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线路与沿线遗存

副标题:无

作   者:马啸

分类号:

ISBN:978756139847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在对目前秦直道线路研究现状做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秦直道在各个关节点的具体线路、现状,以及秦直道沿线的重要历史遗址、历史事迹与传说等内容。作者将实地考察资料与历史文献资料完美结合,同时在文字论述的基础上,辅以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完整展现了秦直道的线路与沿线的历史遗存及历史文化风貌。


目录


001/ *章 秦直道线路研究的学术回顾

002/ 一、历代史籍对秦直道线路的记录

008/ 二、研究秦直道线路的论文与专著

015/ 三、秦直道线路研究的进展

025/ 四、秦直道线路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033/ 第二章 对秦直道修筑及走向问题的再认识

035/  一、直道与驰道的区别及筑路工期问题

041/  二、关于秦直道线路的走向问题

054/  三、秦直道的起讫点和里程问题

075/ 第三章 秦直道各段的具体线路

076/ 一、陕西境内的秦直道

102/ 二、甘肃境内的秦直道

159/ 三、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

169/ 第四章 秦直道沿线的重要遗存

170/ 一、直道主线上的遗存

196/ 二、直道两侧主要遗存

283/ 第五章 秦直道沿线的事迹与传说

284/ 一、子午岭与秦直道起点甘泉宫

296/ 二、历代帝王巡游秦直道的事迹与传说

308/ 三、秦直道沿线关于扶苏、蒙恬的传说

323/ 四、关于王昭君、蔡文姬的传说

337/ 第六章 秦直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与遗产申遗

339/ 一、秦直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344/ 二、秦直道线路的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与申遗

369/ 后记


【书摘与插画】

第四章 秦直道沿线的重要遗址

秦直道主线绵延千里,凡是当时设有重镇或者是重要关隘的地方,必有通往各地的古道。这些古道可能是当时用于物资运输,或者是塘报传递的通道。在直道主线及其向两侧辐射的古道上,至今保存着大量文化遗迹、遗址和遗物,它们既是当时历史足迹的见证,又是了解秦直道漫长历史及其演变过程的确凿资料。所以,要全面探究秦直道的历史,对其两侧文化遗存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一、直道主线上的遗址

(一)甘泉宫至兴隆关段

1.甘泉宫遗址

甘泉宫遗址北靠庄子村,南到董家村,西邻卜家乡的米家沟畔,东至武家山沟。城前头沟于城址西部三分之一处,将城切割成东、西两部分。1991年出版的《淳化县文物志》对这座古城址记述的十分详细,现据调查综述如下:

东城墙,只存南北两端各百余米残迹,高1米左右,其余遗迹已难寻找。《淳化县文物志》载:东城墙全长880米。城墙东北角有两座大土墩。西边的土墩当地人叫“承水台”,高约16米,周长约200米。土墩东南侧平地处有石熊、石鼓各一个。石鼓高1.5米,直径80厘米,上刻晚期铭文;石熊高1.5米,雕刻形象古朴,似为早期遗物。东边的土墩当地人叫“望母台”,高17米,周长约200米。据《汉书·武帝记》载:“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自北地、九原归于甘泉,作通天台,高三十丈。”这两座土墩有可能就是当年武帝时出于军事或祭祀的需要所修筑的“通天台”。

西城墙,因米家沟壑城前头沟两条冲沟所限,城墙呈矩形,沿米家沟东畔北长约600米,残高1至4.5米。至小沟岔处再东折约450米左右至城前头沟西畔,因冲沟积年,水土流失,断面处只见城基残迹,当初之长度已难估量。

南城墙,被城前头割为东西两段,东段长约600米,残高2米左右;西段长约300米左右。南墙在城前头沟东沿向东230米处,有一壑口。宽约20余米,其位于南墙中部偏东,应是南门遗迹。

北城墙,即凉武帝村北,有约200米长的残迹,其余已无迹可考。

这里的遗物丰富,在城墩内外遍布砖、瓦、石等各种建筑材料残件和建筑残迹。在凉武帝村、董家村和城前头村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多见的事各种绳纹板瓦、简瓦和大量回纹砖、素面砖块。还有少见的钉铆状砖块和横、竖相间的粗绳纹大方砖。这里的瓦当种类繁多,有“云纹”瓦当和“长生未央”文字瓦当。从地表散布的瓦片来看,在城墙内东北部多为粗绳纹板瓦、简瓦残片。淳化县文化馆收存的秦、汉瓦当达400余件。带有文字的瓦当有“千秋万岁”、“甘村”、“卫”、“长生未央”、“益延寿”、“宣富贵当千金”;图案瓦当有:龟,蛇,雁纹、“蟾兔纹”、“马甲天下”、“云纹”等。这些瓦当上的文字书写变化多样,“长生未央”瓦当的字样多达30余种。据了解,这里出土的秦汉文物极多,有空心砖,陶水管、铁铲、铜镞等。从遗址断面看,文化层厚1.5至2米之间,足见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以凉武帝村为中心的秦汉遗址,史学界普遍认为,就是秦代云阳古城遗址。清乾隆年间的《淳化县志·土地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古云阳城在县西北五十里,甘泉山前为古云阳县城。”清乾隆年间的淳化县治所,即今淳化县城。县志所载的古云阳城位置及距县城的距离,与今凉武帝村古城遗址的实际位置完全一致。所以,我们认定,史学界关于凉武帝村古城遗址就是秦代云阳县城的认定,是毫无疑问的。

