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华针灸学》是一本以中医基础为纲、针灸医学为目、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点的针灸学新著。由针灸学发展简史,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腧穴概论,腧穴各论,病因与发病,诊法,辨证论治概要,针刺法,灸法,拔罐法,治疗概论,治疗各论共计15章组成。为了适应海内外读者学习、运用中华针灸学理论和经验的需要,本书分别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出版,既有利于针灸医学的对外交流、培训,也可以作为国内学者参与对外教学和医疗服务的重要学习参考书。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针灸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针灸疗法的起源
第二节针灸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第四节针灸医学向世界的传播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比较
二、演绎
三、类比
四、以表知里
五、反证
第三章脏腑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肝
四、肾
五、脾
第二节六腑
一、胃
二、小肠
三、大肠
四、胆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二、腑与腑的关系
三、脏与腑的关系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精
第二节气
一、气的生成
二、气的分类
三、气的运行
四、气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血
一、血的生成
二、血的运行
三、血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二、精与血的关系
三、气与血的关系
四、气与津液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的概念和特点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四、经络的作用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的表现特点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任脉
二、督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维脉
六、阳维脉
七、阴跷脉
八、阳跷脉
第四节十二经别
一、一合(手阳明经别、手太阴经别)
二、二合(手太阳经别、手少阴经别)
三、三合(手少阳经别、手厥阴经别)
四、四合(足阳明经别、足太阴经别)
五、五合(足太阳经别、足少阴经别)
六、六合(足少阳经别、足厥阴经别)
第五节络脉
一、手三阴之络
二、手三阳之络
三、足三阴之络
四、足三阳之络
五、大络
第六节十二经筋
一、手三阴经筋
二、手三阳经筋
三、足三阴经筋
四、足三阳经筋
第七节十二皮部
一、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
二、十二皮部的功能作用
第八节标本、根结
一、标本
二、根结
第九节气街、四海
一、气街
二、四海
第十节经络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在病理中的体现
二、经络在诊断中的作用
三、经络在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一节经络的研究
一、经络现象的研究
二、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
第六章腧穴概论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腧穴的定位和取法
一、体表标志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四、简便取穴法
第三节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俞穴
五、募穴
六、郄穴
七、八会穴
八、下合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第四节腧穴的功能作用
一、输注气血
二、反应病症
三、协助诊断
四、防治疾病
第五节腧穴主治概要
一、腧穴主治的普遍性
二、腧穴主治的特殊性
第七章腧穴各论
第一节任脉经穴
一、会阴
二、曲骨
三、中极
四、关元
五、石门
六、气海
七、阴交
八、神阙
九、水分
十、下脘
十一、建里
十二、中脘
十三、上脘
十四、巨阙
十五、鸠尾
十六、中庭
十七、膻中
十八、玉堂
十九、紫宫
二十、华盖
二十一、璇玑
二十二、天突
二十三、廉泉
二十四、承浆
第二节督脉经穴
一、长强
二、腰俞
三、腰阳关
