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选收了作者研究儒学的一部分已经发表过的论文,有的是作者和赵宗正共同主编的《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山东古代思想家》(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作者撰写的专章,有的是发表在其他报刊上的专题论文。这些文章大都保持了内在的联系性。
从时段说,这一次主要收入的是对先秦早期儒家思想研究的看法,和一些探讨专题源流的综述性认识,先秦以后的没有收入。另一部分是几篇涉及儒学与现实问题,儒学与未来问题的通论性文章。故取名为《儒学与未来》。
在观点方面,作者提出儒学是一种亚细亚思想方式,这样可以较有助于把握儒学的特点,以便于对儒学何以能够在中国长期延续、何以能够在东亚形成儒家文化圈、何以能够走向世界等问题,找到一丝因由。在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上,作者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现代化理论和世界的现代化实践经验,以便有参照系进行判断。因此在论及儒学与现实问题和可能的未来发展问题时,多依据此方面的初步认识。研究思想史和文化史,要弄明确如何“批判地继承”,如何“古为今用”,常常在方法论上需要反过来思考,首先弄明白建设现代文明需要什么,古代思想资源能够提供什么;又要正过来思考,古代思想文化有何特质,它能够提供何种带有普遍性的理念,经过怎样的程序创造性地向现代价值转化。研究的思维双向互动的结果,提出一种看法,心里就比较踏实一些。本书中很多地方反映了这种思路。
目录
目录
儒学:亚细亚思想方式综论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提出
(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二 亚细亚思想方式的典型表现
(一) 亚细亚思想方式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二) 亚细亚思想方式的典型代表:儒学
三 儒家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阶段
(一) 中国儒学的萌芽、产生和兴起
(二) 儒学的独尊与经学化
(三) 儒学在变异中发展
(四) 儒学的重振与复兴
(五) 传统儒学的终结
四 儒家学术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 先秦百家中的显学
(二) 封建社会的正宗学术
(三) 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中国儒学的起源
一 儒学起源的几种理论
二 “三代”社会的发展与礼乐制度的形成
三 儒学的先驱:周公姬旦
四 学术下移与私学兴起对儒学的催生作用
孔子——儒学创始人
一 孔子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二) 鲁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
(三) 孔子家世的影响
二 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演变过程
(一) 青少年时期
(二) 中年时期
(三) 老年时期
三 孔子的儒学体系
(一) 价值本源上的天人转化
(二) 人的尊严与价值在于“仁”
(三) 政治思想中的德礼政刑
(四) “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五) 培养“士君子”的教育思想与“好学敏行”的认识论
四 儒家基本典籍的形成
五 孔子的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
孟子思想
一 孟子的时代和生平
二 孟子的思想体系
(一) 王道、仁政思想
(二) 重民、尊贤思想
(三) 天命、人性思想
(四) 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
三 孟子的历史地位
四 余论
荀子思想
一 荀子的生平与时代
二 荀子的思想体系
(一) 天与人
(二) 性与伪
(三) 群与分
(四) 礼与法
(五) 知与行
(六) 名与实
三 荀子的历史地位
中国阴阳观念的形成
一 阴阳观念的起源
二 阴阳观念的扩展
三 阴阳观念的哲理化
《易传》中的儒学思想
一 《易传》的形成
(一) 《彖传》
(二) 《象传》
(三) 《文言》
(四) 《系辞传》
(五) 《说卦传》
(六) 《序卦传》
(七) 《杂卦传》
二 《易传》中儒学思想的特点
(一) 阴阳大化思想
(二) 圣人王道观念
(三) 重位尚中意识
(四) 崇德广业精神
儒家仁学的演变
一 仁学的开端
(一) 从政治上论仁
(二) 从道德上论仁
(三) 从事功上论仁
二 仁学的系统化
(一) 处理仁和礼、道德论与政治论的关系
(二) 形成仁学的规范体系
(三) “成仁”的认识论
三 仁学的流变
(一) 战国时期关于仁学的争鸣
(二) 汉代的宗法与崇仁
(三) 魏晋时期的名教危机与唐代的恢复道统
(四) 宋儒将仁学推向极致
四 仁学的衰落
五 对仁学的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社会
一 时代潮流与文化发展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元观念
(一) 宇宙观上对“生”的崇尚
(二) 社会观上对“家”的爱戴
(三) 人生价值观上对“德”的追求
(四) 思维方式上的贵“和”倾向
三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转化
儒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一 传统性与现代性
二 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三 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
四 儒家文化的普遍理念
(一) 儒家文化以伦理价值为中心
(二) 儒家文化以社会国家为本位
(三) 儒家文化以义务至上为准则
(四) 儒家文化以民本主义为依据
(五) 儒家文化以完美人格为理想
(六) 儒家文化以世界大同为归宿
五 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
(一) 人道意识
(二) 地球家园意识
(三) 合理增长人口意识
(四) 世界和平与发展意识
(五) 独立人格与自主意识
(六) 道义原则与功利主义统一的意识
(七) 重视社会参与和公共关系的意识
(八) 保护生态与环境意识
(九) 崇尚创业、进取、开拓、创新的意识
(十) 科技主义与人本主义统一的意识
(十一)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意识
关于儒家伦理精神的批判继承