2.石门关遗址

石门关,属旬邑县石门乡(唐武德年间曾为县治所),南隔七里川与箭杆梁相望。

秦石关宫,据《汉书•杨雄转•甘泉赋》云:“甘泉本因秦离宫,……宫外近则洪崖、旁皇、储胥、弩陆;远则石关、封峦、露寒、棠犁、师得、游观屈奇瑰伟。”从游观诸宫记述文字顺序上看,石关宫是距甘泉宫较远的一列行宫中*近的一个。石关宫当然应在旬邑县石门附近。

在石门关东峰之*,分布有秦代粗绳纹瓦片,菱形纹板瓦残片和空心砖残块等遗物。此处的直道过河爬山,山形险峻,道穿其间,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故有石门之称。古之直道仍为今人所用,这里的秦直道因山势而行,斗折蛇行,呈胡同状,壁直壕深,宽6至8米,槽深5至10米不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宜君县文化馆孙相武先生考察石门南峰及扶苏庙址时,发现有“水波纹、菱形纹是秦瓦当。”中心圆的常见文饰、水波纹表示秦尚水德。此两种瓦当同时出现在一个很小的行宫遗址上,应属秦统一所造,这与三十五年“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的记载相一致。考察秦直道全程表明,沿途秦汉行宫遗址皆在高亢之地,石关宫当在南峰峰顶无疑。峰顶尚不平坦,面积小于一个篮球场,毁圯之后,建为扶苏庙。站在南峰顶上,举目四望,群山环抱,绿茵如涛,石门胜景,一览无遗。石关宫设在峰顶,足显“主之得意。”

石门宫《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林赋》记载,“蹶石关、历封峦、过鸪雀、望露寒。”张揖注云:“此四观,武帝建元中作,在云阳甘泉宫外。”实址考察,扶苏庙顶未见到武帝时期建筑材料,是维修?还是增补,难下结论。东汉京都东移洛阳,直道沿途行宫当废不用。

先秦石关由石门沿秦直道北行2.2公里至石门关村,村舍紧傍直道西畔。村舍北依山梁,山梁叫石门关山,高二十余米,亦位于直道西畔。该山梁梁顶下4米半腰有一块6×15米条形台地,其上避风向阳,紧扼直道,一目了然,车辆行人动态,难逃监视。当地村民告知,台地耕地中曾有瓦片,经探测未得,也许工作做的不够。但山梁小地名说明它可能是早于西汉的关址所在。该关址密近石门,石关由此得名。该山梁关址在其上,关山由此得名。秦石关宫又因先秦石关而得名。

3.两女砦遗址

两女砦遗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职田镇职田街村东北约2000米耕地中(甘肃省正宁县刘家店林场蔡头湾木材检查站通往旬邑县的省道306公路约2公里旁两大土冢处),两女砦东侧土冢残高4米,顶径2米,底围40米;西侧土冢残高3米,顶径3米,底围50米,两土冢间距8米,遗址周围散布有秦代残砖碎瓦残片。

相传这两个土冢为秦始皇长子扶苏两个女儿的墓葬。据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旬邑县志》载:“两女砦”,传说为秦始皇长子扶苏去上郡蒙恬屯军处监军途中,两女因故死去,葬与此”。同治版《三水县志》载:“秦扶苏二女墓在两女砦之麓,去县六十里。”《陕西通志》载:“两女砦山在三水县东北70里,地势高耸。南望平衍,其麓有两女冢,相传为秦扶苏两女葬处,其相近有神林山”。这一墓地原面积约百余亩,后被农民毁为农田,现留墓地一亩余。

这两座土冢是烽燧还是扶苏之女葬地,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扶苏被使上郡监军确有其事。据《史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犯禁者四百六十人皆坑之咸阳。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可见,扶苏遭贬去上郡时,是经正在修筑的秦直道前行的。两女砦位于秦直道沿线,是事出有因的。

另据旬邑县秦直道考察报告载:此地南北两面临沟,东面沿子午岭直通刘家店,西面为后掌通往张洪的太平塬,南面能清楚地看到石门关,北面可看到甘肃境内。考古钻探认定两个高台为黄土夯筑,高台周围秦汉瓦片随处可见。根据此地与石门关及刘家店的对应关系,判断此处为烽燧遗址。

