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国难当头之际,团结南洋爱国华侨为启发民智、拯救国难出钱出力,一生都致力于民主爱国活动事业。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即由其倾资创办。
《陈嘉庚自述》以南洋印刷社1946年印行之《南侨回忆录》为底本编辑而成,分南侨回忆录、战后补辑两部分,其中附录未予收录。此次出版,更名为《陈嘉庚自述》。
目录
弁言
第一篇 南侨回忆录
一 印赠《验方新编》
二 登报征求良方
三 世界书局代印医书
四 自印医书未遂
五 与满清脱离
六 闽省光复与南洋华侨
七 创办集美小学校
八 县立小学校之腐化
九 闽垣师范学校
一○ 填池为校址
一一 筹赈天津水灾
一二 创办集美师范及中学
一三 师范生按县分配
一四 集校第一次更动
一五 集校第二次更动
一六 师范中学师资之困难
一七 集校第三次更动
一八 集校安定
一九 添办水产航海学校
二○ 添办农林学校
二一 添办女师范幼稚师范及商科
二二 补助小学校
二三 反对厦门开彩票
二四 倡办厦门大学
二五 演武场校址之经营
二六 厦大假集美开幕
二七 厦大校长更动
二八 厦大第一次募捐无效
二九 厦大第二次募捐无效
三○ 厦大第三次募捐无效
三一 募捐理想之失败
三二 集美厦大之支持
三三 厦大献与政府
三四 参加捐办星洲大学
三五 英政府自办星洲大学
三六 南侨中学校之兴设
三七 南洋各属之华侨教育
三八 南洋教育之弊端
三九 济案筹赈会
四○ 胶款诉讼案
四一 公时纪念像
四二 鸦片与黑奴
四三 马来亚稻田与华侨
四四 伍朝枢遇刺
四五 国旗之意义
四六 决定拥护中央
四七 新加坡华侨中学新校舍之建筑
四八 许案与叶渊
四九 许案之结局
五○ 广西与华侨
五一 改良华侨丧仪
五二 “九·一八”与南洋之抵制日货
五三 闽南水灾捐
五四 闽省禁止师范学校
五五 闽建设厅才难
五六 汪精卫小孩弄火
五七 对王正廷之劝告
五八 满清衣冠之遗留
五九 妇女服装应改善
六○ 跳舞营业之毒害
六一 南侨救乡运动第一次
六二 救乡运动第二次
六三 救乡运动第三次
六四 救乡运动失败之原因
六五 助款兴集校
六六 回国就学须注意
六七 反对西南异动
六八 购机寿蒋会
六九 “七·七”抗战侨民大会
七○ 新加坡筹赈会成立
七一 闽侨宜多捐
七二 侨生与祖国
七三 马来亚筹赈会议
七四 虚荣终失败
七五 劝募救国公债
七六 闽代表来洋筹款
七七 筹备南侨总会
七八 南侨总会成立
七九 冯君明见
八○ 提案攻汪贼
八一 日本抗议荷属义捐
八二 南侨总会任务
八三 闽省府来募公债
八四 武汉合唱团南来募捐
八五 华北汉奸来电
八六 补助宣传抗敌之上海《神州日报》
八七 救济罢工反日之铁矿工人
八八 华侨大会堂与图书馆
八九 新加坡继设水产航海学校
九○ 维持中英感情与抗战
九一 设立救济残废伤兵委员会
九二 华侨司机回国
九三 派员视察西南运输
……
四九九 渝电保护领事回国不言侨领
五○○ 新加坡将放弃
五○一 离开新加坡
五○二 将往巨港转爪哇
五○三 荷军闻风逃
五○四 避来爪哇
五○五 芝朥汁登岸
五○六 敌军入爪哇
五○七 居停好意
五○八 华侨被抢劫
五○九 爪哇敌大捕华侨
五一○ 移居梭罗埠
五一一 复移住玛琅埠
五一二 闻风屡迁移
五一三 《回忆录》动笔
五一四 再移荅株
五一五 移居晦时园
五一六 敌陆军与联军之比较
五一七 联军海空可胜敌
五一八 胜利可期(附《述志诗》)
第二篇 战后补辑
战后补辑
一 敌寇投降之喜讯
二 吧城欢送会附答词
三 回新加坡
四 日文书《华侨之研究》中一段
五 南侨总会战后通告第一号
六 电印尼主席促进中印民族友谊
七 调查华侨损失
八 五百社团欢迎会答词
九 重庆庆祝大会来电
一○ 出任调解劳资
一一 组织回国卫生观察团
