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Hong Kong photographers

副标题:无

作   者:阮义忠著

分类号:

ISBN:978957032815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我和香港攝影界的第一次接觸是在1998年的8月,當時香港藝術中心展出的的「人與土地」系列。我去出席開幕酒會,在停留的一個禮拜期間,認識了幾位攝影工作者。老實說,那時我對香港攝影界的看法和現在差距頗大。當時絕對不會想到,在十多年後的今天,這麼小的香港竟然能讓我編成這本專號,於2000年的最後一期推出。 在海峽兩岸的三地,香港的地位比較特殊。被英國殖民一個世紀之後,居民已不太會講普通話了。這裡被認為是經濟高度發達但文化活動卻不普及的地方。人們常說:「香港那有什麼藝術家!」 我這長久以來的印象,直到今年2月才扭轉過來。由於出席澳門藝術博物館為我舉辦的「告別二十世紀」展覽開幕,我在一位澳門朋友那裡看到幾本香港攝影家的畫冊,讓我大感興趣,決定要更深入的瞭解現階段的香港攝影表現。幾個月後我專程去了一趟香港,盡可能的會見攝影家和收集資料,而結果也滿讓我開心。 有趣的是,每一位香港攝影家都很忙,總是把約會時間訂得很緊湊,彷彿每個人都在追趕什麼,或是被什麼追趕著。另外一個讓我吃驚的現象是,只有極少數的攝影家依舊自己進暗房放照片。許多人甚至根本沒有照片了。我看到的影像多是由雷射印表機印出來的;而當我要求品質較好的原稿時,他們就乾脆給我一片光碟。我擔心要不了多久,年輕的香港攝影家將根本不知道放大機是什麼樣子,更別提什麼是暗房了。 有位香港攝影前輩曾感慨的對我說:回歸也好幾年了,可是香港人現在連普通話也說不好,英文的底子又是一年比一年差。光是廣東話好能做什麼呢?」這句話代表了許多香港人內心的擔憂,因為他們沒有確切的歸屬感。 在香港,新的事物的太多、太快,以至於舊東西還沒被充份理解,就被扔了換成新的。但是,這也構成了香港文化的特殊性。藝術家的成長過程充滿了斷層,因此在創作上不易累積深度,然而在廣度方面卻經常令人有驚艷之感。 我期盼,這本「香港專號」的出版,會使香港攝影家的表現早日受到全中國以至於整個世界的重視。http://www.jdwvision.com/chinese/publications/publication/i150/index.htm

目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ontemporary Hong Kong photographer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