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世界

副标题:无

作   者:罗伯特·韦特

分类号:

ISBN:978751173340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希特勒作为第三帝国的独裁力量,显示出了复杂的人格特征,本书研究了这个凶残的独裁者内心的扭曲人格,并指出希特勒的心理变态对他夺取政权、对他的公共政策和他的覆灭起到的作用。作者强调希特勒个人生活和社会经历中那些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更充分地加以理解的特异之处,而且,强调了文明对这种个性的人物有何反应。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方式定义为“心理史学”,弥补多年来结构主义史学对制度史的片面强调以及对个性问题的忽视;同时认为希特勒的人格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他的一生。作者还反对将希特勒人格中的非理性成分作区别于常人的“恶魔化”,他认为希特勒不仅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应当用正规的心理学方法,理解他的人生。总之,本书将临床心理学和政治史学结合起来,试图为希特勒这个人和他的时代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目录


目录

前言 ∥ 001

序言:探索希特勒 ∥ 001

致谢 ∥ 001

*章肖像与其人 ∥001

身体特征 ∥ 003

个人品性 ∥ 007

恐惧和妄想 ∥ 017

作为宗教领袖的希特勒 ∥ 029

分裂的人 ∥ 035

希特勒与女人 ∥ 052

第二章希特勒的精神世界 ∥ 061

希特勒的阅读 ∥ 066

希特勒与艺术 ∥ 070

意识形态 ∥ 082

斗争:“万物之父” ∥ 086

希特勒政治观点的起源 ∥ 101

第三章作为成人之父的孩子 ∥ 143

犹太祖父? ∥ 145

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施克尔格鲁伯) ∥151

母亲:克拉拉·珀茨尔 ∥ 159

阿道夫的幼年和少年时代 ∥ 165

不见睾丸的病例 ∥ 172

希特勒的“初境创伤” ∥ 185

童年晚期 ∥ 192

“消极认同”:林茨的花花公子 ∥ 198

克拉拉之死 ∥ 206

同一性危机,1908—1918年 ∥ 211

慕尼黑的使命,1919—1933年 ∥ 234

元首的生活方式 ∥ 251

希特勒的情感故事 ∥ 255

希特勒的性生活 ∥ 266

第四章以史为序:希特勒与历史 ∥ 279

*帝国,800—1806 ∥ 282

非帝国的德国,1806—1871 ∥ 295

第二帝国,1871—1918 ∥ 305

第三帝国的诞生,1918—1933 ∥ 348

第五章从个人神经症到公共政策 ∥ 401

哪种“神经症”? ∥ 402

希特勒思想意识的心理学根源 ∥ 414

希特勒反犹主义的历史后果 ∥ 424

身份混乱的益处 ∥ 430

行动的残忍和顽固 ∥ 437

希特勒帝国中的信任与不信任 ∥ 442

侵略战争的心理学根源 ∥ 446

希特勒的毁灭需要 ∥ 451

通过自毁达到成功 ∥ 475

目录

00

00

希特勒的世界—— 一部心理传记

附录 ∥ 493

注释 ∥ 504

索引 ∥ 570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希特勒的世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