四、命门
五、悬枢
六、脊中
七、中枢
八、筋缩
九、至阳
十、灵台
十一、神道
十二、身柱
十三、陶道
十四、大椎
十五、哑门
十六、风府
十七、脑户
十八、强间
十九、后顶
二十、百会
二十一、前顶
二十二、囟会
二十三、上星
二十四、神庭
二十五、素髎
二十六、水沟
二十七、兑端
二十八、龈交
第三节手太阴肺经经穴
一、中府
二、云门
三、天府
四、侠白
五、尺泽
六、孔最
七、列缺
八、经渠
九、太渊
十、鱼际
十一、少商
第四节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一、商阳
二、二间
三、三间
四、合谷
五、阳溪
六、偏历
七、温溜
八、下廉
九、上廉
十、手三里
十一、曲池
十二、肘髎
十三、手五里
十四、臂臑
十五、肩髃
十六、巨骨
十七、天鼎
十八、扶突
十九、禾髎
二十、迎香
第五节足阳明胃经腧穴
一、承泣
二、四白
三、巨髎
四、地仓
五、大迎
六、颊车
七、下关
八、头维
九、人迎
十、水突
十一、气舍
十二、缺盆
十三、气户
十四、库房
十五、屋翳
十六、膺窗
十七、乳中
十八、乳根
十九、不容
二十、承满
二十一、梁门
二十二、关门
二十三、太乙
二十四、滑肉门
二十五、天枢
二十六、外陵
二十七、大巨
二十八、水道
二十九、归来
三十、气冲
三十一、髀关
三十二、伏兔
三十三、阴市
三十四、梁丘
三十五、犊鼻
三十六、足三里
三十七、上巨虚
三十八、条口
三十九、下巨虚
四十、丰隆
四十一、解溪
四十二、冲阳
四十三、陷谷
四十四、内庭
四十五、厉兑
第六节足太阴脾经腧穴
一、隐白
二、大都
三、太白
四、公孙
五、商丘
六、三阴交
七、漏谷
八、地机
九、阴陵泉
十、血海
十一、箕门
十二、冲门
十三、府舍
十四、腹结
十五、大横
十六、腹哀
十七、食窦
十八、天溪
十九、胸乡
二十、周荣
二十一、大包
第七节手少阴心经腧穴
一、极泉
二、青灵
三、少海
四、灵道
五、通里
六、阴郄
七、神门
八、少府
九、少冲
第八节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一、少泽
二、前谷
三、后溪
四、腕骨
五、阳谷
六、养老
七、支正
八、小海
九、肩贞
十、臑俞
十一、天宗
十二、秉风
十三、曲垣
十四、肩外俞
十五、肩中俞
十六、天窗
十七、天容
十八、颧髎
十九、听宫
第九节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一、睛明
二、攒竹
三、眉冲
四、曲差
五、五处
六、承光
七、通天
八、络却
九、玉枕
十、天柱
十一、大杼
十二、风门
十三、肺俞
十四、厥阴俞
十五、心俞
十六、督俞
十七、膈俞
十八、肝俞
十九、胆俞
二十、脾俞
二十一、胃俞
二十二、三焦俞
二十三、肾俞
二十四、气海俞
二十五、大肠俞
二十六、关元俞
二十七、小肠俞
二十八、膀胱俞
二十九、中膂俞
三十、白环俞
三十一、上髎
三十二、次髎
三十三、中髎
三十四、下髎
三十五、会阳
三十六、承扶
三十七、殷门
三十八、浮郄
三十九、委阳
四十、委中
四十一、附分
四十二、魄户
四十三、膏肓
四十四、神堂
四十五、譩譆
四十六、膈关
四十七、魂门
四十八、阳纲
四十九、意舍
五十、胃仓
五十一、肓门
五十二、志室
五十三、胞肓
五十四、秩边
五十五、合阳
五十六、承筋
五十七、承山
五十八、飞扬
五十九、跗阳
六十、昆仑
六十一、仆参
六十二、申脉
六十三、金门
六十四、京骨
六十五、束骨
六十六、足通谷
六十七、至阴
第十节足少阴肾经腧穴
一、涌泉
二、然谷
三、太溪
四、大钟
五、水泉
六、照海
七、复溜
八、交信
九、筑宾
十、阴谷
十一、横骨
十二、大赫
十三、气穴
十四、四满
十五、中注
十六、肓俞
十七、商曲
十八、石关
十九、阴都
二十、腹通谷
二十一、幽门
二十二、步廊
二十三、神封
二十四、灵墟
二十五、神藏
二十六、彧中
二十七、俞府
第十一节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一、天池
二、天泉
三、曲泽
四、郄门
五、间使
六、内关
七、大陵
八、劳宫
九、中冲
第十二节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一、关冲
二、液门
三、中渚
四、阳池
五、外关
六、支沟
七、会宗
八、三阳络
九、四渎
十、天井
十一、清冷渊
十二、消泺
十三、臑会
十四、肩髎
十五、天髎
十六、天牖
十七、翳风
十八、瘈脉
十九、颅息
二十、角孙
二十一、耳门
二十二、耳和髎
二十三、丝竹空
第十三节足少阳胆经腧穴
一、瞳子髎
二、听会
三、上关
四、颔厌
五、悬颅
六、悬厘
七、曲鬓
八、率谷
九、天冲
十、浮白
十一、头窍阴
十二、完骨
十三、本神
十四、阳白
十五、头临泣
十六、目窗
十七、正营
十八、承灵
十九、脑空
二十、风池
二十一、肩井
二十二、渊腋
二十三、辄筋
二十四、日月
二十五、京门
二十六、带脉
二十七、五枢
二十八、维道
二十九、居髎
三十、环跳
三十一、风市
三十二、中渎
三十三、膝阳关
三十四、阳陵泉
三十五、阳交
三十六、外丘
三十七、光明
三十八、阳辅
三十九、悬钟
四十、丘墟
四十一、足临泣
四十二、地五会
四十三、侠溪
四十四、足窍阴
第十四节足厥阴经腧穴
一、大敦
二、行间
三、太冲
四、中封
五、蠡沟
六、中都
七、膝关
八、曲泉
九、阴包
十、足五里
十一、阴廉
十二、急脉
十三、章门
十四、期门
第十五节奇穴
一、头颈部
(一)四神聪
