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史

副标题:无

作   者:许志峰 杨德深 马万里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50044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 录前 言绪 论第一节科学与科学体系
科学的定义(1)科学的分类(3)科学的总体结构
第二节社会与社会结构
社会生产系统(12)社会经济系统(14)社会政治系统(16)社会文化系统(17)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
第三节社会科学及其分类系统
生产科学类群(24)经济科学类群(26)政治科学类群(28)文化科学类群
第四节社会科学史研究的意义
社会科学整体研究的必要性(34)社会科学整体研究的意义(36)社会科学史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社会科学史的分期
社会科学史分期的指导思想(42)社会科学史分期的尝试
第一篇 古代社会科学的酝酿产生历史的导言
第一章远古的社会思想萌芽
远古时代的社会思想渊源(59)古代典籍中的社会思想萌芽(61)中国最早的专业著述
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科学的形成
哲学伦理心理与逻辑学说(73)政治管理与法律学说
历史军事与经济思想(82)文艺美学语言教育学说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社会科学的形成
希腊哲学伦理心理与逻辑学(94)希腊政治管理法律经济学说(101)希腊语言历史美学与教育学(106)罗马的哲学社会科学
第四章古代印度的社会科学
佛教与哲学(118)逻辑语言与文艺美学(121)政治法律与军事思想
本篇小结
第二篇 中世纪社会科学的缓慢发展历史的导言
第一章秦汉至唐时期中国的社会科学
哲学伦理文艺美学教育学说(134)政治管理法律与经济学说(140)语言心理逻辑历史军事学说
第二章宋元明时期中国的社会科学
哲学伦理文艺美学教育学说(151)政治法律与经济学说(156)语言心理逻辑历史军事学说
第三章阿拉伯印度日本的社会科学
阿拉伯的宗教哲学社会科学(163)印度的宗教与哲学社会科学(168)日本的哲学与社会科学
第四章欧洲神权统治下的社会科学
基督教教父哲学与伦理学说(175)政治经济与法律思想(179)史学军事心理教育文艺美学
第五章中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哲学伦理语言文艺美学(186)政治管理法学军事心理教育
本篇小结
第三篇 近代社会科学的重新崛起历史的导言
第一章欧洲的哲学思想
英国与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206)德国的批判哲学
第二章欧洲的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与生产力理论
近代早期的经济学说(218)工业革命中的经济学说(221)经济统计学与生产力理论(225)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三章欧洲的政治学法律学与社会思想
荷兰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230)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23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235)理想主义的社会学说
第四章欧洲的军事学史学与国际关系学说
资产阶级军事科学(242)资产阶级历史学说(248)近代国际关系理论
第五章欧洲的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与教育学说
英国法国德国的心理学说(254)经验主义唯理主义的语言学(256)英国与法国的逻辑学说(259)欧洲各国的教育学说
第六章欧洲的伦理学文艺学与美学思想
英国法国德国的伦理学说(272)法国德国英国的文艺理论(275)近代早期的美学思想(279)德国批判主义的美学思想
第七章中国和印度的社会科学
中国的哲学语言逻辑思想(285)中国的政治法律与社会思想(289)中国的文艺学与史学思想(292)印度的文艺学与美学
第八章美国和日本的社会科学
美国的政治法律思想(298)美国的文学艺术理论
美国的历史学说(303)日本的儒学与哲学思想(304)日本的政治法律与史学思想
本篇小结
第四篇 现代社会科学的飞跃前进历史的导言
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318)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320)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32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23)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325)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327)恩格斯论马克思主义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的研究(330)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立
劳动价值理论(334)剩余价值理论(336)资本的积累理论(338)再生产学说与经济危机理论(339)共产主义基本经济原则构想
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法律军事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建立(344)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理论(345)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346)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348)无产阶级政党学说(349)马克思主义法律学说(352)恩格斯的军事思想(354)附:第二国际领袖的社会思想
第四章资产阶级的经济学政治学与法律学说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357)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说(358)斯宾塞的国家有机体理论(360)尼采的强力意志与超人学说(361)法西斯主义的政治理论(362)19世纪初的法学思想(363)哲理法学派与社会法学派
第五章资产阶级的哲学文艺学与美学
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368)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
非理性与形式主义文艺理论(376)美学的各个流派
第六章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与教育学说
科学语言学的建立(381)数理逻辑的形成和发展
心理学确立与五大心理学派(386)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第七章管理学统计学与生产力科学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392)列宁斯大林对生产力的研究(394)现代统计学的形成(396)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398)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400)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
