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uter-aided quality assessmen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anslation: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a case study
副标题:无
作 者:钱多秀著
分类号:
ISBN:978756013949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科技翻译质量评估:计算机辅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英译个案研究》作者尝试运用计算机软件Wordsmith 3.0(Scott,1998)和MonoConc Pro 2.0(Barlow,2000)作辅助工具,对科技翻译中一个具体领域一汉英药学翻译的准确性作出评估。作为个案研究的文本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以下简称《药典》)及其对应之英译本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0;以下简称The Pharmacopoeia)。理论框架主要采用Reiss的(1977/2000)质量评估模式,重点在语言范畴内说明“准确性”的定义及检测方法,主要想提供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测定译文的准确度,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对译文的准确性进行测定。
目录
第一章 翻译批评理论简述
1.1 中国的翻译批评理论
1.1.1 早期的论述
1.1.2 近期的发展
1.1.3 中国的汉英科技翻译研究
1.2 西方的翻译批评理论
1.2.1 莱斯(KatharinaReiss,1971/2000)
1.2.2 豪斯(JulianeHouse,1977/1981;1997)
1.2.3 纽马克(PeterNewmark,1988a;1988b,1991)
1.2.4 弗米尔(HansVermeer,1996)
1.3 中西方翻译批评理论小结
第二章 科技翻译准确性的评估
2.1 准确性是科技翻译质量的基本要求
2.2 科技翻译准确性的研究现状
2.2.1 信息的翻译
2.2.2 语言编码的规范性
2.3 准确性的定义
2.4 术语的翻译
2.4.1 术语的定义
2.4.2 术语的翻译原则
2.5 如何测定准确性
2.5.1 错误分析
2.5.2 测定科技翻译准确性的方法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文本范畴
3.1 理论框架
3.1.1 文本类型
3.1.2 语言因素
3.1.3 语境因素
3.2 语境因素
3.2.1 《药典》的出版和英译概况
3.2.2 译文的发起人和委托人
3.2.3 翻译的主导思想
3.2.4 译者
3.3 文本范畴
3.3.1 原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2000)
3.3.2 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英译本(第一部,2000)
3.4 中药英译的概况
3.4.1 中药西传近来的发展
3.4.2 中国大陆中药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
3.4.3 中药英译在西方的接受性简述
3.4.4 小结
第四章 人工进行的文本分析
4.1 分析原文
4.1.1 语音和书写层次
4.1.2 词语层次
4.1.3 句法层次
4.1.4 语义层次
4.1.5 语篇层次
4.2 分析译文
4.2.1 语音及书写层次
4.2.2 词语层次
4.2.3 句法层次
4.2.4 语义层次
4.2.5 语篇层次
4.3 中药术语英译的方法
4.4 判断语义层次准确性的方法
4.5 中药成方名称的命名方式及其翻译类型
4.5.1 第一类
4.5.2 第二类
4.5.3 第三类
4.5.4 第四类
4.5.5 第五类
4.6 译文中语言编码错误或不足的类别
4.6.1 语音层次
4.6.2 书写层次
4.6.3 词语层次
4.6.4 句法层次
4.6.5 语义层次
4.6.6 语篇层次
4.7 语境因素
4.8 小结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的译文准确度研究
5.1 机器及机器辅助翻译领域对译文准确性的测定方法
5.2 用来辅助测定译文准确度所用的软件
5.2.1 Wordsmith(3.0)
5.2.2 MonoConcPro.(2.0)
5.3 中英文研究语料的输入及总体分析
5.4 错误及不足的检索方法
5.4.1 语音层次
5.4.2 书写层次
5.4.3 词语层次
5.4.4 句法层次
5.4.5 语义层次
5.4.6 语篇层次
5.5 小结
第六章 《药典》英译文准确性的计算机辅助评估
6.1 建立双语语料库
6.2 建立双语术语库
6.3 用计算机软件检索并分析译文
6.3.1 语音层次
6.3.2 书写层次
6.3.3 词语层次
6.3.4 句法层次
6.3.5 语义层次
6.3.6 语篇层次
6.3.7 小结
6.4 语境因素对译文的影响
6.4.1 发起人和委托人
6.4.2 翻译的主导思想
6.4.3 译者
6.5 小结
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改进方案的具体实施
7.1 提出改进方案和解决途径
7.1.1 语音层次
7.1.2 书写层次
7.1.3 词语层次
7.1.4 句法层次
7.1.5 语义层次
7.1.6 语篇层次
7.2 改进方案所使用软件:Trados
7.3 建立双语翻译记忆
7.3.1 建立双语术语库