(二)当阳
(三)印堂
(四)鱼腰
(五)太阳
(六)耳尖
(七)球后
(八)上迎香
(九)内迎香
(十)聚泉
(十一)海泉
(十二)金津、玉液
(十三)翳明
(十四)颈百劳
(十五)牵正
(十六)安眠
二、胸腹部
(一)子宫
(二)提托
(三)三角灸
三、腰背部
(一)定喘
(二)夹脊
(三)胃脘下俞
(四)痞根
(五)下极俞
(六)腰宜
(七)腰眼
(八)十七椎
(九)腰奇
四、上肢部
(一)肘尖
(二)二白
(三)中泉
(四)中魁
(五)大骨空
(六)小骨空
(七)腰痛点
(八)外劳宫
(九)八邪
(十)四缝
(十一)十宣
(十二)落枕
(十三)肩前
五、下肢部
(一)髋骨
(二)鹤顶
(三)百虫窝
(四)内膝眼
(五)膝眼
(六)胆囊穴
(七)阑尾穴
(八)内踝尖
(九)外踝尖
(十)八风
(十一)独阴
(十二)气端
(十三)环中
第八章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病因
一、六淫
二、七情
三、饮食、劳逸失调
四、药邪、诸虫与外伤
五、先天遗传因素
六、痰饮、瘀血
第二节发病
一、正气与发病
二、邪气与发病
三、内外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第三节病机
一、邪正抗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津液失常
第九章诊法
第一节望诊
一、望神
二、望面色
三、望形体
四、望姿态
五、望头面
六、望五官
七、望排出物
八、舌诊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一般情况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
五、个人生活史
六、家族史
七、问现在症
第四节切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三、常见病脉及其临床意义
四、相兼脉与主病
第五节按诊
一、按肌肤
二、按胸胁、脘腹
三、按经脉
四、按腧穴
第十章辨证论治概要
第一节病因辨证论治
一、六淫辨证论治
二、七情病辨证论治
第二节八纲辨证论治
一、阴阳证治
二、表里证治
三、寒热证治
四、虚实证治
第三节脏腑辨证论治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论治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论治
三、脾与胃病辨证论治
四、肝与胆病辨证论治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论治
六、脏腑兼病辨证论治
第四节气血津液辨证论治
一、气病辨证论治
二、血病辨证论治
三、津液病辨证论治
第五节痰饮、血瘀辨证论治
一、痰证
二、饮证
三、血瘀证
第六节经络辨证论治
一、十二经脉辨证论治
二、奇经八脉辨证论治
第七节六经辨证论治
一、太阳病证治
二、阳明病证治
三、少阳病证治
四、太阴病证治
五、少阴病证治
六、厥阴病证治
七、六经传变
第八节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一、卫分病证治
二、气分病证治
三、营分病证治
四、血分病证治
五、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第九节三焦证治
一、上焦证治
二、中焦证治
三、下焦证治
第十一章针刺法
第一节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二、练针法
三、针刺前的准备
四、针刺方法
五、针刺注意事项
六、针刺异常情况
第二节其他刺法
一、三棱针刺法
二、皮肤针刺法
三、皮内针刺法
第三节现代针法
一、电针法
二、耳针法
三、头针法
四、腕踝针法
附:古代九针及刺法
第十二章灸法
一、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范围
二、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拔罐法
一、拔罐的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
二、拔罐法的分类
三、常用拔罐法的操作方法
第十四章治疗概论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一、调和阴阳
二、疏通经络
三、扶正祛邪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一、分别标本
二、补虚与泻实
三、三因制宜
第三节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一、八纲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二、脏腑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三、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的运用
第四节针灸处方选穴及配穴方法
一、选穴方法
二、配穴方法
三、特定穴的应用
第十五章治疗各论
