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在·梦就在

副标题:无

作   者:吴建民

分类号:

ISBN:978751434304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心若在,梦就在——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细节与时代迹痕》是一部描写家庭亲情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回忆录,讲述中国社会中一个普通的八子女的大家庭、半个多世纪里发生的故事。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为:感恩篇、岁月篇和轶事篇。由15位家人撰写,历时5年,收录文章共计38篇。

通过作者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父母的高风亮节、家庭的悲欢离合、个人的喜怒哀乐;使读者能够了解他们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生,平凡又不平凡中的精彩;知晓一个寻常百姓之家,何以能够相继走出将军、大使、教授、高工及多位优秀人才的原由。尽管作者经历、学养及职业不同,文学修养各异,文字功力之别,但整体说来,本书语言清新洗练,风格清丽简奇,读来亲切感人。


目录


前言 吴建民

上编 感恩篇

我们家的主心骨 吴建国

我的婆婆 黄剑琴

怀念爸妈 吴建民

七律忆爸妈 吴建民

无尽的思念 施燕华

启迪和感悟 吴建中

启蒙老师 赵素梅

缅怀爸爸 吴建胜

我爱这个家 蔡思宁

爸爸和汽车 吴建强

自强不息的妈妈 吴建强

我的父亲 吴建壮

我的老妈 吴元英

与妈妈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吴建壮 吴元英

最牵挂我的人 吴元英

童年小忆 吴 梦

中编 岁月篇

我的军旅生涯 吴建国

燕帽的故事 黄剑琴

人生能有几回博 吴建民

胜利在郁金香盛开的时候 吴建民

从上海过街楼里走出来的女大使 施燕华

七十回眸 吴元燕

我的铁路梦 吴建中

一个农村女孩的拼搏 赵素梅

成长中的故事 吴建胜

青春的足迹 蔡思宁

我与路桥有缘 吴建强

艰苦岁月 张 利

那些年那些事 吴建壮

莫让年华似水流 路小平

下编 轶事篇

我和孩子们 黄剑琴

大地震的日子 黄剑琴

端午节的难忘记忆 吴建胜

惊魂几度 青春无悔 吴建胜

舌尖上的颜家河 吴建胜

大家庭的温暖 张 利

难忘马鞍山 吴元英

家里的大方桌 吴建胜

附: 家庭成员表

后记 吴建胜


【书摘与插画】


和“老爷爷”的二三事

老爷爷喜欢听评书、下象棋,这是全家众所周知的,大家对老爷爷的这些爱好也是非常尊重。老爷爷总会提前几分钟调好收音机频道,夏天摇摇蒲扇,冬天捧杯热水,准备好享受那二三十分钟的评书联播。可对于想看电视动画片的我来说,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只能端个小板凳坐在一边等,打打杀杀的故事我是没什么兴趣的。没想到,时间稍长,竟然听出些来龙去脉,每每张口想问个究竟,却碍于“老爷爷睡觉不得惊扰,否则要用鞋底板唬人”的传闻,不敢在老爷爷听评书听得兴起的当口吱声。小孩子么,总是有些好胜心,越是不明白就越想弄明白,便集中了十二分的注意力跟着听。久而久之,每每连播结束,看着老爷爷眯着眼满意的笑着离场,留下我在一边连连叹气怎么故事又停在最精彩最紧要处,最后连动画片也忘了看。时至今日,我依然对各类题材的历史剧特别钟爱,想必是老爷爷把他对评书的爱好留传于我了吧。

如果说听评书是“一个人的千军万马”,那么下象棋则是“两个人的方寸天下”。上小学后,老爷爷住在我家的时候曾负责接我放学。老爷爷每天都习惯去得早些,可干干的等在学校门口也着实无趣,于是,老爷爷在他的“象棋小雷达”强力作用下,很快就发现了在附小隔壁,有交大的教工之家活动中心,那里面的象棋大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棋桌不多,老爷爷有时候下,有时候默默地立着看。就这样,接我放学变成了我放学以后等老爷爷收棋,再一起回家。路过大学家属区旁边的操场时,我常常会央求老爷爷等我一小会儿,让我爬爬双杠,掏掏沙堆再回去。老爷爷基本是根据当日战况,赢了么就应允,否则一板脸,我也不敢讨价还价,只得乖乖跟着回去。老爷爷教我的第一条象棋规则是“马走日,象走田”,而“观棋不语真君子”是我从老爷爷身上学来的第一条人生规则。

老爷爷在我心目中,自然是不怒自威,但也和蔼可亲,只是曾经有一件事,我真有触到老爷爷“逆鳞”之感。初中时的一个周末,在爷爷奶奶家吃午饭,奶奶在厨房忙烧菜,我蹲在边上左看看右看看,不知怎的就开始划火柴玩。就在我一根接一根划的正开心,头上被狠狠地拍了一下,回头一看,老爷爷声色俱厉:“火柴不能玩!”接着,伸手又拍掉了我还捏在手里的火柴梗。从来没经历过老爷爷冲我发这么大脾气,就吓哭了。奶奶在一边一下子也有点儿没反应过来。老爷爷教训完我就背着手走了,奶奶赶紧放下正烧的菜,过来安抚我,并和老爷爷嚷“打孩子干什么啊!”老爷爷在里屋回道:“火柴就是不能玩!”奶奶不作声了,我隐隐的也意识到虽然的确是无心,但在天然气灶前划火柴玩这件事,本身就是个大的危险隐患。收住哭声,擦了擦眼泪和奶奶说“我以后不玩儿了”,奶奶连连说“好孩子,好孩子,不玩就好不玩就好。”至于那天的后来我也记得不是太清楚了,但“不能玩火”就这么深深的刻在了我脑中,铭记于心。