一二 编辑《大战与南侨》
一三 福建会馆振兴教育
一四 我之华侨团结观
一五 华侨损失调查之结果
一六 筹赈会之结束
一七 中国与安南
一八 南侨总会否认割弃外蒙
一九 住屋与卫生
第一篇 南侨回忆录
一 印赠《验方新编》
二 登报征求良方
三 世界书局代印医书
四 自印医书未遂
五 与满清脱离
六 闽省光复与南洋华侨
七 创办集美小学校
八 县立小学校之腐化
九 闽垣师范学校
一○ 填池为校址
一一 筹赈天津水灾
一二 创办集美师范及中学
一三 师范生按县分配
一四 集校第一次更动
一五 集校第二次更动
一六 师范中学师资之困难
一七 集校第三次更动
一八 集校安定
一九 添办水产航海学校
二○ 添办农林学校
二一 添办女师范幼稚师范及商科
二二 补助小学校
二三 反对厦门开彩票
二四 倡办厦门大学
二五 演武场校址之经营
二六 厦大假集美开幕
二七 厦大校长更动
二八 厦大第一次募捐无效
二九 厦大第二次募捐无效
三○ 厦大第三次募捐无效
三一 募捐理想之失败
三二 集美厦大之支持
三三 厦大献与政府
三四 参加捐办星洲大学
三五 英政府自办星洲大学
三六 南侨中学校之兴设
三七 南洋各属之华侨教育
三八 南洋教育之弊端
三九 济案筹赈会
四○ 胶款诉讼案
四一 公时纪念像
四二 鸦片与黑奴
四三 马来亚稻田与华侨
四四 伍朝枢遇刺
四五 国旗之意义
四六 决定拥护中央
四七 新加坡华侨中学新校舍之建筑
四八 许案与叶渊
四九 许案之结局
五○ 广西与华侨
五一 改良华侨丧仪
五二 “九·一八”与南洋之抵制日货
五三 闽南水灾捐
五四 闽省禁止师范学校
五五 闽建设厅才难
五六 汪精卫小孩弄火
五七 对王正廷之劝告
五八 满清衣冠之遗留
五九 妇女服装应改善
六○ 跳舞营业之毒害
六一 南侨救乡运动第一次
六二 救乡运动第二次
六三 救乡运动第三次
六四 救乡运动失败之原因
六五 助款兴集校
六六 回国就学须注意
六七 反对西南异动
六八 购机寿蒋会
六九 “七·七”抗战侨民大会
七○ 新加坡筹赈会成立
七一 闽侨宜多捐
七二 侨生与祖国
七三 马来亚筹赈会议
七四 虚荣终失败
七五 劝募救国公债
七六 闽代表来洋筹款
七七 筹备南侨总会
七八 南侨总会成立
七九 冯君明见
八○ 提案攻汪贼
八一 日本抗议荷属义捐
八二 南侨总会任务
八三 闽省府来募公债
八四 武汉合唱团南来募捐
八五 华北汉奸来电
八六 补助宣传抗敌之上海《神州日报》
八七 救济罢工反日之铁矿工人
八八 华侨大会堂与图书馆
八九 新加坡继设水产航海学校
九○ 维持中英感情与抗战
九一 设立救济残废伤兵委员会
九二 华侨司机回国
九三 派员视察西南运输
……
四九九 渝电保护领事回国不言侨领
五○○ 新加坡将放弃
五○一 离开新加坡
五○二 将往巨港转爪哇
五○三 荷军闻风逃
五○四 避来爪哇
五○五 芝朥汁登岸
五○六 敌军入爪哇
五○七 居停好意
五○八 华侨被抢劫
五○九 爪哇敌大捕华侨
五一○ 移居梭罗埠
五一一 复移住玛琅埠
五一二 闻风屡迁移
五一三 《回忆录》动笔
五一四 再移荅株
五一五 移居晦时园
五一六 敌陆军与联军之比较
五一七 联军海空可胜敌
五一八 胜利可期(附《述志诗》)
第二篇 战后补辑
战后补辑
一 敌寇投降之喜讯
二 吧城欢送会附答词
三 回新加坡
四 日文书《华侨之研究》中一段
五 南侨总会战后通告第一号
六 电印尼主席促进中印民族友谊
七 调查华侨损失
八 五百社团欢迎会答词
九 重庆庆祝大会来电
一○ 出任调解劳资
一一 组织回国卫生观察团
一二 编辑《大战与南侨》
一三 福建会馆振兴教育
一四 我之华侨团结观
一五 华侨损失调查之结果
一六 筹赈会之结束
一七 中国与安南
一八 南侨总会否认割弃外蒙
一九 住屋与卫生
陈嘉庚自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