一 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二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 儒家伦理精神批判继承的可操作性
(一) 要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二) 要反映现实社会关系
(三) 要在理论上重新做出价值诠释
(四) 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反思——纪念侯外庐先生
一 探讨中国历史的特殊性
二 清理传统思想发展的脉络
三 冲决历史惰性力的网罗
迎接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
k$x
儒学:亚细亚思想方式综论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提出
(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二 亚细亚思想方式的典型表现
(一) 亚细亚思想方式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二) 亚细亚思想方式的典型代表:儒学
三 儒家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阶段
(一) 中国儒学的萌芽、产生和兴起
(二) 儒学的独尊与经学化
(三) 儒学在变异中发展
(四) 儒学的重振与复兴
(五) 传统儒学的终结
四 儒家学术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 先秦百家中的显学
(二) 封建社会的正宗学术
(三) 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中国儒学的起源
一 儒学起源的几种理论
二 “三代”社会的发展与礼乐制度的形成
三 儒学的先驱:周公姬旦
四 学术下移与私学兴起对儒学的催生作用
孔子——儒学创始人
一 孔子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二) 鲁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
(三) 孔子家世的影响
二 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演变过程
(一) 青少年时期
(二) 中年时期
(三) 老年时期
三 孔子的儒学体系
(一) 价值本源上的天人转化
(二) 人的尊严与价值在于“仁”
(三) 政治思想中的德礼政刑
(四) “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五) 培养“士君子”的教育思想与“好学敏行”的认识论
四 儒家基本典籍的形成
五 孔子的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
孟子思想
一 孟子的时代和生平
二 孟子的思想体系
(一) 王道、仁政思想
(二) 重民、尊贤思想
(三) 天命、人性思想
(四) 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
三 孟子的历史地位
四 余论
荀子思想
一 荀子的生平与时代
二 荀子的思想体系
(一) 天与人
(二) 性与伪
(三) 群与分
(四) 礼与法
(五) 知与行
(六) 名与实
三 荀子的历史地位
中国阴阳观念的形成
一 阴阳观念的起源
二 阴阳观念的扩展
三 阴阳观念的哲理化
《易传》中的儒学思想
一 《易传》的形成
(一) 《彖传》
(二) 《象传》
(三) 《文言》
(四) 《系辞传》
(五) 《说卦传》
(六) 《序卦传》
(七) 《杂卦传》
二 《易传》中儒学思想的特点
(一) 阴阳大化思想
(二) 圣人王道观念
(三) 重位尚中意识
(四) 崇德广业精神
儒家仁学的演变
一 仁学的开端
(一) 从政治上论仁
(二) 从道德上论仁
(三) 从事功上论仁
二 仁学的系统化
(一) 处理仁和礼、道德论与政治论的关系
(二) 形成仁学的规范体系
(三) “成仁”的认识论
三 仁学的流变
(一) 战国时期关于仁学的争鸣
(二) 汉代的宗法与崇仁
(三) 魏晋时期的名教危机与唐代的恢复道统
(四) 宋儒将仁学推向极致
四 仁学的衰落
五 对仁学的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社会
一 时代潮流与文化发展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元观念
(一) 宇宙观上对“生”的崇尚
(二) 社会观上对“家”的爱戴
(三) 人生价值观上对“德”的追求
(四) 思维方式上的贵“和”倾向
三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转化
儒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一 传统性与现代性
二 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三 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
四 儒家文化的普遍理念
(一) 儒家文化以伦理价值为中心
(二) 儒家文化以社会国家为本位
(三) 儒家文化以义务至上为准则
(四) 儒家文化以民本主义为依据
(五) 儒家文化以完美人格为理想
(六) 儒家文化以世界大同为归宿
五 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
(一) 人道意识
(二) 地球家园意识
(三) 合理增长人口意识
(四) 世界和平与发展意识
(五) 独立人格与自主意识
(六) 道义原则与功利主义统一的意识
(七) 重视社会参与和公共关系的意识
(八) 保护生态与环境意识
(九) 崇尚创业、进取、开拓、创新的意识
(十) 科技主义与人本主义统一的意识
(十一)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意识
关于儒家伦理精神的批判继承
一 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二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 儒家伦理精神批判继承的可操作性
(一) 要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二) 要反映现实社会关系
(三) 要在理论上重新做出价值诠释
(四) 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反思——纪念侯外庐先生
一 探讨中国历史的特殊性
二 清理传统思想发展的脉络
三 冲决历史惰性力的网罗
迎接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
k$x
儒学与未来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