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建校至今已历50寒暑,中间虽遭遇“文革”之乱,停办近10年,但仍有10万之众的莘莘学子前后就学于此,歌乐山魂培育浩然正气,嘉陵江水滋养人文精神。10万毕业生活跃于神州大地,为国家法治大厦之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才智,已形成法律界广受关注的西南法律人群体,造就了西南法律教育与这里的毕业生独特的品格与精神。
在校庆50周年到来之际,西南政法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与法律出版社联合推出“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这是对我们的母校50华诞的献礼,是对这所中国法律教育与学术研究重镇所取得成就的一次检阅,同时,我们也希望这50部著作能够成为后来者在法学研究和法律教育的道路上继续跋涉的阶梯,此外,还希望通过这些著作,能够向读者昭示西南政法大学的传统与精神。
体现在西南教育过程中以及学子著述里和行为上的品格与精神首先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的话最能够表现中国知识人的那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不过,近代以降,由于引进了西方的学术与教育制度,知识人有了不同的专业,因此在忧国济世与专业追求之间会有某种紧张关系。但是,对于一种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未曾存在过的新专业人士的法律人,他们与其他领域的人相比,在当今的中国注定要遭遇更多的坎坷。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法律教育很快就处在受抑制的状态。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前期如西南政法学院等政法学院的成立与其说是对法律教育发展的起点,不如说是限制法律教育的举措。因为每一所政法学院都是在合并若干所综合性大学法律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政法学院的出现其实大大缩小了中国法
律教育的整体规模。比规模更重要的变化是,“政法”这样的概念所预示的法律教育内容与目标与既有传统的断裂。
因此,在政法学院里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压抑的心态之中。我们看当时涉及法律教育的主流话语,完全是排斥法治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排斥愈演愈烈,终于导致法律教育的完全停滞。教师下放劳动,学校纷纷解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界知识分子的忧患真正是刻骨铭心,难以排解。文革浩劫之后,法律教育虽然恢复,法治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但是书本上法律理论与社会中的实际状况之间的巨大反差仍然是法律人经常面临着的巨大痛苦。尽管位居西南,多少有些“处江湖之远”,但是这种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的忧患意识却没有须臾少缓,甚至正因为与政治中心距离的遥远而更有所强化。
在法律教育以及法学研究方面,这种忧患意识与理性和开放的精神相结合,形成了西南法律人好学深思、平等讨论的尚智风气和不盲从、不迷信的学术品格。尤其是复办后的一段时间,校园里面百家争鸣,学术墙报放言无忌,新论叠出,一些观点或论证,今天读来,或不免稚嫩,但是,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却颇有石破天惊之感。正是这样的校园风气,培育了西南法律人那可贵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怀疑和批判不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而是建立在广阔而深邃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理性论证。最初,设置单科型政法学院的目标正是为了培养偏于技术化或工匠型的法科人员;不在一个综合性大学里,学生以及教师的知识视野就必然受到限制,批判精神便无从发育。然而,西南法律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意识到了这种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力求突破这样的局限性。图书馆里的手不释卷,山荫道上的玄思妙想,宿舍卧谈中的唇枪舌剑,无不显示出这所专业略嫌单一的大学中的师生们不拘泥于法学一科、寻求超越的努力。这样的追求在我们的毕业生身上已经有多样化的体现:除了那些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人们经常在作品中显示出他们多学科的知识修养之外,不少校友进入政坛,或从事着法律之外的业务而且胜任愉快,一些人甚至成为戏剧作家、旅行(作)家、诗人、哲学家。相信随着母校向综合性大学的不断迈进,我们的毕业生在这个特色方面将更加令人瞻目。
