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of Jilin University

副标题:无

作   者:王守实,蔡莉主编;《吉林大学校史》编委会编

分类号:

ISBN:978756013524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吉林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回顾了六十年来吉林大学的改革、发展、创新,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使其成为桃李满天下,响彻国际的知名学府。

目录

目录
第一卷 (原吉林大学卷)
第一章 创建时期(1946年10月—1950年2月)
第一节 东北行政学院的创建
第二节 哈尔滨大学与东北行政学院合并
第三节 东北行政学院在沈阳的发展
第二章 财经政法性质大学时期(1950年3月—1952年8月)
第一节 向新型正规大学迈进
第二节 建立新教育制度
第三章 综合性大学时期(1952年9月—1966年4月)
第一节 1952年院系调整
第二节 建设综合性大学
第三节 向科学进军与整风运动
第四节 “教育大革命”和“反右倾”斗争
第五节 贯彻“高教六十条”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第五章 教育改革和发展时期(1976年11月—1995年8月)
第一节 拨乱反正恢复学校教育秩序
第二节 坚持改革开创新局面
第三节 建立研究生院发展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加强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节 加强科学研究发展科技产业
第六节 建设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第七节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六章 面向新世纪建设一流社会主义大学(1995年9月—2000年5月)
第一节 实施“211工程”建设
第二节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节 科学研究新进展
第四节 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第五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六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七节 开发北区建设南区实施两区合一
第八节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第九节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附录
第二卷 (原吉林工业大学卷)
第一章 学校的筹建及初期建设(1954年—1957年)
第一节 建校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建校的基础
第三节 校址的选择
第四节 筹建工作
第五节 建校后的初期发展
第六节 反右斗争
第二章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途径(1958年—1966年)
第一节 开展教学改革运动
第二节 贯彻“高教六十条”
第三节 “四清”运动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磨炼(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红卫兵”运动荡涤校园
第二节 工、军宣传队进驻学校
第三节 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第四节 广大师生员工身处逆境奋力抗争
第四章 拨乱反正整顿、巩固、提高(1976年—1982年)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端正思想路线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
第三节 对“文化大革命”前一些积案的处理
第四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搞好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第五节 恢复、整顿各项工作
第五章 改革开放使学校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2000年)
第一节 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工作
第二节 科学研究
第三节 学科建设
第四节 师资队伍建设
第五节 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六节 学校体制改革
第七节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节 全面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
附录
第三卷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卷)
第一章 在抗日烽火中创建学校(1938年—1945年)
第二章 在解放战争岁月中壮大成长(1945年—1949年)
第三章 在建设正规化军医大学道路上阔步前进(1950年—1958年)
第四章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勇创佳绩(1958年—1966年)
第五章 十年浩劫创伤深重(1966年—1976年)
第六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老白校重放光芒(1976年—2000年)
第七章 第三军医大学史要(1948年—1954年)
附录
第四卷 (原长春科技大学卷)
第一章 学院创建时期(1952年—1955年)
第一节 学院的创立
第二节 学院的初期建设
第三节 建院初期党的工作
第二章 曲折前进时期(1956年—1965年)
第一节 意气风发初展宏图
第二节 在“鸣放”、“反右”、“教育大革命”及“反右倾”冲击下的艰苦探索
第三节 调整、整顿贯彻《高教60条》
第三章 十年动乱时期(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红卫兵夺权
第二节 工人、解放军宣传队掌权
第三节 在极左路线下办学
第四章 拨乱反正整顿恢复进入改革时期(1976年—1990年)
第一节 拨乱反正整顿恢复
第二节 制定与执行《学院七年发展规划》
第五章 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时期(1991年—2000年)
附录
第五卷 (原长春邮电学院卷)
第一章 为解放战争和恢复国民经济培养邮电专业人才(1947年3月—1953年5月)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诞生的东北邮电学校
第二节 建国初期多层次培养邮电专业人才
第二章 建设正规化的邮电中等专业学校(1953年6月—1960年4月)
第一节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进行教学改革
第二节 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章 长春邮电学院的建立与调整(1960年4月—1966年5月)
第一节 组建学院努力办好邮电高等教育
第二节 调整后的长春邮电学校
第四章 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1966年6月—1978年12月)
第一节 “停课闹革命”风狂雨骤的三年
第二节 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艰难办学
第三节 拨乱反正整顿学校各项工作
第五章 重建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1979年1月—1990年10月)
第一节 重建学院按高等教育模式调整
第二节 坚持教育改革探索新型管理模式
第三节 稳定教学秩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以教学为中心教科产三结合的办学模式(1990年10月—1996年12月)
第一节 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切实提高办学实力