第一节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病毒性肝炎
四、细菌性痢疾
五、疟疾
第二节呼吸、心血管疾病
一、气管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心律失常
四、高血压病
五、无脉症
六、肢端动脉痉挛症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膈肌痉挛
二、胃炎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
四、胃下垂
五、肠炎
六、胆囊炎
七、习惯性便秘
第四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一、泌尿系感染
二、前列腺炎
三、泌尿系结石
四、尿潴留
五、尿失禁
六、男性不育症
七、男性性功能低下
第五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糖尿病
三、单纯性肥胖
四、原发性骨质疏松
第六节运动系统疾病
一、风湿性关节炎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四、颈椎病
五、肩关节周围炎
六、肱骨外上髁炎
七、慢性腰肌劳损
八、急性腰扭伤
九、腰椎间盘突出
十、鞭抽病
第七节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一、三叉神经痛
二、血管神经性头痛
三、周围性面神经炎
四、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五、肋间神经痛
六、坐骨神经痛
七、多发性硬化症
八、癫痫
九、脑血管意外
十、震颤麻痹
十一、精神分裂症
十二、神经衰弱
十三、癔症
十四、抑郁症
十五、老年痴呆症
第八节外科、皮肤科疾病
一、急性乳腺炎
二、乳腺增生病
三、急性阑尾炎
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五、痔疮
六、荨麻疹
七、湿疹
八、神经性皮炎
九、带状疱疹
十、痤疮
十一、斑秃
第九节耳鼻喉、口腔、眼科疾病
一、耳源性眩晕
二、化脓性中耳炎
三、鼻炎
四、鼻窦炎
五、急性扁桃体炎
六、结膜炎
七、麦粒肿
八、老年性白内障
九、青少年近视
十、牙龈炎
十一、溃疡性口炎
第十节妇科疾病
一、痛经
二、月经不调
三、经闭
四、功能性子宫出血
五、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六、盆腔炎
七、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八、更年期综合征
九、子宫脱垂
十、不孕症
十一、妊娠呕吐
十二、胎位不正
十三、产后少乳
十四、产力异常
第十一节儿科疾病
一、小儿营养不良
二、小儿遗尿
三、小儿脑性瘫痪
四、小儿多动症
第十二节其他
一、针刺麻醉
二、戒烟
三、戒毒
四、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五、美容
第一章针灸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针灸疗法的起源
第二节针灸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第四节针灸医学向世界的传播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比较
二、演绎
三、类比
四、以表知里
五、反证
第三章脏腑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肝
四、肾
五、脾
第二节六腑
一、胃
二、小肠
三、大肠
四、胆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二、腑与腑的关系
三、脏与腑的关系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精
第二节气
一、气的生成
二、气的分类
三、气的运行
四、气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血
一、血的生成
二、血的运行
三、血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津液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二、精与血的关系
三、气与血的关系
四、气与津液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的概念和特点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四、经络的作用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的表现特点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任脉
二、督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维脉
六、阳维脉
七、阴跷脉
八、阳跷脉
第四节十二经别
一、一合(手阳明经别、手太阴经别)
二、二合(手太阳经别、手少阴经别)