对于人而言,50岁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就大学而言,50岁只能说是世界大学之林中的一颗幼树。尽管我们的母校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和传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还需要为建设一所伟大的大学而作出艰巨的努力。作为校友,在献礼的同时,我们也表达对母校美好前景的衷心祝福,祝愿母校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祝愿我们的校园永远桃李芬芳,祝愿我们的校友人才辈出,在不断提升母校地位的同时,也为整个国家法治大业的成就作出更多的贡献。
邈邈学府,在蜀山中。孜孜弘道,惟我学子。
《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编委会
2003年8月6日
目录
自序 ………………………………………………………………1
引论 ………………………………………………………………1
上篇 法政教育:清末法政人生长的摇篮
一 法政人的意义:清末的认知…………………………………5
(一)思想家的思考………………………………………………7
(二)法政科留学生的观察………………………………………10
(三)舆论的鼓吹…………………………………………………12
(四)政府大员的陈述……………………………………………15
(五)法政人才与救时济世………………………………………20
二 出洋留学法政的大潮(上):留学欧美法政科………………27
(一)法政科留欧学生……………………………………………27
(二)法政科留美学生……………………………………………33
三 出洋留学法政的大潮(下):留学日本法政科………………37
(一)留学日本法政科的历史演变………………………………38
(二)各省赴日留学法政科的一般情形…………………………41
(三)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50
(四)日本早稻田大学法政科及清国留学生部…………………58
(五)总评…………………………………………………………60
四 综合性学堂与大学法政(法律)科……………………………64
(一)北洋大学堂法律科…………………………………………66
(二)上海南洋公学法政科………………………………………67
(三)京师大学堂法政科…………………………………………68
(四)山西大学堂法律学门………………………………………71
五 法政(法律)学堂………………………………………………74
(—一)法政(法律)学堂的创办及其体制………………………74
(二)京师法政(法律)学堂………………………………………78
(三)京外各省的法政学堂………………………………………84
六 其他法政教育…………………………………………………101
(一)警察(巡警)学堂……………………………………………101
(二)自治研究所(社)……………………………………………106
(三)各省课吏馆(仕学馆)………………………………………111
(四)法政(法律)讲习所…………………………………………114
(五)律学馆和学治馆法政新班…………………………………117
(六)司法(审判)研究所(馆)……………………………………119
(七)法官养成所…………………………………………………123
下篇 法政人的“普遍化”:清末法政人的分布与活动
七 法政科毕业生的考试录用与授职……………………………131
(一)法政科留学毕业生的考试 ………………………………132
(二)法政科留学毕业生的廷试录用 …………………………141
(三)进士馆法政科留学毕业生的授职、任职…………………152
(四)国内法政科毕业生的官职奖励 …………………………156
八 法政名流荟萃“宪政编查馆”………………………………164
(一)宪政编查馆的法政英彦 …………………………………167
(二)宪政编查馆:“宪政之枢纽”……………………………173
(三)从宪政编查馆到内阁法制院 ……………………………179
(四)宪政筹备处的法政人员 …………………………………182
九 “修订法律馆”的法政精英 ………………………………184
(一)法政精英加盟修订法律馆…………………………………184
(二)修订法律馆法政精英的成就 ……………………………190
十 行政体系中的法政人…………………………………………200
(一)中央行政机构中的法政人 ………………………………200
(二)地方行政机构中的法政人 ………………………………205
十一 法政人之家(上):司法行政部门…………………………213
(一)法部的法政才俊……………………………………………213
(二)各省提法使司的法政人才 ………………………………219
十二 法政人之家(下):审判衙门………………………………221
(一)清末的法官考试录用制度 ………………………………221
(二)大理院中的法政人 ………………………………………231
(三)法政人控制地方审判厅 …………………………………235
十三 法政人筹办地方自治和谘议局……………………………253
(一)法政人进入地方自治筹办处 ……………………………253
(二)法政人遍布地方自治局(会)………………………………254
(三)法政人参与调查局 ………………………………………256
(四)法政人筹办谘议局 ………………………………………257
(五)法政人宣讲自治法政知识和法理 ………………………264
十四 充任“议员”的法政人 …………………………………271
(一)充任谘议局议员的法政名士 ……………………………272
(二)充任资政院议员的法政英才………………………………283
十五 法政科教员:培养法政人的法政人………………………290
(一)法政英杰创办和任职法政(法律)学堂……………………291
(二)法政人士主持自治研究所…………………………………305
十六 立宪与革命:法政人的分道扬镳…………………………309
(一)清末的立宪团体与法政人…………………………………309
