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 evidence law

副标题:无

作   者:俞兆平,杨秀清,刘金华著

分类号:D925.1

ISBN:978756152833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丛书总序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第二节 证据的特征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第四节 我国证据制度的演变 第三章 民事证据的种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书证  第三节 物证  第四节 视听资料  第五节 证人证言  第六节 当事人陈述  第七节 鉴定结论  第八节 勘验笔录 第四章 证据分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三节 本证与反证  第四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五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五章 证明 第一节 证明概述 第二节 证明主体  第三节 证明对象 第四节 证明标准 第六章 举证责任 第一节 举证责任概述 第二节 举证责任的分配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承担与推定 第七章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一节 举证时限制度 第二节 证据交换制度 第八章 质证和认证  第一节 人民法院调查取证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质证  第三节 人民法院的认证 第九章 自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认的效力  第三节 自认成立的要件 第十章 人民法院审查判断证据  第一节 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第二节 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  第三节 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具体规则 第十一章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第三节 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第四节 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 第十二章 证据规则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二节 优先证据规则  第三节 意见证据规则 第十三章 证据保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证据保全的程序  第三节 证据保全的方法与效力

目录

丛书总序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第二节 证据的特征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第四节 我国证据制度的演变
第三章 民事证据的种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书证
 第三节 物证
 第四节 视听资料
 第五节 证人证言
 第六节 当事人陈述
 第七节 鉴定结论
 第八节 勘验笔录
第四章 证据分类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三节 本证与反证
 第四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五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五章 证明
第一节 证明概述
第二节 证明主体
 第三节 证明对象
第四节 证明标准
第六章 举证责任
第一节 举证责任概述
第二节 举证责任的分配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承担与推定
第七章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一节 举证时限制度
第二节 证据交换制度
第八章 质证和认证
 第一节 人民法院调查取证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质证
 第三节 人民法院的认证
第九章 自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认的效力
 第三节 自认成立的要件
第十章 人民法院审查判断证据
 第一节 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第二节 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
 第三节 法院审查判断证据的具体规则
第十一章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第三节 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第四节 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
第十二章 证据规则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二节 优先证据规则
 第三节 意见证据规则
第十三章 证据保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证据保全的程序
 第三节 证据保全的方法与效力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ivil evidence law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