三、三合(手少阳经别、手厥阴经别)
四、四合(足阳明经别、足太阴经别)
五、五合(足太阳经别、足少阴经别)
六、六合(足少阳经别、足厥阴经别)
第五节络脉
一、手三阴之络
二、手三阳之络
三、足三阴之络
四、足三阳之络
五、大络
第六节十二经筋
一、手三阴经筋
二、手三阳经筋
三、足三阴经筋
四、足三阳经筋
第七节十二皮部
一、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
二、十二皮部的功能作用
第八节标本、根结
一、标本
二、根结
第九节气街、四海
一、气街
二、四海
第十节经络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在病理中的体现
二、经络在诊断中的作用
三、经络在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一节经络的研究
一、经络现象的研究
二、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
第六章腧穴概论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腧穴的定位和取法
一、体表标志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四、简便取穴法
第三节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俞穴
五、募穴
六、郄穴
七、八会穴
八、下合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第四节腧穴的功能作用
一、输注气血
二、反应病症
三、协助诊断
四、防治疾病
第五节腧穴主治概要
一、腧穴主治的普遍性
二、腧穴主治的特殊性
第七章腧穴各论
第一节任脉经穴
一、会阴
二、曲骨
三、中极
四、关元
五、石门
六、气海
七、阴交
八、神阙
九、水分
十、下脘
十一、建里
十二、中脘
十三、上脘
十四、巨阙
十五、鸠尾
十六、中庭
十七、膻中
十八、玉堂
十九、紫宫
二十、华盖
二十一、璇玑
二十二、天突
二十三、廉泉
二十四、承浆
第二节督脉经穴
一、长强
二、腰俞
三、腰阳关
四、命门
五、悬枢
六、脊中
七、中枢
八、筋缩
九、至阳
十、灵台
十一、神道
十二、身柱
十三、陶道
十四、大椎
十五、哑门
十六、风府
十七、脑户
十八、强间
十九、后顶
二十、百会
二十一、前顶
二十二、囟会
二十三、上星
二十四、神庭
二十五、素髎
二十六、水沟
二十七、兑端
二十八、龈交
第三节手太阴肺经经穴
一、中府
二、云门
三、天府
四、侠白
五、尺泽
六、孔最
七、列缺
八、经渠
九、太渊
十、鱼际
十一、少商
第四节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一、商阳
二、二间
三、三间
四、合谷
五、阳溪
六、偏历
七、温溜
八、下廉
九、上廉
十、手三里
十一、曲池
十二、肘髎
十三、手五里
十四、臂臑
十五、肩髃
十六、巨骨
十七、天鼎
十八、扶突
十九、禾髎
二十、迎香
第五节足阳明胃经腧穴
一、承泣
二、四白
三、巨髎
四、地仓
五、大迎
六、颊车
七、下关
八、头维
九、人迎
十、水突
十一、气舍
十二、缺盆
十三、气户
十四、库房
十五、屋翳
十六、膺窗
十七、乳中
十八、乳根
十九、不容
二十、承满
二十一、梁门
二十二、关门
二十三、太乙
二十四、滑肉门
二十五、天枢
二十六、外陵
二十七、大巨
二十八、水道
二十九、归来
三十、气冲
三十一、髀关
三十二、伏兔
三十三、阴市
三十四、梁丘
三十五、犊鼻
三十六、足三里
三十七、上巨虚
三十八、条口
三十九、下巨虚
四十、丰隆
四十一、解溪
四十二、冲阳
四十三、陷谷
四十四、内庭
四十五、厉兑
第六节足太阴脾经腧穴
一、隐白
二、大都
三、太白
四、公孙
五、商丘
六、三阴交
七、漏谷
八、地机
九、阴陵泉
十、血海
十一、箕门
十二、冲门
十三、府舍
十四、腹结
十五、大横
十六、腹哀
十七、食窦
十八、天溪
十九、胸乡
二十、周荣
二十一、大包
第七节手少阴心经腧穴
一、极泉
二、青灵
三、少海
四、灵道
五、通里
六、阴郄
七、神门
八、少府
九、少冲
第八节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一、少泽
二、前谷
三、后溪
四、腕骨
五、阳谷
六、养老
七、支正
八、小海
九、肩贞
十、臑俞
十一、天宗
十二、秉风
十三、曲垣
十四、肩外俞
十五、肩中俞
十六、天窗
十七、天容
十八、颧髎
十九、听宫
第九节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一、睛明
二、攒竹
三、眉冲
四、曲差
五、五处
六、承光
七、通天
八、络却
九、玉枕
十、天柱
十一、大杼
十二、风门
十三、肺俞
十四、厥阴俞
十五、心俞
十六、督俞
十七、膈俞
十八、肝俞
十九、胆俞
二十、脾俞
二十一、胃俞
二十二、三焦俞
二十三、肾俞
二十四、气海俞
二十五、大肠俞
二十六、关元俞
二十七、小肠俞
二十八、膀胱俞
二十九、中膂俞
三十、白环俞
三十一、上髎
三十二、次髎
三十三、中髎
三十四、下髎
三十五、会阳
三十六、承扶
三十七、殷门
三十八、浮郄
三十九、委阳
四十、委中
四十一、附分
四十二、魄户
四十三、膏肓
四十四、神堂
四十五、譩譆
四十六、膈关
四十七、魂门
四十八、阳纲
