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现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
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
为什么西方某一些人士也瞧不起我们呢?我觉得,在这里,我们自己和西方一些人士,都缺少历史的眼光。我们自己应该避免两个极端:一不能躺在光荣的历史上,成为今天的阿Q;二不能只看目前的情况,成为今天的贾桂。
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承,历史上所谓现代化,是指当时的“现代”,也可以叫作时代化。
目录
目录
国学漫谈
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21世纪国学研究瞻望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文化的内涵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国外中国学研究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从太学到北大
论书院
柳暗花明又一村——纪念中国文化书院创建十周年
关于神韵
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
寻根漫谈
尊师重道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楹联
东方风俗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
精华与糟粕
漫话历史题材
漫谈皇帝
漫谈古书今译
漫谈竹枝词
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文学批评无用论
历史研究断想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建议重写《中国通史》
含英咀华 古为今用——就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答记者问
成语和典故
《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
《论语》与《孙子兵法》
老子在欧洲
饶宗颐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推荐《吴宓与陈寅恪》
专而又通的榜样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佛教的传入中国——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
作诗与参禅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
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国学漫谈
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21世纪国学研究瞻望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文化的内涵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国外中国学研究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从太学到北大
论书院
柳暗花明又一村——纪念中国文化书院创建十周年
关于神韵
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
寻根漫谈
尊师重道
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楹联
东方风俗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
精华与糟粕
漫话历史题材
漫谈皇帝
漫谈古书今译
漫谈竹枝词
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文学批评无用论
历史研究断想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建议重写《中国通史》
含英咀华 古为今用——就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答记者问
成语和典故
《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
《论语》与《孙子兵法》
老子在欧洲
饶宗颐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推荐《吴宓与陈寅恪》
专而又通的榜样
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把宗教考虑进来
佛教的传入中国——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
作诗与参禅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
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谈国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