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主流西方经济学理论全面阐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奇迹的著作。为了配合高校经济学课程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改革,本书采用了国际流行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的体例。
林毅夫,男,1952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1986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等。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主流西方经济学理论全面阐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奇迹的著作。为了
目录
前言
绪论 中国经济的历史眼光
0.1 大国兴衰:中华五千年经济
古代的经济成就
近代的经济停滞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国家兴衰之谜
0.2 经济体制的演变
传统体制的形成逻辑
体制改革效果
市场经济蓝图
0.3 改革和发展的任务
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
保持社会稳定
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小结
第1章 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1.1 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
在比较中观察中国地理
自然资源禀赋
自然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2 人口数量与分布特征
人口数量与特征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的区域分布
人口与发展:旷日持久的争论
1.3 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生产率
教育水平的提高
健康水平改善
人文发展状况
小结
第2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
2.1 非典型的劳动配置格局
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
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
传统体制的就业损失
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
2.2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
流动人口的特征
人口流动怎样影响发展
城市劳动力市场发育
2.3 城乡就业面临的挑战
长期与短期的就业形势
转业和再就业的素质障碍
劳动力市场制度障碍
小结
第3章 银行体制与金融市场
3.1 金融深化理论与政策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观察中国的金融深化
3.2 中国人民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职能
货币发行与利率调整
利率政策和市场化
汇率体制与外汇
3.3 商业银行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民间银行和海外银行
银行体制改革的方向
3.4 金融市场的发展
货币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监管与金融秩序
小结
第4章 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地区差距
4.1 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
改革前的两种低效率
增长因素的分析
增长的可持续性
增长的稳定性
4.2 经济结构的变化
各种产业对增长的贡献
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4.3 区域经济与地区战略
三类地区的划分
改革策略与地区发展差异
度量地区收入差距
地区发展政策
西部开发战略
小结
第5章 农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5.1 农业经济改革
家庭承包制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5.2 重建合作经济组织
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
农民的合作意愿与选择
农村基层政权改革
5.3 农业的产业地位
农业比重下降规律
剩余劳动力
积累贡献
增长贡献
外汇贡献
市场贡献
5.4 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人均耕地及其他资源
中国人怎样养活自己
技术进步的潜力
小结
第6章 工业发展与企业改革
6.1 工业增长与生产率提高
工业结构变化
增长率与贡献率
6.2 非国有经济的成长
非国有企业的生产率
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改革
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
6.3 国有企业改革
放权让利与承包制
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负担
企业冗员与失业
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6.4 中国工业的竞争力
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的争论
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
小结
第7章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7.1 经济转轨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功能与模式
社会转型的要求
为深化改革开道
7.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法律与体制
理念转变:从单位到社会
为改革筹资:方式和问题
7.3 建立基本保障线
失业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化发放与覆盖面
小结
第8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1 资源、环境与发展
增长中的资源、环境压力
问题产生的体制因素
8.2 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概念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对增长的现实制约
估计资源和环境代价
8.3 “中国21世纪议程”
政府的承诺与行动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激励相容与机制建设
小结
第9章 融入世界经济
9.1 外贸与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的考察
进出口结构特征
外贸体制改革
9.2 外资引进和利用
“两缺口模型”与外资
对外开放与引进外资
外资来源与使用
外商直接投资
9.3 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从经济特区到全面开放
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经济
9.4 WTO框架下的经济调整
WTO原则与体制接轨
产业竞争与调整
小结
第10章 政府职能与财政政策
10.1 经济政策制定
政府经济职能
中央政府的经济决策机制
经济主管部门:结构与分工
中央与地方关系
10.2 产业政策
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
地方利益与保护主义
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产业政策与经济计划的不同
10.3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与事权划分
预算编制与管理
财政政策及其手段
建立公共财政
小结
第11章 全书总结
11.1 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
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改革渐进性与配套性
