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对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气论”进行了考察与研究作者对每个时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气论”逐一进行研究,详细地考察了“气”的初始之义及其在先秦时期哲学化的过程,考察了王充的“元气本原论”以及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宇宙生成论和生命起源论,考察了魏晋隋唐时代儒、二程、朱熹、罗钦顺、王夫之等人的不同特色的“气论”。最後认定严复的“气论”标志着中国古典“气论”的终结。全书运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法,以欧洲哲学史为叁照系,用黑格尔界定的哲学概念为标的,对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家的“气论”分门别类地加以剖析。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本原与本体范畴适用于中国哲学如何可能
一 古希腊哲学中的本原范畴
二 本体与本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哲学
第二章 气的哲学化历程
一 气的语源学考察
二 气是宇宙万物之本原
三 气作为哲学本原如何可能
四 古希腊从气论到原子论的逻辑演进
第三章 董仲舒宇宙图式的建构
一 董仲舒气本论的哲学性质
二 气与“天人合一”
三 气论基础上的宇宙图式
四 董仲舒天论的思想史意义
第四章 王充与中国古典气论的体系化
一 元气本原论
二 元气论基础上的宇宙生成理论
三 元气与生命起源
四 王充气论的哲学特质
第五章 巅峰状态的中国古典气论
一 太虚即气
二 气兼有无
三 气则有异
四 一物两体
五 张载气论对朝鲜徐敬德的影响
六 继承与回复:王廷相的气论思想
第六章 理、气之辩:从理本气末到理气合一
一 程朱理本论
二 程朱气论
三 理、气关系论
四 罗钦顺:理气合一
第七章 “欲渡黄河冰塞川”:王夫之超越古典气论的哲学尝试
一 王夫之与“西学”
二 诚:超越古典气论的哲学尝试
第八章 严复与中国古典气论的终结
一 严复与西方逻辑学
二 严复对古典气概念的重构
第九章 余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概念的正当性
跋
第一章 本原与本体范畴适用于中国哲学如何可能
一 古希腊哲学中的本原范畴
二 本体与本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哲学
第二章 气的哲学化历程
一 气的语源学考察
二 气是宇宙万物之本原
三 气作为哲学本原如何可能
四 古希腊从气论到原子论的逻辑演进
第三章 董仲舒宇宙图式的建构
一 董仲舒气本论的哲学性质
二 气与“天人合一”
三 气论基础上的宇宙图式
四 董仲舒天论的思想史意义
第四章 王充与中国古典气论的体系化
一 元气本原论
二 元气论基础上的宇宙生成理论
三 元气与生命起源
四 王充气论的哲学特质
第五章 巅峰状态的中国古典气论
一 太虚即气
二 气兼有无
三 气则有异
四 一物两体
五 张载气论对朝鲜徐敬德的影响
六 继承与回复:王廷相的气论思想
第六章 理、气之辩:从理本气末到理气合一
一 程朱理本论
二 程朱气论
三 理、气关系论
四 罗钦顺:理气合一
第七章 “欲渡黄河冰塞川”:王夫之超越古典气论的哲学尝试
一 王夫之与“西学”
二 诚:超越古典气论的哲学尝试
第八章 严复与中国古典气论的终结
一 严复与西方逻辑学
二 严复对古典气概念的重构
第九章 余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概念的正当性
跋
中国气论哲学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