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为2014年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而著的散文汇集,既是一位中大学子对母校及师长的怀想,也是一位学人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思索。书分三辑,第一辑从一名中山大学中文系七七级大学生的视角,谈及作者如何进入大学校园,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生活,捡拾那些失落在康乐园的记忆。第二辑怀念师长,忆述黄海章、董每戡、陈则光、吴宏聪等诸位著名学者,他们执着地行走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努力保持独立的学人品格。第三辑收录了四篇作者在中大的演说辞,对当下大学文化及高校教育进行了针砭与思索。本书既是一位学人近四十年来的随忆,也是一位中大学子对母校的怀想。在作者笔下,往事、故人、旧物皆有意蕴。展卷其中,读者能感受到这位著作等身的学者深厚的学养,也能感受到这位中大学子一颗拳拳的爱校之心。
目录
我的“中大故事”(代序)
我的大学
永远的“高考作文”
未必“永远”的记忆——《永远的1977 》序
从《红豆》到“学刊”
附录一:《红豆》1-7期目录
.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
那些失落在康乐园的记忆
不该消失的校园风景——《走近中大》序
从中大到北大
我的师长
花开花落浑闲事—— 怀念黄海章先生
一位后学的读书笔记——《董每戡集》序
此声真合静中听—— 怀念陈则光先生
“爱书成癖”乃书生本色
为人师者—— 在吴宏聪教授从教55 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吴宏聪与西南联大的故事——吴宏聪先生的《向母校告别》及相关照片
附录二:向母校告别—— 记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最后一次集会(吴宏聪)
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 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
格外“讲礼”的吴宏聪老师
我回母校讨诗笺
我的演讲
校友与大学文化
民族自信与文艺复兴
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做大事”与“做大官”
怀想中大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