7.3.2 建立双语翻译记忆
7.4 改进方案的实施
7.5 改进前后的译文对比
7.6 用《药典》第一部(2000)原药部分的英译作比照分析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的意义
8.1.1 对翻译质量评估的意义
8.1.2 对汉英科技翻译及其质量评估的意义
8.1.3 对其它研究的启发
8.2 未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书目
EngliShReferences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1.1 中国的翻译批评理论
1.1.1 早期的论述
1.1.2 近期的发展
1.1.3 中国的汉英科技翻译研究
1.2 西方的翻译批评理论
1.2.1 莱斯(KatharinaReiss,1971/2000)
1.2.2 豪斯(JulianeHouse,1977/1981;1997)
1.2.3 纽马克(PeterNewmark,1988a;1988b,1991)
1.2.4 弗米尔(HansVermeer,1996)
1.3 中西方翻译批评理论小结
第二章 科技翻译准确性的评估
2.1 准确性是科技翻译质量的基本要求
2.2 科技翻译准确性的研究现状
2.2.1 信息的翻译
2.2.2 语言编码的规范性
2.3 准确性的定义
2.4 术语的翻译
2.4.1 术语的定义
2.4.2 术语的翻译原则
2.5 如何测定准确性
2.5.1 错误分析
2.5.2 测定科技翻译准确性的方法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文本范畴
3.1 理论框架
3.1.1 文本类型
3.1.2 语言因素
3.1.3 语境因素
3.2 语境因素
3.2.1 《药典》的出版和英译概况
3.2.2 译文的发起人和委托人
3.2.3 翻译的主导思想
3.2.4 译者
3.3 文本范畴
3.3.1 原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2000)
3.3.2 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英译本(第一部,2000)
3.4 中药英译的概况
3.4.1 中药西传近来的发展
3.4.2 中国大陆中药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
3.4.3 中药英译在西方的接受性简述
3.4.4 小结
第四章 人工进行的文本分析
4.1 分析原文
4.1.1 语音和书写层次
4.1.2 词语层次
4.1.3 句法层次
4.1.4 语义层次
4.1.5 语篇层次
4.2 分析译文
4.2.1 语音及书写层次
4.2.2 词语层次
4.2.3 句法层次
4.2.4 语义层次
4.2.5 语篇层次
4.3 中药术语英译的方法
4.4 判断语义层次准确性的方法
4.5 中药成方名称的命名方式及其翻译类型
4.5.1 第一类
4.5.2 第二类
4.5.3 第三类
4.5.4 第四类
4.5.5 第五类
4.6 译文中语言编码错误或不足的类别
4.6.1 语音层次
4.6.2 书写层次
4.6.3 词语层次
4.6.4 句法层次
4.6.5 语义层次
4.6.6 语篇层次
4.7 语境因素
4.8 小结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的译文准确度研究
5.1 机器及机器辅助翻译领域对译文准确性的测定方法
5.2 用来辅助测定译文准确度所用的软件
5.2.1 Wordsmith(3.0)
5.2.2 MonoConcPro.(2.0)
5.3 中英文研究语料的输入及总体分析
5.4 错误及不足的检索方法
5.4.1 语音层次
5.4.2 书写层次
5.4.3 词语层次
5.4.4 句法层次
5.4.5 语义层次
5.4.6 语篇层次
5.5 小结
第六章 《药典》英译文准确性的计算机辅助评估
6.1 建立双语语料库
6.2 建立双语术语库
6.3 用计算机软件检索并分析译文
6.3.1 语音层次
6.3.2 书写层次
6.3.3 词语层次
6.3.4 句法层次
6.3.5 语义层次
6.3.6 语篇层次
6.3.7 小结
6.4 语境因素对译文的影响
6.4.1 发起人和委托人
6.4.2 翻译的主导思想
6.4.3 译者
6.5 小结
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改进方案的具体实施
7.1 提出改进方案和解决途径
7.1.1 语音层次
7.1.2 书写层次
7.1.3 词语层次
7.1.4 句法层次
7.1.5 语义层次
7.1.6 语篇层次
7.2 改进方案所使用软件:Trados
7.3 建立双语翻译记忆
7.3.1 建立双语术语库
7.3.2 建立双语翻译记忆
7.4 改进方案的实施
7.5 改进前后的译文对比
7.6 用《药典》第一部(2000)原药部分的英译作比照分析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的意义
8.1.1 对翻译质量评估的意义
8.1.2 对汉英科技翻译及其质量评估的意义
8.1.3 对其它研究的启发
8.2 未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书目
EngliShReferences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Computer-aided quality assessmen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anslation: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a case stud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