
1 現象學與西方文化危機的反思
2 現象學式的詮釋學與古典哲學的反思
3 現象學、詮釋學與古典中國哲學的反思
4 從現象學的反思來觀照我們的文化問題
第一章 現象學觀照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現象學的觀照」如何可能?
第二節 「哲學文獻」的參考與反觀
第三節 現象學觀照的鳥瞰圖
第二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易經》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易經》的現象學觀照之啟示在哪裡?
第二節 「哲學文獻」的參考與反觀
第三節 《易經》與現代科學方法會通的詮釋問題
第四節 《易經》的現象學觀照之再反思
第三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尚書》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尚書》康誥篇「做新民」的詮釋問題
第二節 孔子的「形上的憂鬱」是什麼?
第三節 《尚書》「堯典」篇之文本的詮釋問題
第四節 《尚書》中「天」的詮釋問題
第五節 古典中國哲學的展望在那裡?
第四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意象邏輯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意象邏輯」形構的想像
第二節 意象邏輯、形式和超越邏輯
第三節 「邏輯」(Logic)的詮釋問題
第四節 「純形式」或「純邏輯」的反思
第五節 現代數學危機的反思
第6節 《易經》與「意象邏輯」的詮釋問題
第7節 「意象邏輯」詮釋的再反思
第8節 《易經》的意象描述和意象符號的詮釋問題
第9節 「意象描述」的再反思
第五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中庸》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中庸》的詮釋問題在那裡?
第二節 「天命」的詮釋問題
第三節 「誠」與「天」的關係問題
第四節 孔子言說「中庸」的詮釋問題
第五節 《中庸》引用《詩經》的詮釋問題
第六節 「詩歌美學」的詮釋問題
第七節 《中庸》中的《詩經》文句,如何理解的問題
第八節 《中庸》中的《詩經》為結語的詮釋問題
第六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老子之「道」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歷史視域的背景
第二節 「道」字在字源學上的詮釋問題
第三節 老子《道德經》中的「道」之理解問題
第四節 老子的「詩的沉思」之道
第七章 現象學的觀照與《六祖壇經》的詮釋問題
前言
第一節 《六祖壇經》的歷史視域在哪裡?
第2節 禪學與現代思潮的交涉
第3節 《六祖壇經》的詮釋問題
第4節 《六祖壇經》的歷史視域給我們的開顯是什麼?
第八章 結論(回顧與前瞻)
前言
第1節 現象學觀照的回顧
第2節 現象學觀照的前瞻
第3節 結語
參考書目
现象学与古典哲学的诠释问题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