四十九、意舍
五十、胃仓
五十一、肓门
五十二、志室
五十三、胞肓
五十四、秩边
五十五、合阳
五十六、承筋
五十七、承山
五十八、飞扬
五十九、跗阳
六十、昆仑
六十一、仆参
六十二、申脉
六十三、金门
六十四、京骨
六十五、束骨
六十六、足通谷
六十七、至阴
第十节足少阴肾经腧穴
一、涌泉
二、然谷
三、太溪
四、大钟
五、水泉
六、照海
七、复溜
八、交信
九、筑宾
十、阴谷
十一、横骨
十二、大赫
十三、气穴
十四、四满
十五、中注
十六、肓俞
十七、商曲
十八、石关
十九、阴都
二十、腹通谷
二十一、幽门
二十二、步廊
二十三、神封
二十四、灵墟
二十五、神藏
二十六、彧中
二十七、俞府
第十一节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一、天池
二、天泉
三、曲泽
四、郄门
五、间使
六、内关
七、大陵
八、劳宫
九、中冲
第十二节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一、关冲
二、液门
三、中渚
四、阳池
五、外关
六、支沟
七、会宗
八、三阳络
九、四渎
十、天井
十一、清冷渊
十二、消泺
十三、臑会
十四、肩髎
十五、天髎
十六、天牖
十七、翳风
十八、瘈脉
十九、颅息
二十、角孙
二十一、耳门
二十二、耳和髎
二十三、丝竹空
第十三节足少阳胆经腧穴
一、瞳子髎
二、听会
三、上关
四、颔厌
五、悬颅
六、悬厘
七、曲鬓
八、率谷
九、天冲
十、浮白
十一、头窍阴
十二、完骨
十三、本神
十四、阳白
十五、头临泣
十六、目窗
十七、正营
十八、承灵
十九、脑空
二十、风池
二十一、肩井
二十二、渊腋
二十三、辄筋
二十四、日月
二十五、京门
二十六、带脉
二十七、五枢
二十八、维道
二十九、居髎
三十、环跳
三十一、风市
三十二、中渎
三十三、膝阳关
三十四、阳陵泉
三十五、阳交
三十六、外丘
三十七、光明
三十八、阳辅
三十九、悬钟
四十、丘墟
四十一、足临泣
四十二、地五会
四十三、侠溪
四十四、足窍阴
第十四节足厥阴经腧穴
一、大敦
二、行间
三、太冲
四、中封
五、蠡沟
六、中都
七、膝关
八、曲泉
九、阴包
十、足五里
十一、阴廉
十二、急脉
十三、章门
十四、期门
第十五节奇穴
一、头颈部
(一)四神聪
(二)当阳
(三)印堂
(四)鱼腰
(五)太阳
(六)耳尖
(七)球后
(八)上迎香
(九)内迎香
(十)聚泉
(十一)海泉
(十二)金津、玉液
(十三)翳明
(十四)颈百劳
(十五)牵正
(十六)安眠
二、胸腹部
(一)子宫
(二)提托
(三)三角灸
三、腰背部
(一)定喘
(二)夹脊
(三)胃脘下俞
(四)痞根
(五)下极俞
(六)腰宜
(七)腰眼
(八)十七椎
(九)腰奇
四、上肢部
(一)肘尖
(二)二白
(三)中泉
(四)中魁
(五)大骨空
(六)小骨空
(七)腰痛点
(八)外劳宫
(九)八邪
(十)四缝
(十一)十宣
(十二)落枕
(十三)肩前
五、下肢部
(一)髋骨
(二)鹤顶
(三)百虫窝
(四)内膝眼
(五)膝眼
(六)胆囊穴
(七)阑尾穴
(八)内踝尖
(九)外踝尖
(十)八风
(十一)独阴
(十二)气端
(十三)环中
第八章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病因
一、六淫
二、七情
三、饮食、劳逸失调
四、药邪、诸虫与外伤
五、先天遗传因素
六、痰饮、瘀血
第二节发病
一、正气与发病
二、邪气与发病
三、内外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第三节病机
一、邪正抗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津液失常
第九章诊法
第一节望诊
一、望神
二、望面色
三、望形体
四、望姿态
五、望头面
六、望五官
七、望排出物
八、舌诊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一般情况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
五、个人生活史
六、家族史
七、问现在症
第四节切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三、常见病脉及其临床意义
四、相兼脉与主病
第五节按诊
一、按肌肤
二、按胸胁、脘腹
三、按经脉
四、按腧穴
第十章辨证论治概要
第一节病因辨证论治
一、六淫辨证论治
二、七情病辨证论治
第二节八纲辨证论治
一、阴阳证治
二、表里证治
三、寒热证治
四、虚实证治
第三节脏腑辨证论治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论治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论治
三、脾与胃病辨证论治
四、肝与胆病辨证论治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论治
六、脏腑兼病辨证论治
第四节气血津液辨证论治
一、气病辨证论治
二、血病辨证论治
三、津液病辨证论治
第五节痰饮、血瘀辨证论治
一、痰证
二、饮证
三、血瘀证
第六节经络辨证论治
一、十二经脉辨证论治
二、奇经八脉辨证论治
第七节六经辨证论治
一、太阳病证治
二、阳明病证治
三、少阳病证治
四、太阴病证治
五、少阴病证治
六、厥阴病证治
七、六经传变