(二)清末政党与法政人…………………………………………325
(三)革命阵营中的法政人………………………………………334
后语 ………………………………………………………………340
附表 ………………………………………………………………342
主要参考文献 ……………………………………………………408
引论 ………………………………………………………………1
上篇 法政教育:清末法政人生长的摇篮
一 法政人的意义:清末的认知…………………………………5
(一)思想家的思考………………………………………………7
(二)法政科留学生的观察………………………………………10
(三)舆论的鼓吹…………………………………………………12
(四)政府大员的陈述……………………………………………15
(五)法政人才与救时济世………………………………………20
二 出洋留学法政的大潮(上):留学欧美法政科………………27
(一)法政科留欧学生……………………………………………27
(二)法政科留美学生……………………………………………33
三 出洋留学法政的大潮(下):留学日本法政科………………37
(一)留学日本法政科的历史演变………………………………38
(二)各省赴日留学法政科的一般情形…………………………41
(三)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50
(四)日本早稻田大学法政科及清国留学生部…………………58
(五)总评…………………………………………………………60
四 综合性学堂与大学法政(法律)科……………………………64
(一)北洋大学堂法律科…………………………………………66
(二)上海南洋公学法政科………………………………………67
(三)京师大学堂法政科…………………………………………68
(四)山西大学堂法律学门………………………………………71
五 法政(法律)学堂………………………………………………74
(—一)法政(法律)学堂的创办及其体制………………………74
(二)京师法政(法律)学堂………………………………………78
(三)京外各省的法政学堂………………………………………84
六 其他法政教育…………………………………………………101
(一)警察(巡警)学堂……………………………………………101
(二)自治研究所(社)……………………………………………106
(三)各省课吏馆(仕学馆)………………………………………111
(四)法政(法律)讲习所…………………………………………114
(五)律学馆和学治馆法政新班…………………………………117
(六)司法(审判)研究所(馆)……………………………………119
(七)法官养成所…………………………………………………123
下篇 法政人的“普遍化”:清末法政人的分布与活动
七 法政科毕业生的考试录用与授职……………………………131
(一)法政科留学毕业生的考试 ………………………………132
(二)法政科留学毕业生的廷试录用 …………………………141
(三)进士馆法政科留学毕业生的授职、任职…………………152
(四)国内法政科毕业生的官职奖励 …………………………156
八 法政名流荟萃“宪政编查馆”………………………………164
(一)宪政编查馆的法政英彦 …………………………………167
(二)宪政编查馆:“宪政之枢纽”……………………………173
(三)从宪政编查馆到内阁法制院 ……………………………179
(四)宪政筹备处的法政人员 …………………………………182
九 “修订法律馆”的法政精英 ………………………………184
(一)法政精英加盟修订法律馆…………………………………184
(二)修订法律馆法政精英的成就 ……………………………190
十 行政体系中的法政人…………………………………………200
(一)中央行政机构中的法政人 ………………………………200
(二)地方行政机构中的法政人 ………………………………205
十一 法政人之家(上):司法行政部门…………………………213
(一)法部的法政才俊……………………………………………213
(二)各省提法使司的法政人才 ………………………………219
十二 法政人之家(下):审判衙门………………………………221
(一)清末的法官考试录用制度 ………………………………221
(二)大理院中的法政人 ………………………………………231
(三)法政人控制地方审判厅 …………………………………235
十三 法政人筹办地方自治和谘议局……………………………253
(一)法政人进入地方自治筹办处 ……………………………253
(二)法政人遍布地方自治局(会)………………………………254
(三)法政人参与调查局 ………………………………………256
(四)法政人筹办谘议局 ………………………………………257
(五)法政人宣讲自治法政知识和法理 ………………………264
十四 充任“议员”的法政人 …………………………………271
(一)充任谘议局议员的法政名士 ……………………………272
(二)充任资政院议员的法政英才………………………………283
十五 法政科教员:培养法政人的法政人………………………290
(一)法政英杰创办和任职法政(法律)学堂……………………291
(二)法政人士主持自治研究所…………………………………305
十六 立宪与革命:法政人的分道扬镳…………………………309
(一)清末的立宪团体与法政人…………………………………309
(二)清末政党与法政人…………………………………………325
(三)革命阵营中的法政人………………………………………334
后语 ………………………………………………………………340
附表 ………………………………………………………………342
主要参考文献 ……………………………………………………408
Lawyers and Political me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