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崔玉娈编写的《制度精神初探(中国政治制度的视角)》力求从宏观的视角对各种政治制度背后所隐含的制度精神进行初步的探索。在较少研究资料可资借鉴的背景下,本书对制度精神的概念、特征、内涵、运行机制、培育机制等要素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归纳,同时借助现实生活中具体政治制度的实际运行来考察制度精神运行与发挥作用的机理,以期对我国当前制度建设的建构以及形成强大的制度自信提供一定的参照。我们认为,制度建设*终的实际效果不仅取决于文本层面的有形的制度设计,*重要的还在于实质层面的无形的制度精神。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问题域及其意义一理论层面的意义二实践层面的意义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分析一 相关文献回顾二 文献分析第三节 主要概念的厘定一制度精神的概念解析二制度精神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第四节 理论创新、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一理论创新二研究方法三结构安排第二章 制度精神的理论探源第一节 我国社会的源流一 “仁义道德”与“尊尊亲亲”二 “体用之别”:从“礼之用”到“礼之体”三 “礼治”到“人治”的转换第二节 西方社会的源流一 自然法二 多元权力小结第三章 制度精神的特点与功能第一节 制度精神的特点一制度精神的内在稳定性二制度精神的持续自觉性三制度精神的相对独立性第二节 制度精神的功能一行为上的引导与限制二心理暗示与观念支撑三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二元互动四制度精神的消极功能小结第四章 制度精神的选择与生成第一节 正式制度精神:我国当下的必然选择一民主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法理政治的迫切要求三制度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第二节 制度精神的生成模式一制度精神的本土生成二制度精神的外来移植小结第五章 制度精神的践行第一节 制度精神的伴生一诉求——制度精神的思想基础二官方认可——制度精神的政治基础第二节 制度精神的具体运行一制度精神与制度文本之间的表现样态二制度精神运行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制度精神的双因素——制度立意与制度敬畏一制度敬畏的构成要素二制度敬畏的影响要素三制度敬畏与制度立意的关系小结第六章 制度精神的培育第一节 人——制度精神的主体一领袖主导模式二民众主导模式三知识精英主导模式第二节 制度——制度精神的依托载体一制度的明确性二制度的“标杆效应”第三节 时间——制度精神的物理要素一制度精神的形塑二制度精神的巩固小结第七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