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 balance of the crysphere:observations and modelling of contemporary and future changes
副标题:无
作 者:Jonathan L. Bamber,Antony J. Payne主编;张占海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50277758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一望无际的南北极冰原美丽诱人,荒芜的冰原避免了人类的干扰破坏,充满着魅力和神奇,然而这些并不是我们对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研究的唯一理由。与地球表面其他地方相比,南北极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根据其地理面积而做出的想象。冰冻圈中,冰积累与消融的平衡变化主导了地球气候史。发生在最近一百万年或更早年代的半规则冰期变化改变了冰平衡,关于冰期变化我们知之甚少。冰平衡的改变引起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这对全球海岸具有巨大影响。例如,今天的海平面比上个冰期末——大约20000年前或更早升高了120m。
主导两极地区冰质量平衡的长期因素,无论是对海冰的形成或是对冰原的维持,均来自于地球环太阳轨道的关键特征一偏心率的规律性摆动,即地球轴的倾斜以及一年中地球最接近太阳的时间。这些特征的变化周期从20000~100000年不等,其最终导致了一年中不同时期到达极地的太阳能量出现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北半球的夏季。1867年,jamescro11首先提出这个问题,20世纪20年代塞尔维亚科学家mi1utinmi1ankovitch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变化引发了冰盖的增长和衰减,而冰盖的影响力则远远超出了极地地区。例如,在冰盖的增长期,数万年间北半球的大片陆地被冰雪覆盖,而当冰盖退缩时所释放的淡水则对海洋环流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到近代,在最近的20年间我们逐步认识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矿物燃料的燃烧使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最终导致地球气候正在以一个10000年间从未出现过的速度明显变暖。我们必须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海冰和冰盖对大气增温的反应以及它们的变化又是如何影响气候的。冰盖是否由于降雪的增加而正在增长,或是由于温度上升已经开始融化?当前的这些变化是否已经对南极巨大冰盖的稳定造成了威胁,补充进入海洋的淡水对深海洋流有何影响等。
多国有关学科的专家,特别是专门应用于冰以及冰区周围的大气和海洋的物理学、动力学方面的专家,加入到了本书的编写。本书的章节对观’测和模式化所涉及的各主要的方法多加着墨,对冰冻圈各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详加介绍,反映了冰冻圈的诸多特征及演变。一些重要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本书是当今相关知识的重要综合文献。
目录
第1章 背景和介绍
1.1 宗旨和目的
1.2 地球系统中冰冻圈的重要性
1.3 变化的时间尺度
1.4 地理背景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观测技术和手段
第2章 现场观测技术:陆冰
2.1 导论
2.2 质量平衡方程
2.3 表面高度变化的直接观测
2.4 质量平衡分量的观测
2.5 局地质量平衡方程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现场观测技术:海冰
3.1 当前的技术
3.2 今后可能的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 遥感技术
4.1 介绍
4.2 电磁理论和基本原理
4.3 卫星和传感器
4.4 陆冰的质量平衡
4.5 海冰质量平衡:介绍
4.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模拟技术和方法
第5章 陆冰表面质量平衡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表面能量平衡
5.3 度-日方法
5.4 消融模式中的质量平衡
5.5 冰川尺度的质量平衡模拟介绍
5.6 消融模式
5.7 大气模式
5.8 回归模式
5.9 不同类型模式的比较
5.10 符号列表
参考文献
第6章 陆冰动力学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冰川动力学
6.3 模式级别
6.4 评估陆地冰体模式
6.5 符号列表
参考文献
第7章 海冰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7.1 介绍
7.2 精选的观测到的海-冰运动:力学和物理特征
7.3 模拟海冰漂移与变形
7.4 海冰力学
7.5 海-冰热力学
7.6 冰厚度分布理论:动力热力偶合
7.7 海冰演变动力热力模拟的选择分级
7.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3部分 海冰的质量平衡
第8章 海冰观测
8.1 介绍
8.2 海冰观测
8.3 海冰观测:前卫星时期
8.4 海冰覆盖:后卫星时代
8.5 平均冰厚度及其变化
8.6 目前有关海冰改变的证据
8.7 海冰变化的后果
8.8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第9章 海冰数值模拟
9.1 海冰模式的要点性回顾
9.2 平均冰厚
9.3 模拟海冰质量平衡的未来变化
9.4 总结和结论
9.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4部分 冰盖质量平衡
第10章 格陵兰:现代质量平衡观测
10.1 简介
10.2 冰盖质量平衡的构成
10.3 PARCA测量
10.4 结果
10.5 将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11章 格陵兰:数值模拟
11.1 引言
11.2 定点质量平衡的模拟
11.3 冰山的产生和浮动冰川舌的底部融化
11.4 动力不平衡
11.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12章 南极冰盖质量平衡(观测方面)
12.1 前言
12.2 测量手段
12.3 测量结果
12.4 西南极冰盖——一个特例
1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南极洲:数值模拟
