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记录了作者十六年来对这一新兴学科的深入思考。“教育神经科学”与“心智、脑与教育” “神经教育学” “学习科学” “教育生物学”等令国内学者迷惑的诸多概念有怎样的关系?国内外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状况如何?如何架接心智、脑与教育之间的桥梁?国际上一些有关教育神经科学的大型国际项目与著名大学的专业机构是如何实施超学科的新型研究范式、开展横跨文理的学科交叉研究的?教育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如何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待教育的本质?作者通过科学严谨的论述,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明确的信息。
目录
*章 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 [001]
◎ *节 教育神经科学的概念内涵与研究目标 / 002
◎ 第二节 教育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 / 025
◎ 第三节 教育神经科学诞生的背景 / 041
◎ 第四节 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 046
第二章 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 [083]
◎ *节 架设心智、脑与教育的桥梁 / 083
◎ 第二节 国际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 / 105
◎ 第三节 研究范式的转型:教学脑的研究 / 119
第三章 教育的基础:人脑的可塑性 [127]
◎ *节 学习与经验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塑造 / 127
◎ 第二节 敏感期的可塑性机制与人的可教育性 / 149
第四章 脑、认知与文化教育 [173]
◎ *节 脑、认知与文化演进 / 173
◎ 第二节 基因、脑、心智与文化教育的交互作用 / 187
第五章 消除教育中的“神经神话”[205]
◎ *节 多元智力理论 / 206
◎ 第二节 学习风格 / 212
第六章 教育神经科学的展望 [217]
◎ *节 教育神经科学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 217
◎ 第二节 我国发展教育神经科学的对策 / 224
参考文献 [236]
索 引 [267]
后 记 [271]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