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巨人马克思

副标题:无

作   者:靳辉明

分类号:

ISBN:97875203101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千年之交之际,西方学界和媒体把马克思评为千年“*伟大的思想家”, 千年“*思想家”,“千年伟人”。为纪念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本书作者靳辉明先生试图把马克思的生平传记和理论创造有机地统一起来,汲取传记的详实的背景资料,又不淹没于浩瀚、繁琐的故事之中;突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轨迹和理论创造,又不游离于马克思的苦难生活经历和参与的社会活动,使他的思想有血有肉,根深叶茂。笔者力求作到,史论结合,以论为主,作到历史的、逻辑的统一,思想发展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思想的深化和概念的表述的辩证统一。用辩证逻辑的方法,而不是用形式逻辑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的生平活动、思想轨迹和原理的科学表述,特别是以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两个伟大发现为主线展开本书的论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力求给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真正的马克思,展现他的伟大人格和不朽的理论贡献。作为向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一份致敬!


目录


导语

*章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和思想形成的条件

一 欧洲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 德意志国家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 无产阶级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四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主要社会思潮

五 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成果

六 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

第二章 马克思的童年与学生时代

一 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二 中学教育与对人生的理想

三 大学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

四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派运动

五 一个尚未谋面的朋友——青年恩格斯

六 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

自然哲学的差别》

七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生活

第三章 走进社会卷入斗争的漩涡

一《莱茵报》的战斗生活

二 为出版自由而斗争

三 对利益、等级和国家关系的初步探讨

四 主张为共产主义提供“理论论证”

五《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与燕妮完婚

六 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和对黑格尔哲学的“倒戈”

七 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

八《克罗茨纳赫笔记》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

第四章 马克思成为马克思

一 马克思和《德法年鉴》

二 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

三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原理的初次阐明

四 在同卢格论战中进一步发挥无产阶级历史

使命的思想

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五章 伟大友谊的开端写作《神圣家族》

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的会见

二 批判思辨唯心主义,论证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三 对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的历史考察

四 批判英雄史观,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五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阐明

六 对无产阶级历史任务的进一步论证

七《神圣家族》激怒当权者,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

第六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与出版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动因和写作时间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和新版*章的

结构与内容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雏形

四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及其在制定过程中的深化

五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

六 对施蒂纳《*者及其所有物》的批判

七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第七章 *个伟大发现揭示历史之谜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其重要思想

二 分工和生产力

三 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

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

五 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完整表述

六 国家与政治上层建筑

七 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

八 共产主义的理论论证

九 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自然观

第八章 马克思同蒲鲁东和魏特林的交往与决裂

一 蒲鲁东其人及其著述活动

二 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三 马克思与蒲鲁东交往和对他认识的过程

四《哲学的贫困》与对蒲鲁东的批判

五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确阐述

六 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改造

七 马克思同魏特林的交往与决裂

第九章《共产党宣言》问世

一 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二 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三《共产党宣言》阐发的基本原理

四《共产党宣言》与当今时代

第十章 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及革命经验的总结

一 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及其发生的原因

二 马克思被驱逐出布鲁塞尔,再次流亡巴黎

三《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四《新莱茵报》的创刊和发表的战斗文章

五 马克思流亡伦敦

六 对1848年革命经验的总结

七 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

第十一章 艰苦的流亡生活

一 面临反动和贫病的威胁苦难的流亡生活

二 “摩尔”与他的家庭

三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私的帮助

四《纽约每日论坛报》的文章和对中国革命斗争的支持

五 智慧源于勤奋学习和科学研究

第十二章 第二个伟大发现透析资本剥削的秘密

一 研究政治经济学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

*分册》

二《资本论》*卷问世剩余价值理论创立

三《资本论》第二卷出版阐发资本流通过程

四《资本论》第三卷的编写、出版与基本内容

五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六《资本论》:“工人阶级的圣经”

七 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八《资本论》的科学价值及社会影响

九《资本论》与现时代

第十三章 国际领袖和灵魂

一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工人协会的建立

二 起草*国际《宣言》和《章程》

三 普法战争和巴黎人民的起义

四 巴黎公社和*国际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五 批判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

六国际领袖和灵魂

第十四章 马克思的晚年岁月

一 继续《资本论》的研究

二 研究世界历史

三 对俄国历史发展和农村公社问题的研究

四 涉猎自然科学领域

五 伟大的女性——燕妮·马克思逝世

六 *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七 马克思的“自白”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历史阶段基本原理当代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二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

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

千年伟人马克思

索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思想巨人马克思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