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共分五编,介绍了通论编、先秦编、汉唐编、宋明编、晚清民国编。包括论古代哲学的范畴体系、观念的意义与功能辨析、公私概念的发展、春秋时代的“天道”观念等内容。
目录
总序
通论编
论古代哲学的范畴体系
观念的意义与功能辨析
“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自然”的思想
公私概念的发展
“仁”范畴的历史演变
儒家论“乐”
“理气论”的形成
茶道与“和”精神
先秦编
“天道”与“天命”:理神论的发生
春秋时代的“天道”观念
老子之“道”——超越并兼容宗教与科学
庄子的“心斋说”
“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
“义利之辨”及其思想史的定位
汉唐编
秦、西汉时期的“养生”思想与“天人相关说” ——人型的宇宙
. “天人感应论”与王充的批判
“自然”与“名教”之争探义
郭象的“性分”思想
才性之辨
佛道关于“生死”、“形神”问题的争论
宋明编
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原观”
“理欲之辨”求是
从康德的实践哲学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刘蕺山论“未发已发”——从“观念史”的考察谈起
“六经皆史说”
晚清民国编
西潮冲击下晚清士大夫的“变局观”
“议会”、“民主”与“共和”概念在中国的嬗变
“公理”的诉求及其泛化效应
严复思想中“科学”的位置
严复的“物竞天择’说析论:从比较的观点看
戊戌前后国人对“民权”、“民主”的认知
“科学”的形上化及其内在含义——“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再省思
《新青年》与两种自由主义传统
编后记
通论编
论古代哲学的范畴体系
观念的意义与功能辨析
“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自然”的思想
公私概念的发展
“仁”范畴的历史演变
儒家论“乐”
“理气论”的形成
茶道与“和”精神
先秦编
“天道”与“天命”:理神论的发生
春秋时代的“天道”观念
老子之“道”——超越并兼容宗教与科学
庄子的“心斋说”
“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
“义利之辨”及其思想史的定位
汉唐编
秦、西汉时期的“养生”思想与“天人相关说” ——人型的宇宙
. “天人感应论”与王充的批判
“自然”与“名教”之争探义
郭象的“性分”思想
才性之辨
佛道关于“生死”、“形神”问题的争论
宋明编
宋明理学中的“体用一原观”
“理欲之辨”求是
从康德的实践哲学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刘蕺山论“未发已发”——从“观念史”的考察谈起
“六经皆史说”
晚清民国编
西潮冲击下晚清士大夫的“变局观”
“议会”、“民主”与“共和”概念在中国的嬗变
“公理”的诉求及其泛化效应
严复思想中“科学”的位置
严复的“物竞天择’说析论:从比较的观点看
戊戌前后国人对“民权”、“民主”的认知
“科学”的形上化及其内在含义——“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再省思
《新青年》与两种自由主义传统
编后记
中国观念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