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还有:洪银兴、李永杰、黄泰岩等

副标题:无

作   者:卫兴华[等]著

分类号:

ISBN:978750586846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07》是2007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利益相关论者的企业产权和社会责任观评析》等研究文章。

目录

封面页
前折页
书名页
前言页
目录页
落实“十七大”精神繁荣经济科学研究 杨光
开幕词 吴宣恭
闭幕词 洪银兴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和中国化 胡钧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庄宗明
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型 黄泰岩
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于金富
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 张二震 马野青
第二篇 发展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研究 白永秀 吴振磊
和谐社会中的农村和农民 赵学增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张维达 王连忠
发展县域经济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林木西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丁任重
城乡户口相对价值的变化、推拉理论与“非转农”现象——侧重于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分析 黄少安 孙涛
工业化、城市化需要与农民权益衡平的土地产权制度设计 谢地 赵欣颖
就业状态与农民增收 郭铁民
农民工代际差异比较分析及启示建议 杜书云 张广宇
第三篇 公平效率组合与构建和谐社会
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学习“十七大”报告的理论思考 卫兴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公平、效率和平等观探讨 王岩
试论在和谐社会条件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 冯梅 刘方
城乡差距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先次序 洪银兴
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 刘长庚 高连水
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从库兹涅茨假说谈起 郭熙保
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空间演变的特征及原因 曾国安 胡晶晶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东辉
中国各省、市、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1978~2005年 高帆
就业机会—能力与统筹就业: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 李永杰 董志强
第四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利益相关论者的企业产权和社会责任观评析 吴宣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 刘灿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发展、创新与特征 李家祥 丁为民 戴学来
汇率稳定、价格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范从来 刘晓辉
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吴超林 张春生
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 焦方义
中国“后转型期”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戴歌新 李虹
第五篇 中国经济发展
服务业外包与中国新经济力量的战略崛起 刘志彪
中国经济模式蜕变:从快速增长到和谐发展 沈坤荥 唐文健
“双二元结构”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 史晋川 白小虎
和谐社会与资源环境及自主创新 简新华
竞争程度、市场规模与创新——一个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中国经验研究 徐长生 王晶晶 汪海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增长 陈银娥 魏君英
企业“扎堆”、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对中国开发区产业集聚的性质及其变迁的实证分析 郑江淮 高彦彦 胡小文
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机制与路径 焦斌龙 王建功
附录;入选会议论文目录
版权页
后折页
封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著者还有:洪银兴、李永杰、黄泰岩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