度量市场化程度
11.2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改革前后的增长率
改革前后的增长形式
11.3 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完成的改革任务
保持社会稳定
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释
索引
绪论 中国经济的历史眼光
0.1 大国兴衰:中华五千年经济
古代的经济成就
近代的经济停滞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国家兴衰之谜
0.2 经济体制的演变
传统体制的形成逻辑
体制改革效果
市场经济蓝图
0.3 改革和发展的任务
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
保持社会稳定
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小结
第1章 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
1.1 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
在比较中观察中国地理
自然资源禀赋
自然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2 人口数量与分布特征
人口数量与特征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的区域分布
人口与发展:旷日持久的争论
1.3 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生产率
教育水平的提高
健康水平改善
人文发展状况
小结
第2章 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
2.1 非典型的劳动配置格局
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
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
传统体制的就业损失
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
2.2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农村劳动力转移
流动人口的特征
人口流动怎样影响发展
城市劳动力市场发育
2.3 城乡就业面临的挑战
长期与短期的就业形势
转业和再就业的素质障碍
劳动力市场制度障碍
小结
第3章 银行体制与金融市场
3.1 金融深化理论与政策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观察中国的金融深化
3.2 中国人民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职能
货币发行与利率调整
利率政策和市场化
汇率体制与外汇
3.3 商业银行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民间银行和海外银行
银行体制改革的方向
3.4 金融市场的发展
货币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监管与金融秩序
小结
第4章 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地区差距
4.1 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
改革前的两种低效率
增长因素的分析
增长的可持续性
增长的稳定性
4.2 经济结构的变化
各种产业对增长的贡献
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4.3 区域经济与地区战略
三类地区的划分
改革策略与地区发展差异
度量地区收入差距
地区发展政策
西部开发战略
小结
第5章 农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5.1 农业经济改革
家庭承包制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5.2 重建合作经济组织
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
农民的合作意愿与选择
农村基层政权改革
5.3 农业的产业地位
农业比重下降规律
剩余劳动力
积累贡献
增长贡献
外汇贡献
市场贡献
5.4 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人均耕地及其他资源
中国人怎样养活自己
技术进步的潜力
小结
第6章 工业发展与企业改革
6.1 工业增长与生产率提高
工业结构变化
增长率与贡献率
6.2 非国有经济的成长
非国有企业的生产率
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改革
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
6.3 国有企业改革
放权让利与承包制
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负担
企业冗员与失业
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6.4 中国工业的竞争力
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的争论
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
小结
第7章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7.1 经济转轨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功能与模式
社会转型的要求
为深化改革开道
7.2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法律与体制
理念转变:从单位到社会
为改革筹资:方式和问题
7.3 建立基本保障线
失业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化发放与覆盖面
小结
第8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1 资源、环境与发展
增长中的资源、环境压力
问题产生的体制因素
8.2 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
可持续发展概念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对增长的现实制约
估计资源和环境代价
8.3 “中国21世纪议程”
政府的承诺与行动
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激励相容与机制建设
小结
第9章 融入世界经济
9.1 外贸与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的考察
进出口结构特征
外贸体制改革
9.2 外资引进和利用
“两缺口模型”与外资
对外开放与引进外资
外资来源与使用
外商直接投资
9.3 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从经济特区到全面开放
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经济
9.4 WTO框架下的经济调整
WTO原则与体制接轨
产业竞争与调整
小结
第10章 政府职能与财政政策
10.1 经济政策制定
政府经济职能
中央政府的经济决策机制
经济主管部门:结构与分工
中央与地方关系
10.2 产业政策
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
地方利益与保护主义
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产业政策与经济计划的不同
10.3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与事权划分
预算编制与管理
财政政策及其手段
建立公共财政
小结
第11章 全书总结
11.1 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
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改革渐进性与配套性
度量市场化程度
11.2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改革前后的增长率
改革前后的增长形式
11.3 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完成的改革任务
保持社会稳定
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释
索引
Chinese Economy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