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腧穴的特性和选穴原则;第二章、第三章详细介绍361个经穴和59个奇穴的穴名、别名、取法、解剖、功效、主治、刺灸法等;第四章介绍14个头针穴区和89个耳穴的定位、主治及其操作方法等。第五章、第六章介绍了44个症状和114个常见疾病对症选穴处方。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便易学,图文并茂,适合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为针灸爱好者自学入门提供速查穴位方法。
目录
第一章概 述
一、腧穴特性
1.普遍性
2.特异性
3.多面性
4.双向性
5.协同性
6.对(拮)抗性
7.敏感性
二、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三、选穴原则与针灸方法
1.选穴原则
2.针刺疗法
3.艾灸疗法
4.三棱针疗法
5.梅花针疗法
6.皮内针疗法
第二章十四经经穴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禾髎
20.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经穴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1.气舍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兔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四、足太阴脾经经穴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孙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8.地机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2.冲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6.腹哀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0.周荣
21.大包
五、手少阴心经经穴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六、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髎
19.听官
七、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盲俞
44.神堂
45.譩譆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肓门
52.志室
53.胞肓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
64.京骨
65.束骨
66.通谷
67.至阴
……
八、足少阴肾经经穴
九、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十一、足少阳胆经经穴
十二、足厥阴肝经经穴
十三、督脉经穴
十四、任脉经穴
第三章经外奇穴
一、头颈部经外奇穴
二、躯干部经外奇穴
三、四肢部经外奇穴
第四章头穴和耳穴
一、头穴
二、耳穴
第五章常见症状对症选穴处方
一、急性症状对症选穴处方
二、一般症状对症选穴处方
第六章常见疾病辨病选穴处方
一、消化系统辨病选穴处方
一、腧穴特性
1.普遍性
2.特异性
3.多面性
4.双向性
5.协同性
6.对(拮)抗性
7.敏感性
二、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三、选穴原则与针灸方法
1.选穴原则
2.针刺疗法
3.艾灸疗法
4.三棱针疗法
5.梅花针疗法
6.皮内针疗法
第二章十四经经穴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禾髎
20.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经穴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1.气舍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兔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四、足太阴脾经经穴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孙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8.地机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2.冲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6.腹哀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0.周荣
21.大包
五、手少阴心经经穴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六、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髎
19.听官
七、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盲俞
44.神堂
45.譩譆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肓门
52.志室
53.胞肓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
64.京骨
65.束骨
66.通谷
67.至阴
……
八、足少阴肾经经穴
九、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十一、足少阳胆经经穴
十二、足厥阴肝经经穴
十三、督脉经穴
十四、任脉经穴
第三章经外奇穴
一、头颈部经外奇穴
二、躯干部经外奇穴
三、四肢部经外奇穴
第四章头穴和耳穴
一、头穴
二、耳穴
第五章常见症状对症选穴处方
一、急性症状对症选穴处方
二、一般症状对症选穴处方
第六章常见疾病辨病选穴处方
一、消化系统辨病选穴处方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