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史话

副标题:无

作   者:刘云莱著

分类号:

ISBN:978750110160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录
前言
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
红色电台的创建
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诞生
红色中华报、社一家
革命根据地的“空中桥梁”
红中社的通联工作
从瑞金到陕北
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
西安分社的出现及其历史地位
“李本子”与新华社早期的中文译电
红中社社长瞿秋白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社
从“报、社一家”走向机构独立
通讯员的业务园地——《通讯》
创办口语广播电台
各地分社的普遍建立与全国性宣传口径的统一
重上清凉山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两次重要的编委会
分社的发展与根据地通讯网的形成
电讯广播的改进与发展
英文文字广播的创立
激烈而复杂的“宣传战”
华北记者团结的旗帜——《北方记者》
从新闻台到电务处
活跃在抗日前线的晋察冀分社
华中分社的经验及总社的意见
延安精神放光芒
当胜利佳音传来的时候
博古与新华社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华社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宣传斗争
延安声音传四方
在宣传斗争的前哨阵地上
一封工作指示信
一次重大的改组
“电讯要简练”
第一批特派记者
解放战争初期的军事报道
战火中诞生的军事分社
观音庙里的战备台
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
太行山区的临时总社
新华总社在太行
一次成功的战役报道
战略进攻阶段的军事报道
反“客里空”运动
从战斗报道到政策报道
“电灯辉煌”与“照常供电”
陈克寒的南下调查
在实践中学习
难忘的会见
新华总社迁至平山县
总社的机构调整
西柏坡小编辑部
华北记者团在西柏坡
资料工作与专题研究
关于分化瓦解敌军与俘虏政策的宣传
“新闻第一,火速报道”
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报道
两条新闻的“空城计”
收复高邮报道失实的检查
一个通讯员的回忆
从平山到北平
进军江南的宣传报道
报道中的“左”、右倾偏向
人民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驻外分社的创建与对外报道的加强
记者队伍的培养
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
新闻发布权的进一步集中
中央领导同志的言传身教
新闻史上的珍贵文献
陈毅司令员与新华社的军事报道
廖承志与新华社
缅怀新华社的革命先烈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新闻摄影
向国家通讯社迈进
新华社大事记(1931——1950)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新华社史话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