13.1 前言
13.2 南极冰盖模式
13.3 模拟南极冰盖响应
13.4 潜在的不稳定源
13.5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5部分 冰冠和冰川的质量平篌
第14章 北极冰冠和冰川
14.1 引言
14.2 冰的分布、范围和体积
14.3 北极最近的气候
14.4 北极冰质量平衡的野外观测
14.5 模拟北极冰川和冰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4.6 斯瓦尔巴群岛的总质量平衡:个例研究
14.7 北极冰的质量平衡:讨论
14.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5章 冰川和冰冠:历史背景和世界范围的监测战略
15.1 概述
15.2 世界范围冰川监测的历史背景
15.3 观测到的状况和趋势
15.4 数据分析的概念
15.5 与全球气候相关的冰川观测策略
参考文献
第16章 冰川与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研究
16.1 引言
16.2 概念和术语
16.3 冰川的面积和变化
16.4 冰川体系
16.5 冰川体积变化的空间格局
16.6 冰川的质量平衡和气候的变率
16.7 冰川质量平衡和海平面升高
16.8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7章 总结,概括和展望
17.1 概要
17.2 目前的不确定性
17.3 今后的研究趋势
1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1 宗旨和目的
1.2 地球系统中冰冻圈的重要性
1.3 变化的时间尺度
1.4 地理背景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观测技术和手段
第2章 现场观测技术:陆冰
2.1 导论
2.2 质量平衡方程
2.3 表面高度变化的直接观测
2.4 质量平衡分量的观测
2.5 局地质量平衡方程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现场观测技术:海冰
3.1 当前的技术
3.2 今后可能的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 遥感技术
4.1 介绍
4.2 电磁理论和基本原理
4.3 卫星和传感器
4.4 陆冰的质量平衡
4.5 海冰质量平衡:介绍
4.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模拟技术和方法
第5章 陆冰表面质量平衡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表面能量平衡
5.3 度-日方法
5.4 消融模式中的质量平衡
5.5 冰川尺度的质量平衡模拟介绍
5.6 消融模式
5.7 大气模式
5.8 回归模式
5.9 不同类型模式的比较
5.10 符号列表
参考文献
第6章 陆冰动力学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冰川动力学
6.3 模式级别
6.4 评估陆地冰体模式
6.5 符号列表
参考文献
第7章 海冰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7.1 介绍
7.2 精选的观测到的海-冰运动:力学和物理特征
7.3 模拟海冰漂移与变形
7.4 海冰力学
7.5 海-冰热力学
7.6 冰厚度分布理论:动力热力偶合
7.7 海冰演变动力热力模拟的选择分级
7.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3部分 海冰的质量平衡
第8章 海冰观测
8.1 介绍
8.2 海冰观测
8.3 海冰观测:前卫星时期
8.4 海冰覆盖:后卫星时代
8.5 平均冰厚度及其变化
8.6 目前有关海冰改变的证据
8.7 海冰变化的后果
8.8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第9章 海冰数值模拟
9.1 海冰模式的要点性回顾
9.2 平均冰厚
9.3 模拟海冰质量平衡的未来变化
9.4 总结和结论
9.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4部分 冰盖质量平衡
第10章 格陵兰:现代质量平衡观测
10.1 简介
10.2 冰盖质量平衡的构成
10.3 PARCA测量
10.4 结果
10.5 将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11章 格陵兰:数值模拟
11.1 引言
11.2 定点质量平衡的模拟
11.3 冰山的产生和浮动冰川舌的底部融化
11.4 动力不平衡
11.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12章 南极冰盖质量平衡(观测方面)
12.1 前言
12.2 测量手段
12.3 测量结果
12.4 西南极冰盖——一个特例
1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南极洲:数值模拟
13.1 前言
13.2 南极冰盖模式
13.3 模拟南极冰盖响应
13.4 潜在的不稳定源
13.5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5部分 冰冠和冰川的质量平篌
第14章 北极冰冠和冰川
14.1 引言
14.2 冰的分布、范围和体积
14.3 北极最近的气候
14.4 北极冰质量平衡的野外观测
14.5 模拟北极冰川和冰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4.6 斯瓦尔巴群岛的总质量平衡:个例研究
14.7 北极冰的质量平衡:讨论
14.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5章 冰川和冰冠:历史背景和世界范围的监测战略
15.1 概述
15.2 世界范围冰川监测的历史背景
15.3 观测到的状况和趋势
15.4 数据分析的概念
15.5 与全球气候相关的冰川观测策略
参考文献
第16章 冰川与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研究
16.1 引言
16.2 概念和术语
16.3 冰川的面积和变化
16.4 冰川体系
16.5 冰川体积变化的空间格局
16.6 冰川的质量平衡和气候的变率
16.7 冰川质量平衡和海平面升高
16.8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7章 总结,概括和展望
17.1 概要
17.2 目前的不确定性
17.3 今后的研究趋势
1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Mass balance of the crysphere:observations and modelling of contemporary and future changes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