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风艺术评传

副标题:无

作   者:李万万 著

分类号:

ISBN:978751702119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美术馆文化名人系列丛书:郁风艺术评传》叙述了郁风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的足迹,把她自富春江畔的郁家人开始的所有经历串联起来,让人们看到了她的一个完整的生命旅程。书中的作品不仅记录了郁风先生为艺术呕心沥血的情怀,更记录了时代的风风雨雨。  她与她的同辈们在有形和无形的战场上冲杀拼搏,书写了中国美术事业的历史。在今天看来,仍有无尽的回味和隽永的教益。  《中国美术馆文化名人系列丛书:郁风艺术评传》既适合于专业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也适合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阅读和欣赏。

目录

序一
序二
上篇
第一章 成为“郁风”
 一、郁风的传奇与来自富春江畔的郁家人
 二、父亲的富阳和郁风的艺术
 三、三叔的文学和郁风的个性
 四、系统学习艺术和尝试社会实践
 五、精进绘画专业井汇入革命洪流
第二章 艺术与革命事业逐渐铺开
 一、正式投身左翼文化事业之初
 二、在绘画领域的拓展
 三、在演出活动和游行队伍里大放光彩
 四、从此多年栖身新闻界
 五、美术编辑兼文学新秀
 六、战地宣传的艺术骁将
 七、与漫画界的不解之缘
第三章 以文艺之力坚守出版阵地
 一、从“学士台”开始新的“耕耘”
 二、对《耕耘》杂志版面设计和设计理念的贡献
 三、由《耕耘》反映出的文艺理论修养
 四、情谊——在《耕耘》工作的温暖体验
 五、操守——辞去在《星岛日报》画刊的职务
 六、坚特——为《华商报》供稿、编画刊
第四章 结束艺术的流浪,走进婚姻的殿堂
 一、回归——在桂林的绘画与展览活动
 二、隐蔽与流浪——写生、剧团和“二流堂”
 三、结婚一倾心作画与接受黄苗子
 四、为人母——扩大新闻工作及艺术活动的视野
第五章 对新闻出版界的贡献及与美术界的互动
 一、对上海新闻出版界的贡献
 二、珍重南京《新民报》和社内同仁
 三、与上海、南京两地美术界的互动
 四、回此京之前的香港之行

下篇
第六章 事业的新起点与此京的“二流堂”
 一、透着喜悦之情的通讯与速写
 二、“中国美协”的学术型女策展人
 三、从舞台到日常的新装设计
 四、栖凤楼67号小院再起“二流堂”
 五、因艺术而建立的情谊
 六、不愿告别出版事业
第七章 初遭政治冲击与“挂画人”的成就
 一、“二流堂”的流散与芳嘉园之温馨
 二、在分离之苦中度过,艮难而繁忙的两年
 三、在短暂平静中迎接事业上的新挑战
 四、“拄画人”事业的第一座高峰
第八章 与艺术相离的十年浩劫
 一、“文化大革命”前的最后一个展览
 二、成为“妖风毒苗”与被剥夺的收藏
 三、被“造反派”关押的一年半
 四、七年铁窗,苦中作乐
第九章 归回正轨与拥抱艺术青春
 一、出狱后的心理过渡期
 二、重归画家之路与“挂画人”事业的继续
 三、开始忙碌的二线生活与惜别亲友
 四、赴法送展与整理潘玉良的遗作
 五、为正义与艺术而直言
 六、呼吁中国美术界的创新
 七、从策展向参展过渡
 八、从香港、此京到澳大利亚
第十章 旅澳十午攀上艺术巅峰
 一、写信、作画、办展与绕了大半个地球
 二、一枇佳作与一本新书
 三、中澳两国,南此四地盛大巡展
 四、布里斯班生活的尾声
第十一章 回到此京,停驻在春天里
 一、人生迟暮,艺术升华
 二、乐观走向彼岸的“郁三刀”
 三、在低调中华丽“谢幕”——“白头偕老之歌”
 四、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郁风艺术午表
读后絮语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郁风艺术评传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