第八节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一、卫分病证治
二、气分病证治
三、营分病证治
四、血分病证治
五、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第九节三焦证治
一、上焦证治
二、中焦证治
三、下焦证治
第十一章针刺法
第一节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二、练针法
三、针刺前的准备
四、针刺方法
五、针刺注意事项
六、针刺异常情况
第二节其他刺法
一、三棱针刺法
二、皮肤针刺法
三、皮内针刺法
第三节现代针法
一、电针法
二、耳针法
三、头针法
四、腕踝针法
附:古代九针及刺法
第十二章灸法
一、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范围
二、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拔罐法
一、拔罐的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
二、拔罐法的分类
三、常用拔罐法的操作方法
第十四章治疗概论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
一、调和阴阳
二、疏通经络
三、扶正祛邪
第二节针灸治疗原则
一、分别标本
二、补虚与泻实
三、三因制宜
第三节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一、八纲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二、脏腑辨证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三、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的运用
第四节针灸处方选穴及配穴方法
一、选穴方法
二、配穴方法
三、特定穴的应用
第十五章治疗各论
第一节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病毒性肝炎
四、细菌性痢疾
五、疟疾
第二节呼吸、心血管疾病
一、气管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心律失常
四、高血压病
五、无脉症
六、肢端动脉痉挛症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膈肌痉挛
二、胃炎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
四、胃下垂
五、肠炎
六、胆囊炎
七、习惯性便秘
第四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一、泌尿系感染
二、前列腺炎
三、泌尿系结石
四、尿潴留
五、尿失禁
六、男性不育症
七、男性性功能低下
第五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糖尿病
三、单纯性肥胖
四、原发性骨质疏松
第六节运动系统疾病
一、风湿性关节炎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四、颈椎病
五、肩关节周围炎
六、肱骨外上髁炎
七、慢性腰肌劳损
八、急性腰扭伤
九、腰椎间盘突出
十、鞭抽病
第七节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一、三叉神经痛
二、血管神经性头痛
三、周围性面神经炎
四、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五、肋间神经痛
六、坐骨神经痛
七、多发性硬化症
八、癫痫
九、脑血管意外
十、震颤麻痹
十一、精神分裂症
十二、神经衰弱
十三、癔症
十四、抑郁症
十五、老年痴呆症
第八节外科、皮肤科疾病
一、急性乳腺炎
二、乳腺增生病
三、急性阑尾炎
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五、痔疮
六、荨麻疹
七、湿疹
八、神经性皮炎
九、带状疱疹
十、痤疮
十一、斑秃
第九节耳鼻喉、口腔、眼科疾病
一、耳源性眩晕
二、化脓性中耳炎
三、鼻炎
四、鼻窦炎
五、急性扁桃体炎
六、结膜炎
七、麦粒肿
八、老年性白内障
九、青少年近视
十、牙龈炎
十一、溃疡性口炎
第十节妇科疾病
一、痛经
二、月经不调
三、经闭
四、功能性子宫出血
五、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六、盆腔炎
七、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八、更年期综合征
九、子宫脱垂
十、不孕症
十一、妊娠呕吐
十二、胎位不正
十三、产后少乳
十四、产力异常
第十一节儿科疾病
一、小儿营养不良
二、小儿遗尿
三、小儿脑性瘫痪
四、小儿多动症
第十二节其他
一、针刺麻醉
二、戒烟
三、戒毒
四、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五、美容
中华针灸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