和奶奶的二三事

奶奶是一个非常有爱心,非常温和又勤俭的人。不夸张地说,我心中的奶奶完全符合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美德的一切评判标准。奶奶离开我们后,我身处异地他乡,仍能常常想起奶奶站在阳台上盼我骑着车去看她、走的时候挥手目送我消失在巷口的情景。猛然惊觉再也看不到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午夜梦回,偷偷的掉过很多次眼泪。我不太愿意让外人知道我曾为了那些小小的瞬间气噎喉堵的伤心,原因只是简单的一个——我想奶奶了。

奶奶搬至西安韩森寨银行家属院新楼住的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说来也不算童年,只是那时的我依然很傻很天真地混日子。寒暑假没什么事儿的时候就先打个电话说:“奶奶我来吃午饭啦!”奶奶就很开心的说“好,等小吴梦来。”于是就欢快的骑着自行车过去。奶奶曾经做过炊事员,做起饭来那真是又快又好。我在边上看着哈喇子还没流干,一桌荤素搭配香气扑鼻的饭菜就上桌了。

一说起吃,便不那么伤感。据我个人观察,我应该是得到了奶奶做“西红柿鸡蛋汤”的真传,不知道吴家是否还有第二人和我一般认真的和奶奶学习过这道汤的做法,并接受过奶奶反复指点。从怎么热锅凉油炒西红柿,再翻炒过程中去皮,炒至几许加多少水成汤,到汤滚后怎么打蛋花,何时加葱花、香油和盐调味等,说来步步都简单,但最后的味道要“对”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奶奶做起这些自然是一气呵成,游刃有余。我至今也都记得这汤的美味,每次自己做来都要在心中比较一番,才敢端出来。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喝汤,“西红柿鸡蛋汤”更是每周的例汤,那滋味仿佛混合进了奶奶对我们的爱,融入四肢百会,连心也随之暖暖的。

奶奶做的菜,真是“平民美味”。可以想象,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好,物资匮乏,奶奶能把普通的几样家常素菜,做出让大家时时惦记、过年才得以一品的念想是多么不易。印象深刻的要数老爷爷的最爱“小人参烧肉”和过年的“十样菜”。

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就认定桌上的“小人参烧肉”是老爷爷的特供,所以起初,我筷子是不敢伸过去的。奶奶倒是不以为意地时不时夹块肉放我碗里。老爷爷就发话了:“小孩子不要给她吃肉”,听罢我也不敢接话。就见奶奶佯怒道:“又没吃你的小人参!”老爷爷嘿嘿地笑起来,奶奶对我说“吃,不理他。”后来,渐渐熟悉了爷爷奶奶的对话模式,才觉得这是属于他们的一种玩笑,我也逗老爷爷:“我要吃你的小人参,给不给吃啊?”老爷爷笑而不语闷头吃饭。

那时候也特别盼着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会在奶奶家大聚会,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有大红包拿;小英姑姑会送给我们小朋友每人一个大气球;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奶奶亲手做的“十样菜”。南京民间自古就有炒“什锦菜”,又叫“十样菜”的习俗,“十样”乃概数也,到底用多少种菜炒拌,没有定数,全凭各家根据喜好和经济条件选取。但总不外乎菠菜、胡萝卜、蘑菇、木耳、香菇、黄花菜、黄豆芽之类,口味鲜香。说来也有意思,那个年纪我还挑食,蘑菇、木耳、香菇、黄花菜这几样平时在家我是一口也不吃的,爸爸为了帮我改掉这个毛病,软硬兼施了多次未果,无可奈何。但在奶奶的“十样菜”这儿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了,每次都能消灭一大碗。除了实在是做得好吃以外,我自己也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能让我能痛痛快快地吃下在家怎么都觉得闻起来味道怪怪、难以下咽的这些“山珍”了。爸爸春节期间盲目乐观以为“十样菜”把我偏食的毛病治好了,可惜节后没多久,我就故态复萌,连鸡汤里面的木耳渣都要挑出来,父母也相对无言了。

很多往事,我以为记不清了,可真的用笔逐字逐句的去描绘,它们又是那样的生动,所蕴含的感情是那样的真切!原来自己从未离开过爷爷奶奶的留下的影响,希望读着它,能唤起每个人对这个大家庭更多的美好回忆。


【媒体评论】

前任驻法大使吴建民亲述成长经历;

一本体现中国式家庭亲情及其人生价值观的回忆录;

揭示一个寻常百姓之家相继走出将军、大使等多位优秀人才的奥秘。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心若在·梦就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