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内容有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学校教育目标的提升: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殊性及其内在结构、学校公共生活中的规训与自由: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等。
目录
引言精致的利己主义症候及其超越:
当代教育向着公共生活的复归
第一章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第二章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学校教育目标的提升: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殊性及其内在结构
第三章学校公共生活的扩展与学生公民人格的形成:以公共理性与公民责任为中心
第四章学生何以进入公共生活之中:基于学生视角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
第五章话语的扩展与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基于学校视角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一)
第六章活动作为公共生活的基本形式:基于学校视角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二)
第七章学校公共生活中的教师:教师作为公民实践的范型
第八章学校公共生活中的规训与自由: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
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教育向着公共生活的复归
第一章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第二章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学校教育目标的提升:学校公共生活的特殊性及其内在结构
第三章学校公共生活的扩展与学生公民人格的形成:以公共理性与公民责任为中心
第四章学生何以进入公共生活之中:基于学生视角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
第五章话语的扩展与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基于学校视角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一)
第六章活动作为公共生活的基本形式:基于学校视角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二)
第七章学校公共生活中的教师:教师作为公民实践的范型
第八章学校公共生活中的规训与自由:学校公民教育的限度与教育的审慎之道
参考文献
后记
学校公民教育的哲学探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