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陕西通史10》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明,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安葬于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距今6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西安半坡遗址——向我们提供了关于半坡氏族社会的全景。当时,先民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也饲养家畜”。除此,陕西省临潼县附近发现的姜寨遗址、宝鸡地区数百处仰韶文化遗存,以及陕北仰韶文化遗存的发现,都证明远古炎黄时代先民们已经过着农业为主的生活。这说明原始农耕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肇始的物质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独立领导陕西人民开展武装斗争
第一节 陕西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大革命
时期群众运动的发展
陕西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大革命时期陕西
的群众运动(6)冯玉祥清党反共和陕
西省革命的低潮(8)
第二节 中共陕西省委“九二六”会议
第三节 清涧、渭华起义和各地武装暴动清涧起义(16)渭华起义(19)
渭北地区的起义(25)
第二章 陕甘边和陕北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兴起
第一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失败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7)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失败的经验教训(33)
第二节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的会合(35)
陕甘边游击根据地的开辟(37)陕甘边革
命根据地的创建(41)红二十六军南下的
失败(49)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
大(51)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57)
第三节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游击战争的开展与挫折(59)陕北游
击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和游击根据地的开辟(63)陕北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67)陕北省工农民主政府和红
二十七军的成立(70)
第三章 陕南苏区的创建
第一节 红四方面军入陕前陕南人民的革命
斗争陕南的政治经济状况(74)陕南人民的革
命斗争(76)准备迎接红四方面军(79)
第二节 红四方面军的过境与陕南苏区的创
建红四方面军过境及其影响(81)红二十九
军的成立和陕南苏区的创建(84)马儿岩
事变及其沉痛教训(91)陕南战役和陕南
苏区的发展(94)陕南苏区各项建设
事业的起步(100)
第三节 陕南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
红三军过安康(102)安康起义(104)
争取地方实力派的成功和红色交通线的建立(108)
第四节 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与陕南苏区的挫折
陕南苏区的沦陷(111)陕南人民的反抗斗争(112)
第四章 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第一节 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红二十五军长征转移进入陕东南(117)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20)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27)土地革命的初步开展(133)培养地方群众领袖(135)
第二节 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
鄂豫陕省委关于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决策(136)斩断西兰公路18天(137)与西北红军会师陕北(139)
第三节 鄂豫陕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斗争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险恶形势(140)鄂豫陕特委和红七十四师的成立(142)红七十四师的艰苦斗争(143)红七十四师的整编(149)
红七十四师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斗争的重大意义(150)
第五章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的成立(153)
陕甘边和陕北两根据地连成一片(155)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163)
第二节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的会合(164)劳
山、榆林桥战斗的胜利(167)左倾错误
肃反及其危害(170)
第三节 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中央红军与西北红军会师陕北(174)东
征作战与支援神府苏区(179)西征作战
与陕甘宁根据地的形成(183)红军三大
主力会师西北(186)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的巩固与扩大(188)
第六章 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
第七章 豫鄂陕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创建
第八章 陕甘宁解放区从农村走向城市
大事年表
第一章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独立领导陕西人民开展武装斗争
第一节 陕西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大革命
时期群众运动的发展
陕西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大革命时期陕西
的群众运动(6)冯玉祥清党反共和陕
西省革命的低潮(8)
第二节 中共陕西省委“九二六”会议
第三节 清涧、渭华起义和各地武装暴动清涧起义(16)渭华起义(19)
渭北地区的起义(25)
第二章 陕甘边和陕北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兴起
第一节 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失败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7)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失败的经验教训(33)
第二节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支队的会合(35)
陕甘边游击根据地的开辟(37)陕甘边革
命根据地的创建(41)红二十六军南下的
失败(49)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
大(51)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57)
第三节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游击战争的开展与挫折(59)陕北游
击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和游击根据地的开辟(63)陕北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67)陕北省工农民主政府和红
二十七军的成立(70)
第三章 陕南苏区的创建
第一节 红四方面军入陕前陕南人民的革命
斗争陕南的政治经济状况(74)陕南人民的革
命斗争(76)准备迎接红四方面军(79)
第二节 红四方面军的过境与陕南苏区的创
建红四方面军过境及其影响(81)红二十九
军的成立和陕南苏区的创建(84)马儿岩
事变及其沉痛教训(91)陕南战役和陕南
苏区的发展(94)陕南苏区各项建设
事业的起步(100)
第三节 陕南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
红三军过安康(102)安康起义(104)
争取地方实力派的成功和红色交通线的建立(108)
第四节 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与陕南苏区的挫折
陕南苏区的沦陷(111)陕南人民的反抗斗争(112)
第四章 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第一节 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红二十五军长征转移进入陕东南(117)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20)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27)土地革命的初步开展(133)培养地方群众领袖(135)
第二节 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
鄂豫陕省委关于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决策(136)斩断西兰公路18天(137)与西北红军会师陕北(139)
第三节 鄂豫陕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斗争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险恶形势(140)鄂豫陕特委和红七十四师的成立(142)红七十四师的艰苦斗争(143)红七十四师的整编(149)
红七十四师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斗争的重大意义(150)
第五章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的成立(153)
陕甘边和陕北两根据地连成一片(155)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163)
第二节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的会合(164)劳
山、榆林桥战斗的胜利(167)左倾错误
肃反及其危害(170)
第三节 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中央红军与西北红军会师陕北(174)东
征作战与支援神府苏区(179)西征作战
与陕甘宁根据地的形成(183)红军三大
主力会师西北(186)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的巩固与扩大(188)
第六章 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
第七章 豫鄂陕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创建
第八章 陕甘宁解放区从农村走向城市
大事年表
陕西通史.10,革命根据地卷[地方志]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