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澳门社会生活记实:近代报刊澳门资料选粹

副标题:无

作   者:汤开建等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3603557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澳门近代城市的发展、澳门市政建设的规模、澳门葡华商人集团的经济活动、澳门博彩、鸦片、妓女、走私及移民等经济社会行为、生活习俗及文化、教育、艺术活动等等

目录

图片
几点说明
第一章 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掠夺政策与鸦片贸易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十六世纪——一八三九年)
第一节 以葡萄牙人为主向中国输入鸦片时期(十六世纪——一七七三年)
一 葡萄牙殖民者窃据澳门与输入鸦片
二 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在中国的侵略活动与吸食鸦片方法的传入
三 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与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政策的确立
第二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鸦片贸易时期(一七七三——一八三四年)
一 广州中外通商情况和组织管理
二 鸦片输入逐年激增与中国政府之禁烟
三 鸦片利润与英国对华的殖民地掠夺政策
(一)马戛尔尼与阿美士德之出使中国(一七九三年和一八一六年)
(二)白皮土贸易开放及大量生产政策(一八三一年)
(三)胡夏米在中国沿海的侦察活动及其军事侵略方案(一八三二年)
第三节 英国鸦片贩子向中国猖狂偷运鸦片时期(一八三四——一八三九年)
一 鸦片贩子与鸦片走私
(一)怡和洋行
(二)宝顺洋行
(三)伦敦东印度中国协会
(四)曼彻斯特商会
(五)旗昌洋行
二 巴麦尊与律劳卑对中国的挑衅活动(一八三四年)
三 英国政府为加强偷运鸦片而派遣东印度舰队总司令马他仑率领兵舰来华(一八三八年)
(一)开放广州以外的口岸进行贸易
(二)占领中国沿海岛屿
(三)要消除所谓对华贸易的两大“灾难”
第二章 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一 英国方面的形势
(一)政治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军事方面
二 美、法、德等其它资本主义各国
三 中国的内部情况
(一)政治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军事方面
(四)闭关自守政策
第二节 中国禁烟运动的酝酿
一 鸦片烟毒泛滥于中国及其后果
二 关于弛禁与严禁的争论
三 严禁派的获胜与林则徐奉命前往广东查办鸦片
第三节 林则徐领导下的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一 林则徐在江苏巡抚和湖广总督任内的禁烟主张、措施及其收获
二 收缴鸦片与虎门销烟(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六月二十五日)
三 在具结问题上同英国侵略者与鸦片贩子的斗争
四 对英国侵略者破坏禁烟运动的斗争
五 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三章 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上)
第一节 第一次广东战争阶段(一八三九年九月——一八四○年六月)
一 战争的爆发——九龙之战(一八三九年九月四日)
二 第一次穿鼻之战及官涌之战(一八三九年十一月)
三 林则徐在断绝英商贸易以后积极准备战斗
(一)充实广东水师力量,提高战斗力
(二)添建尖沙嘴、官涌炮台
(三)购置外国船炮
第二节 英国侵略者北上骚扰沿海阶段(一八四○年六月——十一月)
一 英军炮攻厦门与袭取定海(一八四○年七月)
二 大沽会谈与林则徐的去职(一八四○年八月——九月)
三 浙江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与伊里布、懿律停战协定(一八四○年九月——十一月)
第三节 第二次广东战争阶段(一八四○年十一月——一八四一年八月)
一 琦善在广东的卖国投降活动
二 第二次穿鼻之战与琦善、义律停战协定——所谓《穿鼻草约》(一八四一年一月)
三 英军侵占香港与自定海撤退(一八四一年一月——二月)
四 虎门之战(一八四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五 英军长驱直入广州城下与杨芳、义律停战协定(一八四一年二月——三月)
六 广州之战与奕山、义律停战协定(一八四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二十七日)
七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一八四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三十一日)
(一)英国侵略者在广州的暴行
(二)中国人民在三元里痛击英军经过(一八四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三十一日)
(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伟大意义
八 一八四一年夏秋之际中英双方动态
第四章 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下)
第一节 闽浙战争阶段(一八四一年八月——一八四二年五月)
一 厦门失守(一八四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二 定海之战(一八四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十月一日)
三 镇海、宁波相继沦陷(一八四一年十月十日——十三日)
四 英军焚掠余姚、慈溪及奉化诸城(一八四一年十二月——一八四二年一月)
五 奕经赴浙与宁波、镇海、定海三路反攻(一八四二年三月——四月)
(一)自大隐山进攻宁波(一八四二年三月十日)
(二)由大宝山进攻镇海与大宝山之战(一八四二年三月十日——十五日)
(三)从岱山进击定海与道头港火攻英船(一八四二年三月八日——四月十四日)
六 闽浙战争阶段中,东南沿海人民与台湾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一)触礁英船“纳尔不达”号在台湾基隆被击沉(一八四一年九月三十日)
(二)台湾军民计诱英船“阿纳”号在大安港北搁浅(一八四二年三月十一日)
(三)浙东人民在黑水党领导下狙击英军
七 清政府彻底卖国投降政策的确立(一八四二年三月)
第二节 侵略长江下游阶段(一八四二年五月——八月)
一 乍浦沦陷(一八四二年五月十八日)
二 吴淞之战与宝山、上海等城失守(一八四二年六月)
三 镇江之战(一八四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四 南京的“城下之盟”(一八四二年八月)
(一)预备会议阶段(一八四二年八月八日——十九日)
(二)正式会谈阶段(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日——二十九日)
五 长江下游人民的抗英斗争
第三节 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 中英双方军事形势的回顾
二 清政府在指导战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三 中国武器落后是否鸦片战争失败的决定因素
四 反动、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
第五章 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一 《南京条约》(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一)五口通商
(二)强占香港
(三)勒索赔款
(四)协定关税
(五)其它问题
二 《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一八四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一)领事裁判权
(二)值百抽五的进出口货物税率
三 《虎门条约》(一八四三年十月八日)
(一)最惠国条款
(二)外国军舰常驻中国港口的特权
(三)允许英人在条约口岸租地建屋居住
第二节 美法等国侵略者跟踪而至,相继效尤
一 《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
二 《黄埔条约》(一八四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三 比利时、瑞典、挪威的订约与葡萄牙强占澳门(一八四五——一八四九年)
(一)中比订约(一八四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二)《中、瑞、挪条约》(一八四七年三月二十日)
(三)葡萄牙强占澳门(一八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三节 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一 战后的五个通商口岸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据点
(一)走私鸦片的大本营
(二)倾销廉价商品的根据地
(三)掠夺中国农业原料的聚集点
(四)拐骗诱逼中国劳工的黑市场
(五)设立变相殖民地的租界区
(六)进行文化侵略的桥头堡
(七)殖民主义者和冒险家的乐园
二 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三 中国人民战后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简短的结论
附录一大事年表
附录二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参考书目举要
后记
var cpro_id = 'u317582';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鸦片战争后澳门社会生活记实:近代报刊澳门资料选粹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