4.南梁峁遗址

南梁峁位于正宁县东南部。北至雕岭关约2000米。在道路的东侧200米处,有一宽阔平坦的山梁,名四十亩台。山梁上开阔平坦,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00米,北窄南宽,形似葫芦,东南山势陡险,西北坡度平缓,北面约有30米宽的出口紧贴直道,地面散布大量绳纹瓦片和建筑材料,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1986年全国文物普查中,陕西省考古工作者首次对这里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了用姜石铺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墙基、素面方砖,几何纹方砖与绳纹方砖、瓦等14种建筑材料。同时还发现了瓦椁秦墓。瓦椁秦墓的椁室全用板瓦和筒瓦筑成,墓内尸骨无存,但有一对玉鹿、一对玉龙和一个纹饰细腻的玉璧,色泽依然纯正。经专家论证,此处为秦直道自云阳起*个屯兵之所,故命为“秦一号兵站”。

经对遗址进行认真调查,发现该遗址文化层厚1~2米,捡到的标本有云纹瓦当、羊角纹瓦当、粗绳纹条砖、回纹方砖、子母口板瓦、建筑构件等残片。在被人挖掘的坑内清理出了两个硕大的空心砖,从摆放形制判断应为厅堂的台阶踏步,该建筑座北向南。空心砖长138厘米、宽38厘米、高28厘米,壁厚2-2.5厘米。地面20厘米以下残砖破瓦堆积密集,从标本形制及其做工特点看应为秦汉时期建筑材料。南梁峁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东西面为悬崖,南有直道崾岘,北至雕翎关约4千米,从地形看,这里是雕翎关关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是集屯兵、军需品储存仓库、重要官员的驻所为一体的重要军事设施。在南梁峁西南约5千米的孟家河源头山坡上,有一地名叫“南梁殿”,可能与南梁峁有密切的关系,有待作进一步考证。

5.雕岭关遗址

雕岭关位于正宁县东南子午岭主峰上,海拔1753米,今处正(宁)铜(川)公路0公里标志西南侧50米处,这里有一条东西向的古道与直道交叉于雕岭关,从此向西可通罗川,向东可达陕西铜川一带,可见此处是一重要的交通枢纽。雕岭关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40000平方米,重点区处在一山峁的南侧,现存古代窑洞三层数十孔,山峁西南侧残存一段城墙,长约30米,残高3-7米,基宽6米,夯土层厚6-7厘米,可能原有城堡,修建公路时将一部分破坏。在第二层窑洞窑面东侧有一处古代砖瓦窑半剖面,剖面内积存大量唐宋至清代陶、瓷器残片。从标本堆积形式看,应为砖瓦窑停止生产废弃后,人们将生活垃圾倒入其内的。这就说明,此砖瓦窑为唐代以前所建,这个砖瓦窑应与修建雕翎关关隘有关。地表散布粗、细纹板、筒瓦残片和唐宋至清代的陶、瓷器残片。遗址断面暴露文化层厚约3米。从丰富的标本来看,此关秦时已置,唐宋时期仍沿用,明关是在古关基础上设置的。明初,置雕岭关巡检司。据《甘肃通志》载:“雕岭砦,明初置巡检司一员,领兵三十”。民国36年(1947年),陕西省保安第六团在此设防。这处遗址从秦一直沿用至清。

6.兴隆关(沮源关)遗址

兴隆关遗址位于宁县东部子午岭主脊北桂花园以北1.3公里的崾岘北端。兴隆关西1000米山顶部有烽火台1座,呈圆形,为夯筑。遗址重点区域在山峁东侧两个山梁相连处的山窝内,坐北向南,崾岘西有200×100米的台地内,散见一些秦汉瓦片,断面文化层厚2至3米。直道从遗址重点区西侧坡上通过。在这弧形的山窝里,现存古代窑洞五层百余孔。窑洞前台地都比较窄小,遍地散有秦汉砖瓦残片。西侧山梁顶部150×100米的范围内,有周代大量夹砂灰陶、红陶片。一条东西古道在此与直道交叉,西通宁县罗山府,东沿着子午岭支脉分水岭一直绵延向富县,古称“古道岭”。古道宽4至5米,深1米左右,保存较好。参照地理位置以及现存的地面遗物,可以推测周代时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至秦这里成为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大型军事重镇。

兴隆关也就是沮源关,民间原来也叫贵人关。这个贵人指的是李世民,据说李世民征突厥时从此经过,后来当地人念走了音,叫成鬼门关。到20世纪六十年代河南知青们在这里开荒种地,人气很旺,觉得“鬼门关”难听,所以改名叫兴隆关。当地老百姓只知道此处叫兴隆关,没人知道叫沮源关。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秦直道线路与沿线遗存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