第八章社会学人类学与历史学说
现代社会学的形成(405)现代人类学的形成(408)现代民族学的形成(410)资产阶级的历史学说
第九章国际关系学与军事学说
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417)国际法理论(420)国际政治理论(421)国际经济理论(423)资产阶级的军事科学
第十章俄国的哲学与社会科学
民主主义的社会科学(430)列宁的哲学思想(434)列宁的政治学说(436)列宁的建党学说(438)列宁的经济学说(440)列宁的法律学说(441)斯大林的经济学说
第十一章中国的哲学与社会科学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社会科学(44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科学(448)毛泽东的哲学与经济学说(451)毛泽东的军事思想(454)毛泽东的建党学说(456)毛泽东的国家法律学说(458)其它社会科学思想(460)附: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五次大论战
第十二章日本的哲学与社会科学
政治法律与社会思想(466)哲学上唯物论与唯心论
教育与教育学说(472)文学及文艺理论
本篇小结
第五篇 当代社会科学的繁荣昌盛历史的导言
第一章国际关系学与军事学说
国际政治关系理论(484)国际经济理论(487)国际法律学说(489)国际关系学说分类系统略图(491)世界绿色运动(492)军事科学理论(495)军事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二章生产力理论与经济学说
国外的生产力理论(501)中国的生产力理论研究
生产力理论分类系统略图(505)苏联东欧的经济学说(506)西欧与美国的经济学说(508)日本的经济学说(51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说(513)中国的经济学说(515)经济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三章政治学与法律学说
西方国家的政治学说(519)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学说(520)思想政治教育学说(521)执政党学说的形成和发展(527)政治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29)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530)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学说(533)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学说(534)法律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四章社会学与统计学说
西方社会学说的主要理论(538)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学说(542)社会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44)苏联中国的社会经济统计学(545)西方各国统计理论的现状(547)统计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五章管理学与领导学说
西方的管理学说(552)日本的管理思想(557)苏联的管理思想(558)中国的管理思想(560)管理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61)领导科学的产生和发展(562)领导科学新学科(564)领导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六章人类学民族学人文地理学与历史学说
国外人类学的研究(570)中国的人类学研究(572)人类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73)中国的民族学说(574)国外民族学的主要流派(576)民族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77)人文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578)人文地理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80)中国苏联的历史学研究(581)西方的历史学研究(584)历史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七章语言学文艺学与美学思想
语言学研究概况(586)语言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90)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591)苏联的文艺理论(593)中国的文艺理论(595)文艺学说分类系统略图(597)西方的美学思想研究(596)苏联的美学思想研究(600)中国的美学思想研究(602)美学思想分类系统略图
第八章伦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说
西方伦理学说的主要流派(605)苏联的伦理学研究
中国的伦理学研究(609)伦理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西方的四大心理学派(611)苏联的心理学说
中国的心理学说(613)心理学说分类系统略图(614)西方的教育学说(615)苏联东欧的教育学说(617)中国日本的教育学说(620)教育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九章科学学与图书情报学说
科学学的产生和国外的研究(623)中国的科学学研究(624)科学学思想分类系统略图(625)国外图书馆思想的发展(626)中国图书馆思想的发展(630)情报学的形成和发展(633)图书情报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第十章哲学与逻辑学说
苏联的哲学研究概况(638)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641)西方哲学各派别(644)哲学思想分类系统略图(651)西方逻辑学说的主要派别(652)苏联逻辑学研究概况(654)中国逻辑学发展概况(656)逻辑学说分类系统略图
本篇小结
结 论第一节社会科学的特点
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661)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第二节社会科学的功能
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674)社会科学的决策功能
社会科学的导向功能(677)社会科学的生产经济功能
第三节社会科学的演化规律
社会实践与社会理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685)社会需要与内在逻辑辩证统一(387)常规发展与革命发展相互交替
第四节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社会科学的整体化趋势(692)社会科学的主体化趋势
社会科学的应用化趋势(697)社会科学的国家化国际化趋势
本书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社会科学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