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文学批评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诸多挑战。这不仅因为文学生产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因为学科的评价体制正在遭遇重大的变革,也不仅因为批评的语境日新月异,同样重要的是批评的知识体系也正在发生重大转换。如果我们把问题说得集中一点,我觉得批评如何发现和阐释真问题而不是伪命题的能力对今天的文学界来说实在是无法回避的。我在众多的文章中选择时,始终有一个标准,这就是批评家有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是他是否在学理的立场上对问题做出阐释。
本书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2005年中国最佳的文学批评多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妙、语言优美、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性,展示了2005年中国文学批评的最高层次,非常值得一读,从中您将获得美的享受。
目录
序:寻找对话的可能性 林建法
当代作家批评
中国小说与叙事传统——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 格非
故乡啊,从此失去记忆——《秦腔》后记 贾平凹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 谢有顺
文化的尴尬——重读《白鹿原》 南帆
短论二题 王晓明
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 李锐
小说如是说 王安忆
回忆·想象·叙述·写作的发生 苏童 张学昕
苦竹:两部中国小说 [美]约翰·厄普代克 著 季进 林源 译
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和打开文学的生活视野——从《妇女闲聊录》反省“文学性” 张新颖 刘志荣
现代汉诗研究
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 吴思敬
谁是翟永明? 唐晓渡
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 耿占春
文学思潮与现象
中国小说文学生存的特殊背景与价值的失范 丁帆
先锋文学:概念的缘起与文化的流变 洪治纲
论文学进入生活的能力——文学能力论之一 王光东
重构宏大叙述——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检讨 贺绍俊
通过记忆和文本的幽灵存活——德里达与中国 陈晓明
文学史写作与研究
文学口述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王尧
怎样对“新时期文学”做历史定位?——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一 程光炜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吴俊
“寻根文学”的指向 旷新年
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 王德威
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 雷达
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重读《创业史》并以其为例 刘纳
黑幕征答·黑幕小说·揭黑运动 范伯群
文学传媒研究
“妙手”如何“著文章”——为《新青年》创刊九十周年而作 陈平原
在遗憾中追求——韩忠良访谈录 韩忠良 黄发有
当代作家批评
中国小说与叙事传统——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 格非
故乡啊,从此失去记忆——《秦腔》后记 贾平凹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 谢有顺
文化的尴尬——重读《白鹿原》 南帆
短论二题 王晓明
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 李锐
小说如是说 王安忆
回忆·想象·叙述·写作的发生 苏童 张学昕
苦竹:两部中国小说 [美]约翰·厄普代克 著 季进 林源 译
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和打开文学的生活视野——从《妇女闲聊录》反省“文学性” 张新颖 刘志荣
现代汉诗研究
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 吴思敬
谁是翟永明? 唐晓渡
作为自传的昌耀诗歌——抒情作品的社会学分析 耿占春
文学思潮与现象
中国小说文学生存的特殊背景与价值的失范 丁帆
先锋文学:概念的缘起与文化的流变 洪治纲
论文学进入生活的能力——文学能力论之一 王光东
重构宏大叙述——关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检讨 贺绍俊
通过记忆和文本的幽灵存活——德里达与中国 陈晓明
文学史写作与研究
文学口述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王尧
怎样对“新时期文学”做历史定位?——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一 程光炜
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 吴俊
“寻根文学”的指向 旷新年
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 王德威
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 雷达
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重读《创业史》并以其为例 刘纳
黑幕征答·黑幕小说·揭黑运动 范伯群
文学传媒研究
“妙手”如何“著文章”——为《新青年》创刊九十周年而作 陈平原
在遗憾中追求——韩忠良访谈录 韩忠良 黄发有
2005年文学批评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