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54580256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我在中国二十五年:主编鲍威尔回忆录》内容简介:在我们中国,乍提起美国记者J.B.鲍威尔,知道他的人也许还不多,但若提起《密勒氏评论报》及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那知道的人就大有人在了。《密勒氏评论报》是解放前美国人在中国出版发行的一份有相当影响力的外文报纸,埃德加·斯诺当年访问延安时的身份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记者,其名作《西行漫记.》(原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即《红星照耀中国》)即是那次延安之行的最大成果。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J.B.鲍威尔恰恰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而埃德加·斯诺的延安之行及其《毛泽东访问记》自1936年11月14日起在该报连载,则都是获得J.B.鲍威尔允准的。这是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举动,因为这是有关毛泽东身世、言论及照片的首次公开发表,当时在海内外曾产生了强大震撼。由此看来,J.B.鲍威尔是一名对中国人民及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有一定同情心的西方新闻人士,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了。
目录
第一部分 开始与中国结缘
1.东方之行
2.密勒和《密勒氏评论报》
3.1917年的上海滩
4.孙中山和袁世凯
5.内战的阴影
6.蓝辛一石井“事件”
7.流亡上海的白俄
8.编辑做说客
9.山东与华盛顿
第二部分 扑朔迷离的20年代
10.前清秀才、基督将军、东北虎
11.临城劫车亲历记
12.华南的事务
13.20年代的党派斗争
14.“四一二”政变中的内幕故事
15.干涉的外交伎俩
16.采访“中苏之战”
第三部分 “九一八”枪声响起之后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
18.苏联、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微妙关系
19.海参崴之行
20.横越西伯利亚
21.1935年的莫斯科
22.取道日本回上海
23.1936年的菲律宾
第四部分 从“西安事变”到南京的陷落
24.西安事变
25.端纳的斡旋
26.西安事变的结局
27.日趋紧张的局势
28.1937年的美国军舰和日本炸弹
第五部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
29.我与《芝加哥论坛报》
30.越来越重的压迫
31.炸弹与刺刀
32.纳粹德国的魔影
33.历史断线了
34.日本人的“效率”
第六部分 战俘生涯及迈向新生之路
35.恐怖的大桥监狱
36.“危险思想”
37.美国援华谷物
38.交换名单
39.踏上归国航程
40.中国之未来
后记
1.东方之行
2.密勒和《密勒氏评论报》
3.1917年的上海滩
4.孙中山和袁世凯
5.内战的阴影
6.蓝辛一石井“事件”
7.流亡上海的白俄
8.编辑做说客
9.山东与华盛顿
第二部分 扑朔迷离的20年代
10.前清秀才、基督将军、东北虎
11.临城劫车亲历记
12.华南的事务
13.20年代的党派斗争
14.“四一二”政变中的内幕故事
15.干涉的外交伎俩
16.采访“中苏之战”
第三部分 “九一八”枪声响起之后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
18.苏联、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微妙关系
19.海参崴之行
20.横越西伯利亚
21.1935年的莫斯科
22.取道日本回上海
23.1936年的菲律宾
第四部分 从“西安事变”到南京的陷落
24.西安事变
25.端纳的斡旋
26.西安事变的结局
27.日趋紧张的局势
28.1937年的美国军舰和日本炸弹
第五部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
29.我与《芝加哥论坛报》
30.越来越重的压迫
31.炸弹与刺刀
32.纳粹德国的魔影
33.历史断线了
34.日本人的“效率”
第六部分 战俘生涯及迈向新生之路
35.恐怖的大桥监狱
36.“危险思想”
37.美国援华谷物
38.交换名单
39.踏上归国航程
40.中国之未来
后记
《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