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吕铭康是广东新会人,生于上海,在青岛生活长达58年。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还是一位作家,曾创作许多散文、文艺评论儿童文学,个人出版过两本散文集,主编过全国性的《新世纪艺术散文选粹》等书;他主编的《2000青岛儿童文学选》曾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吕铭康从小喜欢京剧,酷爱花脸艺术,经常一展歌喉,高唱《坐寨》、《姚期》、《铡美案》、《黑旋风李逵》等剧目的唱段。他从1993年始即在青岛广播电台主持京剧节目,历时`4年之久。如今他虽已65周岁,却是退而不休,为撰写此书而走遍天南海北,广泛搜集材料,多历艰辛而终有成果,委实不易。 青岛拥有众多京剧戏迷和票友,吸引了许多京剧前贤来这个“大码头”演戏献艺。“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周信芳、唐韵笙等京剧大师都多次来青岛演出,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早在80多年前,青岛就已票房林立、人才辈出,不少名票下海后,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的出众才艺。1959年,言少朋、张少楼伉俪在青岛振兴了几乎失传的言派老生艺术,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反响。青岛与京剧的渊源,很深很厚,很值得一写。
目录
序
青岛与京剧之缘
梅兰芳确实来过青岛
前辈京剧名伶与老青岛
蒋介石在青岛看马连良的戏
程砚秋与青岛票友
李世芳崂山坠机遇难
陈永玲:绝唱在青岛
从平度城走出来的名旦许翰英
裘盛戎、李宗义的青岛情
杨宝森恳请哈宝山来青配戏
奚啸伯钟爱青岛鲁迅公园
吴素秋:青岛是我第二故乡
尚长荣在青岛“馅饼粥”拜师
孙毓敏:京剧启蒙地在青岛
裘门大弟子钳韵宏.
出自青岛的小生名家王筠蘅
青岛最大的戏院——永安
青岛第二大戏院——光陆
曾经辉煌的华乐戏院
青岛的戏楼与小戏院
老青岛的农村京剧戏班
青岛最著名票房——和声社
老青岛的京剧票房
“青岛梅兰芳”季砚农
著名梅派琴票李奘图
荀派名票郑倩文
多才多艺的名票于振之
人才济济的青岛老票房
青岛京剧的新生
青岛各戏院的班底
名角荟萃的原胶州京剧团
建团初期的青岛京剧团
言少朋加盟青岛京剧团
“言归正传”在青岛
言少朋、张少楼创演现代京剧《柜台》
梅园溢香的张春秋
“文革”前夕的青岛市京剧团
青岛年代左右的票友活动
京剧名票与青岛吕剧
……
青岛与京剧之缘
梅兰芳确实来过青岛
前辈京剧名伶与老青岛
蒋介石在青岛看马连良的戏
程砚秋与青岛票友
李世芳崂山坠机遇难
陈永玲:绝唱在青岛
从平度城走出来的名旦许翰英
裘盛戎、李宗义的青岛情
杨宝森恳请哈宝山来青配戏
奚啸伯钟爱青岛鲁迅公园
吴素秋:青岛是我第二故乡
尚长荣在青岛“馅饼粥”拜师
孙毓敏:京剧启蒙地在青岛
裘门大弟子钳韵宏.
出自青岛的小生名家王筠蘅
青岛最大的戏院——永安
青岛第二大戏院——光陆
曾经辉煌的华乐戏院
青岛的戏楼与小戏院
老青岛的农村京剧戏班
青岛最著名票房——和声社
老青岛的京剧票房
“青岛梅兰芳”季砚农
著名梅派琴票李奘图
荀派名票郑倩文
多才多艺的名票于振之
人才济济的青岛老票房
青岛京剧的新生
青岛各戏院的班底
名角荟萃的原胶州京剧团
建团初期的青岛京剧团
言少朋加盟青岛京剧团
“言归正传”在青岛
言少朋、张少楼创演现代京剧《柜台》
梅园溢香的张春秋
“文革”前夕的青岛市京剧团
青岛年代左右的票友活动
京剧名票与青岛吕剧
……
青岛与京剧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