第二节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办学能力
第三节 认真落实《纲要》精神推进学院全面发展
第七章 迎校庆抓评价并入新吉大(1997年1月—2000年6月)
第一节 迎校庆抓评价以评促建
第二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第三节 适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并入新吉林大学
附录
第六卷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卷)
第一章 马医学堂的初创与演化(1904年10月—1953年2月)
第一节 北洋马医学堂一陆军兽医学校一解放军第二兽医学校
第二节 我军兽医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第二章 兽医大学的组建(1953年2月—1956年9月)
第三章 兽医大学移交地方和恢复部队建制后的发展(1956年9月—1966年8月)
第一节 移交地方
第二节 恢复部队建制
第三节 扩大办学规模
第四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第五节 党组织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办学实践的全面展开(1966年8月—1984年6月)
第五章 拓宽兽医学科办学路子的艰苦探索(1984年7月—1989年7月)
第一节 校第五次党代会
第二节 制定《开创新局面办校规划》
第三节 颁发《兽医大学编制表》
第四节 实行集中办学
第五节 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六章 向综合性农牧大学的转变(1989年7月—1992年7月)
第一节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 制定《农牧大学1990—1995年建设规划》
第三节 全面加强新专业建设
第四节 深入贯彻共同《条令》和《纲要》基层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第五节 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后勤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六节 积极开源创收生产经营的产值和利税持续增长
第七节 全面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
第八节 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学员德育形成体系
第七章 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军队重点大学(1992年8月—1994年7月)
第一节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部首长对学校的关怀
第二节 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
第三节 加强两级党委班子建设
第四节 教学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五节 加强对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办校水平
第六节 尊师重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七节 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
第八节 学校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第九节 “211工程”建设规划和第七次党代会
第八章 朝着军事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办学目标前进(1994年7月—1999年4月)
第一节 学校隆重举行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
第二节 学校召开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
第三节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首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四节 主动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积极谋求向军需大学转变
第五节 不断深化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第六节 认真贯彻“科技兴后勤”战略科研工作全面发展
第七节 大力开展优质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第八节 坚持从严治校基层建设水平整体提高
第九节 扎实开展“三讲”教育党委班子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第十节 学校六年(1994年—1999年)实践的成功经验
第九章 军事特色鲜明的军需大学办学发展之路(1999年4月—2004年8月)
第一节 中央军委签发命令将农牧大学改称为军需大学
第二节 对军需大学的科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
第三节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第四节 实施新老学科“捆绑式”发展建设新型大学的具体途径
第五节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搭建军需大学发展的新舞台
第六节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七节 加强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第八节 加强学校党委班子建设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九节 按照端正用人导向明确用人标准的要求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第十节 严密组织抗击“非典”工作保证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第十一节 学校召开军需大学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暨纪念建校五十周年大会
第十章 军需大学的转隶和吉林大学农学部的成立(2004年1月—2005年3月)
第一节 中央军委关于全军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重大决策
第二节 保证学校顺利移交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第三节 中央军委和总部对移交办学后学校领导班子的重新调整
第四节 学校隆重举行“中国现代兽医教育百年”庆典
第五节 学校移交教育部管理与吉林大学合并
第六节 吉林大学农学部的改建
附录
第七卷 (新吉林大学卷)
第一章 合并重组(2000年6月—2002年12月)
第一节 五校合并组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第二节 探索办学模式院系调整重组
第三节 深化各项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节 抓住机遇大力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第二章 融合提高(2003年1月—2004年6月)
第一节 加快步伐着力学校事业发展
第二节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促进精品学科建设
第三章 和谐发展(2004年7月—2006年6月)
第一节 列入“中央管理”谋划科学发展
第二节 深化改革铺平快速发展道路
第三节 构建和谐吉大探索大学生活
第四节 盛会谋发展掀开新篇章
第五节 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附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History of Jilin Universit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