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至今已成为
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中醒目的成果之一,对其研究是文学批评者面临的迫切
而重要的任务。本书将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看成是流动的系统,采用
历时性的研究视角,综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文艺心理学、社会学批
评、比较研究等诸种理论与方法,大量运用第一手材料,对新时期女性主
义文学批评做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梳理。文章通过爬梳新时期女性主义文
学批评发生、发展的衍变历史,探讨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特
色,阐析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特色的具体体现和成因,并对新
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一些富有争议的问题结合史料进行评说,原创性
地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初创期——审美批评(1980-1985)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诞生
一 《当代女作家作品选。编后记》
二 《在文艺新潮中崛起的中国女作家群》
三 《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
第二节 女性风采——构建女性美学
一 “小题材”、“小人物”、“小事件”
二 “情”胜于“理”
三 纯净的美
四 纤细柔和
五 爱情、婚姻
第三节 女作家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基础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论
二 女作家浮出历史地表
三 女性创作对批评的影响
第四节 解放思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动力
一 人道主义潮流的兴起
二 女权主义思想的输入
. 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期——男权批判(1985-1994)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论争
一 “妇女写”和“写妇女”
二 女性意识
三 是否真正存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第二节 “新的批评空间”
一 “雄化”问题
二 精神性别的解放
三 女性肉体的解放
第三节 重读文学史
一 “女性——空洞的能指”
二 “空白之页”的补写
三 “重修文学经典”
第四节 资源与策略
一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量涌进
二 “建构”——批评的策略
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成熟期——走向开放(1995—2005)
第一节 难忘1995
第二节 “双性人格”·“双性和谐”
一 “双性人格”
二 “双性和谐”
三 “男性关怀”
四 “女性批判”
第三节 “躯体写作”批评
一 “真正的替妇女伸张正义的文章——富于女性特征的本文”
二 “归途的迷失”
三 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节 “双声话语”
一 女性和人性
二 性别与政治、阶级、种族
第五节 对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第六节 反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小结
结语 追求恢宏博雅之美 创造融合大气之风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英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初创期——审美批评(1980-1985)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诞生
一 《当代女作家作品选。编后记》
二 《在文艺新潮中崛起的中国女作家群》
三 《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
第二节 女性风采——构建女性美学
一 “小题材”、“小人物”、“小事件”
二 “情”胜于“理”
三 纯净的美
四 纤细柔和
五 爱情、婚姻
第三节 女作家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基础
一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论
二 女作家浮出历史地表
三 女性创作对批评的影响
第四节 解放思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动力
一 人道主义潮流的兴起
二 女权主义思想的输入
. 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期——男权批判(1985-1994)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论争
一 “妇女写”和“写妇女”
二 女性意识
三 是否真正存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第二节 “新的批评空间”
一 “雄化”问题
二 精神性别的解放
三 女性肉体的解放
第三节 重读文学史
一 “女性——空洞的能指”
二 “空白之页”的补写
三 “重修文学经典”
第四节 资源与策略
一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量涌进
二 “建构”——批评的策略
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成熟期——走向开放(1995—2005)
第一节 难忘1995
第二节 “双性人格”·“双性和谐”
一 “双性人格”
二 “双性和谐”
三 “男性关怀”
四 “女性批判”
第三节 “躯体写作”批评
一 “真正的替妇女伸张正义的文章——富于女性特征的本文”
二 “归途的迷失”
三 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节 “双声话语”
一 女性和人性
二 性别与政治、阶级、种族
第五节 对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第六节 反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小结
结语 追求恢宏博雅之美 创造融合大气之风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英文目录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